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子胤禩聪明能干,为何没能当上太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胤禩出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按照自然顺序是皇帝的第十六个孩子,因为其他皇子早夭折,所以排行老八,民间俗称八爷。其母亲卫氏原本一直不受重视,因为他的出生,被册封成了妃子,在后宫中有了一定地位。不过,胤禩小时候并没有跟亲生母亲生活在一起,他一直被胤禔的母亲惠妃那拉氏抚养。因此,胤禩跟惠妃那拉氏的感情相当深厚,同时也跟皇长子胤禔比较亲近。

八皇子胤禩聪明能干,为何没能当上太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七月,胤禩跟着父亲和兄弟一起出去打猎,在这期间他表现出了非常惊人的骑射能力。后来,年仅13岁的胤禩,开始为康熙试马,辨别地方贡马的好坏。康熙三十七年,皇帝第一次分封皇子,其中胤禩的年龄最小,也最受恩宠。胤禩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还很了解人情世故,跟别人相处的时候,表现得非常随和。很少会仗着自己皇子的地位肆意妄为。

八皇子胤禩聪明能干,为何没能当上太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康熙皇帝每次交代任务,胤禩都能完成得很好,而且还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朝廷里的王公贵族们,对胤禩的人品和能力非常肯定,就连康熙的兄长裕亲王福全都经常称赞。裕亲王福全生前曾跟康熙说过:八皇子不仅聪明能干,而且还很有德行。此外,胤禩在民间也很高的威望,经常得到江南文人的称颂。如果康熙皇帝将他立为储君的话,肯定会有很多人站出来拥护。那么胤禩最后为何没有当上太子,反而被四哥胤禛关押了起来。简单来说,主要有两个原因。

八皇子胤禩聪明能干,为何没能当上太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胤禩遭到了胤禔的牵连。皇太子胤礽刚被废除的时候,皇长子胤禔以为自己可以顺势上位,迫不及待的表现自己。甚至还跟康熙皇帝提议,直接杀了自己的亲兄弟胤礽,以免将来成为一个不受控制的祸害。这时候康熙虽然对太子胤礽非常失望,可却从来没有想过对他痛下杀手。胤禔说出这个建议之后,彻底遭到了康熙的厌恶和抵触,从根本上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八皇子胤禩聪明能干,为何没能当上太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胤禔醒悟过来之后,开始跟皇帝推荐胤禩,希望这个跟自己关系很好的兄弟继承大统。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也能够保证他将来的地位和利益。胤禔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番好意,让胤禩也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嫌弃。原本备受宠爱和重用的胤禩,在康熙眼里直接就成了一直图谋不轨的小人。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可实际上已经开始疏远,并且防范胤禩。

八皇子胤禩聪明能干,为何没能当上太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二,胤禩本身势力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皇权的威严。康熙废掉胤礽之后,曾在畅春园召集大臣,让他们选出一个皇子,将他册立为储君。之前一直依附于胤禩的臣子,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跟皇帝提议说,应该把八皇子胤禩册立为太子。康熙本身已经先入为主,认为胤禩图谋不轨,早就在觊觎太子的位置。现如今看到这么多大臣拥护,康熙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八皇子胤禩聪明能干,为何没能当上太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康熙不仅没有同意大臣们的请求,反而还指责说,胤禩“柔奸成性”暗中谋害了太子胤礽。皇九子胤禟看八哥受罚,赶紧邀请十四弟胤禵过去劝阻皇帝,两人为劝康熙回心转意,甚至还带上了毒药,大有一言不合就以死明志的意思。在求情的过程中,胤禵因为言语过激,惹怒了康熙,差点被一刀砍死。经过这件事后,康熙彻底意识到了胤禩的影响力。为了控制局面,康熙皇帝把刚废掉不久的胤礽,重新册立为储君。可惜,胤礽没能把握住机会,最后还是失去了一切。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