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印象中,每个城市似乎都有一条代表性的老街,比如南京的夫子庙、扬州的东关街、济南的芙蓉街等等,这些都是名气比较大的老街,当然也有一些老街虽然名气不大却也有着别样的韵味,长临河老街就是其中之一,前几天去了长临河老街走了走,感觉挺不错的。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长临河老街位于安徽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岸边,长临河镇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同时也是安徽省第一侨乡,不过后来随着新街的建成,老街逐渐没落了下来,伴随着环巢湖旅游圈的建立,老街经过修复重新进入到了大家的视线之中,形成了肥西有三河古镇,肥东有长临河古街的格局。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虽然眼前看到的长临河老街比较新,但却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街,走在老街之上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繁荣景象。不得不说,这条老街的整体建筑非常有特色,特别是远远的望去,马头墙一个挨着一个,清一色青砖黛瓦,其韵味让人记忆犹新。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整个长临河老街呈“T”字型,全长600米,其中东西老街长240米,南北老街长360米。据介绍,历史的老街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有庄、房、坊、摊、行、典等商铺多达百余间,有皖中“小上海”的美誉。时至今日,这些商铺部分被保留了下来,并新增了很多商铺以再现当时的繁荣景象。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由于少有人知,走在老街之上基本上很少见到大批旅行团的身影,大多是像我们这样慕名而来的三五游客,边走边看,感受着这里安静的生活气息。因包公是合肥人,灯笼之上也写着“包公故里”的字样,只是不在这个镇子罢了。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在长临河老街上保留下来了许多的古建筑,其中吴氏旧居、百年邮政、长临河民俗文化馆、聚贤中华老报馆、准提寺等都是值得进去参观的古建筑。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其中有一家老报馆,全称“聚贤中华老报馆”非常值得一去,从名字中也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以老报纸收藏展现为主题的展览馆,老报馆由当地的古民居改建而成,珍藏有数量颇多的老报纸,据说目前是国内民间收藏最大的老报馆。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老报馆中收藏的报纸大约是从明朝崇祯时期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类报刊、图书、史料等,而且大多数的报纸都是原件,报纸中的内容清晰可见,能够保存至现在实属不易。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在老街上还有一家百年邮政,这是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宅子,在这之前老宅为淮军将领吴毓兰、吴毓芬的老宅子,上次分享的“吴家花园”也是其中之一。目前这所百年邮政局为肥东县最早的邮政局之一,见证了当地邮政的百余年历史岁月。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百年邮政局的展览厅非常大,是一个三进四厢的建筑群,100多块图文并茂的展示栏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邮政事业的变迁史,同时还珍藏有很多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邮政行业所使用的工具,对于了解邮政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当然长临河老街中最著名的当属这座宅子:吴氏旧宅,整座宅子为青砖黛瓦建筑,从外观看起来非常的朴素典雅,吴氏旧宅是测绘将军吴忠性先生的旧宅,目前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吴氏旧宅坐南朝北,共有5间正屋及2间厢房,虽然旧宅坐南朝北,但正门却稍微偏东,有“紫气东来”之意,房屋内装饰似乎都是最初的装饰,整体看起来中规中矩,典型的中式风格装饰布局。

安徽这条600年历史古街,几经修复,再现昔日“小上海”繁荣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