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之要訣,在明‘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

清朝中後期有一位具有創新精神的醫學家,是河北省玉田縣名醫王清任(1768-1831)。王氏在封建禮教極為嚴重的清代,衝破封建禮教束縛,進行近 30年的解剖學研究活動。嘉慶二年(1797),王清任至灤縣稻地鎮行醫時,適逢流行“溫疹痢症”,每日死小兒百餘,王冒染病之險,一連 10多天,詳細對照研究了 30多具屍體內臟。

中醫治病之要訣,在明‘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

他與古醫書所繪的“臟腑圖”相比較,發現古書中的記載多不相合。王為解除對古醫書中說的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的懷疑,嘉慶四年(1799)六月,在奉天行醫時,聞聽有 1女犯將被判處剮刑(肢體割碎),他趕赴刑場,仔細觀察,發現成人與小兒的臟腑結構大致相同。

中醫治病之要訣,在明‘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

後又去北京、奉天等地多次觀察屍體。並向恆敬(道光年間領兵官員,見過死人頗多)求教,明確了橫隔膜是人體內臟上下的分界線。仔細觀察許多被犬食殘遺的“破腹露髒”的病死小兒屍體,以親眼看到的事實,糾正了前人不少關於人體臟腑記載的錯誤,使我國一直髮展緩慢的人體解剖學產生了一次飛躍,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訂證了古代解剖學中的許多訛謬。

中醫治病之要訣,在明‘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

在臨床實踐上王氏也很有建樹,“活血化瘀法”作為中醫學的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在清代得到長足發展,並日臻成熟。認為, “瘀血”之發生多與臟腑虧損及失調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王氏在治療瘀血證時,十分重視與其臟腑的關聯,常將活血化瘀法同調理臟腑治法結合運用,體現了在重視瘀血病變的同時,亦重視導致瘀血成因的整體治療觀點。

中醫治病之要訣,在明‘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

在臨床實踐方面,對氣血理論作了新的發展,他為“氣”和“血”是人體中的重要物質,主張“治病之要訣,在明白‘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在他治療疾病的處方中,提出“補氣活血”,“逐瘀活血”兩個治療方法,這就是活血化瘀的理論,迄今仍有實用價值。他創立的“血府逐瘀湯”等 8個方劑,療效顯著。他創立和修改古方 33個,總結出了氣虛症狀 60種,血瘀症狀 50種。創制的藥方治療範圍十分廣泛,“補陽還五湯”是治療冠心病、半身不遂的有效名方。

中醫治病之要訣,在明‘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

活血化瘀法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份重要遺產,從秦漢以來,活血化瘀法不斷充實完善,而以清代王清任的學術成就尤為引人注目。他的學術思想不僅對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作出了貢獻,而且對針灸臨床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針灸臨床應用活血化瘀治則,最常用的操作手法就是刺血療法。用三稜針刺血,或用梅花針叩刺出血,或叩刺出血後再拔上火罐以增加出血量。刺後可直接祛除血脈的瘀阻、排除瘀血,疏通經絡。

中醫治病之要訣,在明‘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

臨床上凡是經絡中氣血壅滯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絡等症皆可用此法治之,臨床應用範圍頗廣,辯證準確,手法適當則多獲著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