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屏幕之爭,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OLED屏和LCD屏之爭由來已久,但到了現在,OLED屏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了,儘管太多的人喊著“LCD永不為奴”的口號,但顯然無法阻擋手機廠商普及OLED屏的大趨勢。從顯示角度來看,OLED屏由於有著自發光的特性,相比LCD屏來說,亮度、色域、色準都更好,色彩也更豐富。但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是雙面性的,不可能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OLED屏目前最顯著的缺點就是會出現難以避免的低光頻閃,比較傷眼睛。

智能手機屏幕之爭,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OLED屏幕出現“低光屏閃”呢?這還得從OLED屏和LCD不同的構造原理和發光機制來解釋:

1、OLED屏幕

OLED屏幕也叫有機發光顯示器,其顯著特點就是自己本身會發光,無需要背光源,所以它可以做得非常輕薄,並且可以彎折,目前市面上窄下巴的全面屏屏幕,正是利用了OLED屏幕可彎折的特性製造而成的。OLED屏幕的每個像素點都可以分配成紅、綠、藍三種顏色,而這三種顏色對應的就是最基礎的三原色,可以通過調整三原色的比例來顯示出其他顏色。

智能手機屏幕之爭,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正是源於自發光的特性,OLED屏在控制亮度的時候,通常採用的是PWM調光,這種調光方式不同於LCD屏幕的DC調光,它不需要提高電路的功率,而是通過不斷的快速開關屏幕的像素點,使得屏幕一直處在亮、滅交替過程中,當這種過程夠快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就會感覺屏幕一直在亮,肉眼分辨不出來,但當你將手機屏幕亮度調低,再使用相機的專業模式進行拍攝的時候,就會發現它一直在閃,屏幕也是一塊亮、一塊暗。

智能手機屏幕之爭,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OLED屏幕在這種低亮度的低功耗下,它的頻閃頻率會比DC調光來得低很多,通常在215Hz-250Hz之間,像蘋果的iPhoneX,它的最高頻閃頻率就只有240Hz。

智能手機屏幕之爭,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而頻閃頻率越低對眼睛的傷害就會越大,根據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文獻資料顯示,低健康風險的頻閃範圍應該是在1250Hz以上,OLED屏幕顯然遠達不到這個標準。那麼,號稱更加護眼的LCD屏幕,其表現又如何呢?

智能手機屏幕之爭,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2、LCD屏幕

LCD屏幕也叫液晶顯示屏,一般家裡用的彩電、電腦用的都是這種屏幕,其特點是本身不會發光,需要通過底層的白色背光板照射來實現,它的大致步驟是這這樣的:

背光板發出白光——>進入紅、綠、藍三原色薄膜——>進入液晶層——>液晶層調節紅藍綠配比——>輸出各種色彩

相比OLED屏幕而言,LCD屏幕構造要相對複雜一些,並且由於多了背光層和液晶層,它的厚度會比OLED厚很多,功耗也比OLED屏幕要高一些,並且還不能彎折。

智能手機屏幕之爭,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正是由於這些特性,LCD屏幕調節亮度一般用的都是DC調光,這種調光是通過提高或降低電路的輸出功率,控制背光燈的亮度來實現改變屏幕的亮度的,其頻閃的頻率通常可以達到幾千Hz,遠遠超過了健康標準值。因此,LCD屏幕除非是在極端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出現低頻屏閃,對眼睛的傷害遠低於OLED屏。

智能手機屏幕之爭,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此外,除了屏閃優勢外,相同分辨率下,LCD屏會比OLED屏顯示效果更加細膩,這是由於兩種屏幕不同的像素排列方式造成的。LCD屏幕採用的是傳統的RGB(紅綠藍)標準排列,而OLED屏幕採用的是Pentile RGB排列,這種排列方式下,綠色像素點是紅藍像素點的2倍,屏幕實際的像素密度(ppi)大概要打3折左右。因此,業界一直有“無2K不A屏”的說法,像蘋果的iPhone11,雖然像素密度只有326 ppi,但與一些1080P分辨率的OLED屏手機相比,屏幕細膩程度並沒有什麼差別。

智能手機屏幕之爭,OLED屏幕和LCD屏幕,到底哪種好?

結語:

OLED屏幕儘管有著屏閃、不夠細膩的缺點,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它的優點,輕薄可彎折,支持屏下指紋,顯示效果更加鮮豔、飽滿,這些都是LCD屏所不具備的。而LCD屏幕對眼睛更加友好的優點卻又是OLED屏無法比擬的,雖然現在一些廠商針對OLED屏的屏閃問題,推出了類DC調光、護眼模式等針對性的手段,但終究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如果想要讓你的眼睛更健康一點,那麼,選擇一款合適的LCD屏幕手機,並減少屏幕使用時間,是最好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