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成长,在一线发光的李德彬

在航空港实验区的飞速发展中,郑州航空港双鹤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德彬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

从2013年7月入职兴港投资集团以来,他的足迹便开始遍布实验区的各个项目现场,即便前方困难重重,他前行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在没有施工单位,现场道路不通的情况下,积极协调各参建方的是他;在与各办事处、村委和各局委沟通前期清表和拆迁工作的是他;吃住现场,昼夜加班,倒排工期,不辞辛苦地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的也是他。六年来,从扎根项目一线的员工蜕变到双鹤湖公司领导,李德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他自己的精彩画卷。

筑梦起航

开启奋斗主旋律

初见李德彬,是在他的办公室。记者注意到,办公桌后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奖牌与证书:“优秀企业员工”、“园博园建设先进工作者”、“人民防空工作先进个人”等等。

李德彬说,这些奖牌和证书都是他成长的印记,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奋斗的身影。

从枣园三期到河东四至九安置区的建设,从高台古院到双鹤湖中央公园的建设,从基础设施四包大体量的项目管理到城市会客厅项目的精雕细琢,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李德彬全部的心血。

“每天奔走于没有道路、一眼望去全是拆迁垃圾和高压线塔等堆满障碍物的施工现场,早出晚归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李德彬说,与原状地貌测量单位一步一步丈量红线长度,与林评单位协调郑州林业局和省林业厅,与电力公司奔走于高压线塔下,与文物勘探队吃住现场,与地勘单位同饮一口井水,已成为他工作的生动注脚。

最美青年 | 到基层成长,在一线发光的李德彬

为了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尽管前期环境条件艰苦,苦辣酸甜各种滋味都有,但李德彬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他用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的内涵。

主动作为

奋力书写新篇章

今年8月份的那场大雨,尽管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但依然在李德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加强防控,有效应对突发强降雨,确保双鹤湖中央公园安全度汛,李德彬既挂帅也出征,细化“作战图”,带好“冲锋队”,亲自带队连夜冒雨查验园区溢流堰、河道等的畅通情况。

双鹤湖公司李金会告诉记者,尽管大雨滂沱,但李德彬心系工作,亲自深入一线,持续检查到第二天凌晨4点。短暂休息后,天刚微微亮,他又起身去公园里继续巡查。

这只是李德彬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类似的敬业奉献还有很多。“李总跟我们说,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一生的习惯,每次现场学习苗木修剪,他总是亲力亲为,看到有树木萌蘖小枝,直接修剪掉。遇到不懂的情况,他总是虚心向一线绿化工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双鹤湖公司李爽告诉记者。

为了保证各个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李德彬总能扑下身子,耐住性子,主动作为,迎难而上。

“对待工作,李总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总是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说着说着,双鹤湖公司高继祥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

严于律己

无愧于工作却愧对家庭

工作中的李德彬兢兢业业,不辞辛苦,是同事眼中的好领导;生活中的李德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女儿口中的“陌生爸爸”。

“项目任务紧的时候,李总几乎一个月都没有回过家,每天都往返于工地和宿舍之间,一天下来,微信步数可以达到3万多步。”高继祥告诉记者。

说起家庭,李德彬几度红了眼眶,不愿意过多的提及,他觉得自己愧疚万分,父亲的病重,大伯的逝世,女儿的住院,他都没有来得及赶回去。

李德彬说,工作的原因,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每天都回家,一有空,他就赶紧跟女儿视频。可女儿问得最多的就是“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想你了。”每当这时,李德彬看着视频中的女儿,心中很不是滋味,却只能用“爸爸也想你了,一有空就回家看你”来搪塞女儿。

“更多的时候,都是嫂子带着他女儿来项目上看他。为了工作,他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高继祥告诉记者。

如今,岁月的沉淀造就了李德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光的淘洗,留下了他坚实的脚步。李德彬用自己朴素的言行,为六年耕耘留下了一幅幅精彩画面、一个个难忘瞬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