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果採摘後技術管理措施 (9-10月份)

 花椒採收後,營養的支付轉向補充樹體的消耗,並開始貯備和用於枝條生長。只有在這一時期加強水、肥、防病蟲等管理,才能促使枝條健壯生長,為翌年花芽分化,開花結果,增產增收打好基礎。因此,花椒採摘結束,要搞好以下幾項管理。


椒果採摘後技術管理措施 (9-10月份)

一、積累養分,增強樹勢

1、保護葉片

花椒採收後的第一任務是保護好葉片,因為這一時期葉片製造的養分轉向樹體營養積累。必須使花椒在採收後到落葉前一直保持葉片完整濃綠,讓其製造更多的養分。所以,花椒採摘後要立即對樹體噴施一次0.3%磷酸二氫鉀+0.5%尿素+800倍甲基託布津混合溶液,使葉面迅速恢復功能,提高光和作用效率,以積累養分,增強樹勢。

2、土肥管理

採椒後,即可施基肥:

①、1-3年幼樹株施尿素或三元複合肥0.2-0.5千克+0.1千克保水劑與5-10千克農家肥或土混勻後施入。

②、結果樹按每年生產1千克幹椒施尿素0.15千克+農家肥5千克或多元複合肥0.1千克+生物菌肥0.1千克,估算株施量再與0.2千克保水劑混勻施入。

③、施肥方法:樹冠外緣、環狀、帶狀、放射狀或穴施均可。施肥深度20-40釐米。


椒果採摘後技術管理措施 (9-10月份)


3、根基培土

對於栽植於溝坡邊的花椒樹,由於受雨水地衝刷,部分根系外露,抑制新根萌生,吸收功能、抗凍、抗旱性能降低。因此,花椒採收後要立即進行培土壅根,秋冬季新栽幼樹,於土壤封凍前飽滿芽處剪截後全株培土,其餘樹基部加50釐米高土堆,翌年春季及時扒除。將外露的根系埋住,以利根系向縱深發展,提高抗旱耐凍能力,增強吸收功能。


椒果採摘後技術管理措施 (9-10月份)


4、擴盤深翻

深翻可以疏鬆土壤,改善土壤通氣透水性能,增加保水、保肥、調節氣溫及促進微生物活動的作用,有利於根系生長,擴大吸收面積。同時要對根系進行修剪,使其擴大總根量,促進根系發育。深翻的時間可結合施基肥進行。方法是在樹冠投影內,由杆基向四周翻,深度掌握在20~30釐米為宜。


椒果採摘後技術管理措施 (9-10月份)


二、病蟲害防治

1、採椒後全樹噴布1-2次0.5%的尿素+0.5%磷酸二氫鉀複合肥+800-1000倍低毒廣譜,具有殺菌殺卵作用的有機磷類農藥,增強樹體營養,防治蚧殼蟲、蚜蟲、窄吉丁等害蟲,降低越冬蟲口基數。

2、9月及時剪除病蟲枝,清理枯枝落葉燒燬或者深埋。

3、旺長枝進行疏除或拉枝並噴布1-2次0.4%的磷酸二氫鉀或600-800倍氨基酸複合肥,以增強越冬抗寒能力。

4、有條件的椒園10月下旬在土壤封凍前灌足水,提高花椒樹抗寒力。


椒果採摘後技術管理措施 (9-10月份)


三、整形修剪

及時剪除病蟲枝、乾枯枝,抹除基部的萌生枝和背上枝,角度較小的主枝和幼樹當年生長量在1米以上的主枝採取撐、拉、壓等方法開張角度。

以上內容由韓城市花椒研究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