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銀行股,如此低的PE,PB是什麼邏輯?

WW164999244


2008年發生的金融危機,雖然已經過去了8年左右,但其造成的影響可能還會持續很長時間。而受這場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就是處於危機爆發中心的銀行業。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美國一些大銀行在2015年的市場估值,就會得到一個讓人非常吃驚的結論:現在的股市對於這些大銀行的風險評估,和08年金融危機時相比並沒有多大改變。

舉個例子來說,上圖顯示了美國6大銀行在金融危機前,金融危機後和2015年的信用違約互換CDS的價格。信用違約互換的價格越高,代表該銀行的違約風險越高,因此其風險也越大。

我們可以看到,在危機前這些銀行的信用違約互換價格(上圖綠色柱子)都非常低,顯示市場對於這些銀行信心十足,將他們視為非常安全的藍籌股。

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以後,這些銀行的信用違約互換(上圖藍色柱子)價格急速上升。這個變化情有可原,因為在雷曼兄弟宣佈破產以後,其他銀行也都面臨類似的險境。要不是當時的美國財長Hank Paulson下跪請求國會議員Nancy Pelosi通過挽救美國金融行業各大銀行的大規模救市注資計劃,今天還剩幾個銀行活著實在不太好說。

市場對這些銀行的信心不足,也可以從股市對於這些銀行股票的估值上看出。

上圖比較了美國六個大銀行在08年危機前,08年危機後和2015年平均的市淨率(Price to Book Ratio)。市淨率衡量的是一個公司股價和其每股淨資產之間的比率。一個公司的市淨率越高,代表其估值越高。

我們可以看到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這些大銀行的市淨率都在1以上,有些銀行甚至在2倍以上(上圖藍色柱子)。但是由於08年金融危機的打擊,這些銀行的市淨率都下降到1倍以下。但讓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即使經過了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的注資營救,這些銀行的市淨率在8年以後的今天還是在08年危機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說市場對於這些銀行的信心並沒有因為政府的營救而得到改善。

今天的金融市場,雖然不一定有08年金融危機之前那麼繁榮,但是也沒有像08年金融風暴時那麼差勁。但是為什麼市場對於銀行的信心如此脆弱,就好像我們還處於金融危機時代呢?大致來講可能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種可能性是在2008年以前,投資者們對於銀行的估值和前景預計太過樂觀。大家都託大的以為,銀行肯定很安全,銀行不可能違約或者倒閉。在雷曼兄弟倒閉之前,很多人根本無法想象到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但是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在經歷了08年金融危機的那些令人驚心動魄的日夜之後,很多人對於銀行的認識發生了本質變化。他們意識到,原來銀行也是有可能倒閉的,放在銀行裡的資金也不是百分百安全的。所謂“矯枉過正“,投資者的情緒從一個極端跨向另一個極端,變得對銀行過分謹慎起來。換句話說,目前市場對銀行的估值可能有過低的可能性。

第二種可能性,是市場對於這些銀行的估值是合理的。雖然目前我們沒有處於金融危機之中,但是整個銀行業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首先,由於在金融危機中”欠下的債“,這些大銀行在2008年以後就不停的應付政府監管部門對於他們的窮追猛打,不停的以支付罰款的形式來解決訴訟。正所謂”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以美國銀行為例,在和2008年金融危機相關的那些訴訟中,該銀行總共支付的法律,罰款和爭端解決費用高達740億美元。摩根大通支付了大約270億美元,花旗銀行支付了大約120億美元。所有的大銀行都沒有幸免,只是被罰款數額的高低不同。

同時銀行業也面臨科技創新的威脅。由於在金融科技領域(Fintech)的不斷創新,有很多銀行的傳統工種不斷的被日益自動化的電腦程序所替代。銀行不得不以裁員作為應對。

舉個例子來說,英國最大的四個銀行(匯豐,皇家蘇格蘭銀行,勞埃德和巴克萊銀行),從2008-2013年,分別縮減了14%-39%左右的員工人數,總共接近20萬人。這個趨勢一直到2015/16年也沒有得到逆轉。

從這方面來說,市場對於銀行股的價值和風險的評估也可能是合理的。銀行股便宜,是因為這些銀行確實處於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中。

舉個例子來說,上圖顯示了歐洲地區銀行在2014年的股本回報率(ROE)和歷史平均水平的比較。股本回報率衡量的是一個銀行的盈利能力。我們可以看到和其他所有行業相比,銀行業目前的股本回報率是40年以來最低的,比其他所有行業和其歷史平均水平相比都低。換句話說,銀行業處於40年以來的最差時期。

2016年9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說:我們現在的銀行數量太多了。由於競爭激烈因此導致一些歐洲銀行的利潤率非常低,甚至無法賺錢。這句話真是說中了要點。

而體現我上面提到的這個銀行業發展趨勢的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德國最大的銀行之一,德意志銀行面臨的挑戰了。

成立於1870年的德意志銀行,是德國曆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由於其銀行的名字,德意志銀行一向被視為德國金融業的旗艦和驕傲。

但是這家歷史接近150年的旗艦銀行,卻在2016年陷入困境,其公司股價也跌到歷史最低水平。

2016年9月,美國司法部宣佈,對於德意志銀行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在美國房地產次貸證券中的一些違規行為進行懲罰,決定對德意志銀行罰款140億美元。消息公佈後輿論譁然,德意志銀行股價應聲下跌。

140億美元的罰款對於德意志銀行來說是什麼概念?根據德銀在2016年6月30日公佈的財務信息,該公司的股本為610億歐元,約合680億美元。140億美元的罰款,約佔德銀總股本的20%。因此如果最後德銀確實要支付這筆罰款,對於公司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那麼德國政府會不會考慮出手救助德意志銀行呢?這就需要我給大家解釋一下歐盟政府的一項法令,叫做BRRD。BRRD是Bank Recovery and Resolution Directive的簡稱,該法令在2016年1月份生效。

BRRD具體規定了在歐洲銀行發生金融危機需要幫助時,歐盟各國政府的應對措施和救助範圍。比如說,BRRD規定,歐洲任何一家銀行如果面臨倒閉的風險,歐盟政府,歐洲央行和歐元系統(Eurosystem)會出手首先保護以下利益:銀行中的儲戶,納稅人以及銀行的支付系統。

BRRD也規定,在政府滿足了以上最高級別的利益之後,政府沒有義務去保護接下來的其他相關方的利益。這些其他相關方包括銀行的債權人和股東。也就是說,歐盟政府只有義務保護銀行中儲戶的資金安全,沒有義務保護德銀的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

當時德國政府也是在BRRD上面簽了字的。那麼為什麼他們會支持通過一個對銀行系統如此“嚴苛”的法令呢?主要原因就在於,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銀行的壞賬率比較高。德國政府不願意全歐洲為西班牙和意大利銀行的低效率埋單,不願意看到歐盟和歐洲央行像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那樣被逼到出手救銀行的窘境。

比如上圖顯示的是2015年歐洲四個國家中所有銀行的壞賬/股本的比率。我們可以看到德國銀行(德意志銀行+Commerzbank)的財務健康狀況最好,壞賬率不到股本的10%。但是意大利銀行的財務狀況非常糟糕,壞賬/股本比例超過了100%。從理論上來說,意大利所有的銀行都已經破產了。西班牙的銀行也令人擔憂,壞賬/股本比例超過20%。

由於BRRD的存在,歐洲政府和歐洲央行不被允許去注資救助這些銀行(主要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銀行)。這也意味著要解決這些銀行的壞賬問題,只有兩種可能:

1)歐洲銀行(意大利/西班牙)發生一次大面積的金融危機。在BRRD的框架下,這些銀行的儲戶存款還是可以保住,但是銀行的債權人和股東需要為這些壞賬埋單。在債權人和股東被血洗之後,銀行的壞賬被清除,整個銀行業可以鳳凰涅槃,獲得重生。

2)歐洲銀行通過慢慢的積累利潤和資本來逐步消化這些壞賬。這是一個比較緩慢的解決方法,需要耐心和時間。當然,通過這個方法解決壞賬的挑戰在於,由於歐洲的負利率環境,銀行業本身的利潤空間受到極大的擠壓。關於負利率為什麼會擠壓銀行的利潤空間這個問題,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22657662

負利率對於銀行業的打擊也可以從銀行的股價上來分析。上圖顯示,歐洲央行從2014年年底開始推行NIRP政策(Negative Interest Rate Policy, 負利率政策)。從那時候開始,歐洲政府債券的價格一路上升(上圖藍線)。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歐洲銀行的估值(市盈率,P/E)一路下滑,從此一蹶不振(上圖紅線)。

這就是德意志銀行,以及德國政府和歐盟其他國家政府面臨的難題。如果出手救助德銀,那麼意大利和西班牙這些銀行怎麼辦?如果不出手救助,那麼德銀會不會重蹈雷曼兄弟的覆轍?這些都是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因此投資者們對於銀行業股票的謹慎態度也可以理解。

曾幾何時,金融行業是人人羨慕的金領行業,而大學中的金融專業也往往是最高分專業。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經歷了08年的金融危機以後,銀行業似乎開始一路下滑。回顧這些年銀行業的發展變化,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舉個例子來說,上圖顯示的是2010年以來歐洲股票指數(Eurostoxx 600)和美國股票指數(S&P500)的價格比例(上圖藍線)。我們可以看到該比例從2010年以來就一路下滑。要職到歐洲股票指數中的銀行股比標準普爾500指數高出了5%,而科技股比標準普爾指數低了17%。也就是說,在過去6年中,我們經歷了一個科技股走強,銀行股走弱的週期趨勢。

上圖的紅線也驗證了這個觀點。紅線對比的是世界銀行股和世界科技股的股價比率。該比率的趨勢和藍線類似,從2010年開始就基本一路下滑,何時見底還很難說。

看來,”花無百日紅“的歷史真理,在任何行業或者公司上,都是適用的。而聰明的投資者,也需要理解這個道理,防止因為自己的誤判而受到投資方面的損失。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伍治堅


銀行業是要准入牌照的,而銀行股的PE和PB卻很低。四大行PB小於1,也就是股價低於淨資產,相當於打折賣了。小銀行的PE好一些,大行PE在7倍左右,理論上7年回本。要知道銀行股價還是經歷了兩年的上漲才是這個價,以前股價更低。

為什麼會這樣,低價的邏輯是什麼?

邏輯之一是銀行股體量大。四大行是巨無霸的股本,其它行股本也很大,這種情況下瘋狂炒作不現實,沒有投機溢價。

邏輯之二是股東高估銀行風險。經濟有下行風險,房價有泡沫的風險,金融有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要求,銀行的壞帳風險有多大,沒人說得清,但應該是被高估了。投資人的悲觀情緒制約了股價。

邏輯之三是GJD持有巨量銀行股票。GJD控盤了,敢與狼共舞的就少了,敢太歲頭上動土搶GJD嘴裡食的更不多。在保證證券市場平穩發展和避免大起大落的基調下,沒有野蠻人大量的增量資金進入,大銀行股價不會大漲。萬科這種事不會發生在大行身上,而張家港銀行的暴漲則激怒了管理層。

邏輯之四是一年期理財產品利率。銀行每年盈利很多,但不會把盈利都分掉。銀行如果承諾把每年盈利都分掉,市盈率就不可能這麼低。多年來銀行分紅率不超過50%,現在四大行在30%左右,市值是分紅的大約20倍。以分紅來看,買入銀行股相當於年利率為5%,與目前一年期理財產品差不多。也正是因為和理財產品差不多,銀行股才不像房子一樣要搖號買,投資人有錢可可默默地吃一點。風險嘛,理財產品不能不保底了,持有銀行股與理財產品差不多。


相信國家能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國有大行股票分紅就是有保障的;相信國家能保證股市平穩發展,國有大行股價下跌風險就是可控的。


龍久於池


A股的銀行股雖然市盈率低,但是港股銀行股的市盈率更低,同一家公司港股絕大多數永遠比A股便宜很多,這也是中國股市長期下跌而很少有牛市的重要原因,可以說港股天生是抑制A股上漲的毒瘤之一。

因為同一家公司在港股上市的發行價比A股上市的發行價低很多。比如中國石油在A股發行價是16.7元,上市第一天就達到48元多,而在港股上市的中國石油發行價只有1.1港元。這也是造成A股跌跌不休的重要原因。

比如中國石油從2007年剛剛上市的48元多一直跌到2019年現在的6元附近,不斷創新低,對應A股從2007年的6100多點的巔峰而現在的2019年只有2800多點。

即便如此,A股中國石油的價格仍然比港股貴很多,發行價就比港股高一大截,你讓A股如何上漲。

如果沒有港股銀行股的抑制,A股的銀行股絕對不可能這麼便宜,但因為有更便宜的港股銀行股的存在,A股的銀行股的吸引力大為降低,黯然失色。


厚德載物49847


題主在問題中所說的銀行股低市盈率、市淨率確實存在,但是也並不是所有銀行股都是如此,就拿市盈率來看:

江陰銀行:16.22倍、張家港行:15.25倍、吳江銀行:13.97倍、無錫銀行:11.94倍、常熟銀行:10.10倍、成都銀行:9.59倍、招商銀行:8.2倍、寧波銀行:7.78倍、杭州銀行:7.1倍、上海銀行:7.02倍、平安銀行:6.93倍、貴陽銀行:6.73倍、中信銀行:6.68倍、工商銀行:6.58倍、江蘇銀行:6.47倍、北京銀行:6.24倍、建設銀行:6.23倍、南京銀行:6.16倍、華夏銀行:5.98倍、光大銀行:5.83倍、中國銀行:5.75倍、交通銀行:5.66倍、浦發銀行:5.56倍、農業銀行:5.28倍、民生銀行:4.79倍、興業銀行:4.72倍

再看看市淨率:

寧波銀行:1.65倍、招商銀行:1.62倍、張家港行:1.61倍、成都銀行:1.39倍、常熟銀行:1.37倍、無錫銀行:1.33倍、吳江銀行:1.27倍、江陰銀行:1.26倍、貴陽銀行:1.2倍、南京銀行:1.16倍、建設銀行:1.05倍、工商銀行:1倍、杭州銀行:0.98倍、上海銀行:0.93倍、農業銀行:0.9倍、平安銀行:0.9倍、江蘇銀行:0.9倍、北京銀行:0.88倍、中信銀行:0.87倍、興業銀行:0.81倍、中國銀行:0.8倍、浦發銀行:0.8倍、光大銀行:0.78倍、民生銀行:0.76倍、交通銀行:0.75倍、華夏銀行:0.71倍

與題主說的市盈率、市淨率低確實存在,但是並不是全部都是的,像市盈率也有超過15倍以上的銀行企業,市淨率也存在1倍以上的銀行企業。

當然,大部分還是低的,主要基於傳統行業,體量巨大,像總市值超萬億以上的就有4家銀行股: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以及中國銀行。傳統行業不比新興行業,市場沒有給出更高的市盈率。

我是:炒股哥說,歡迎關注!不做模凌兩可的分析,給你最直接的觀點!以上為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推薦!

點個贊,金錢滿貫!關個注,大事不誤,最新觀點全抓住!分個享,轉個發,留言與作者討個論!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厚金說


題主在問題中所說的銀行股低市盈率、市淨率確實存在,但是也並不是所有銀行股都是如此,就拿市盈率來看:


江陰銀行:16.22倍、張家港行:15.25倍、吳江銀行:13.97倍、無錫銀行:11.94倍、常熟銀行:10.10倍、成都銀行:9.59倍、招商銀行:8.2倍、寧波銀行:7.78倍、杭州銀行:7.1倍、上海銀行:7.02倍、平安銀行:6.93倍、貴陽銀行:6.73倍、中信銀行:6.68倍、工商銀行:6.58倍、江蘇銀行:6.47倍、北京銀行:6.24倍、建設銀行:6.23倍、南京銀行:6.16倍、華夏銀行:5.98倍、光大銀行:5.83倍、中國銀行:5.75倍、交通銀行:5.66倍、浦發銀行:5.56倍、農業銀行:5.28倍、民生銀行:4.79倍、興業銀行:4.72倍


再看看市淨率:

寧波銀行:1.65倍、招商銀行:1.62倍、張家港行:1.61倍、成都銀行:1.39倍、常熟銀行:1.37倍、無錫銀行:1.33倍、吳江銀行:1.27倍、江陰銀行:1.26倍、貴陽銀行:1.2倍、南京銀行:1.16倍、建設銀行:1.05倍、工商銀行:1倍、杭州銀行:0.98倍、上海銀行:0.93倍、農業銀行:0.9倍、平安銀行:0.9倍、江蘇銀行:0.9倍、北京銀行:0.88倍、中信銀行:0.87倍、興業銀行:0.81倍、中國銀行:0.8倍、浦發銀行:0.8倍、光大銀行:0.78倍、民生銀行:0.76倍、交通銀行:0.75倍、華夏銀行:0.71倍


與題主說的市盈率、市淨率低確實存在,但是並不是全部都是的,像市盈率也有超過15倍以上的銀行企業,市淨率也存在1倍以上的銀行企業。


海虹現在每天在【海虹點金微信公眾號:515024710】堅持講解選股思路,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這隻:

安奈兒002875前期股價經過連跌,主力在12號砸盤進行清洗散戶,說明主力洗盤後準備拉昇,本人及時講解,股價連續大漲,6個週期就上漲41%。很多當天看到選股文章的朋友,都是介入了安奈兒這隻股票,恭喜抓住了的粉絲朋友。

可看到柘中股份這隻股票,股價前期跌至底部後,進行一波橫盤調整後,形成了一個V型反轉,在9號該股突破了上方的壓力,正是最佳講解時機,本人及時在文章中講解了此股,7個週期的時間,該股的漲幅也是達到了64%,選股不難,難在你願不願意踏出學習的那一步!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該股走勢非常明顯,上升回檔形態,本週經過連續陰跌回調,主力洗盤徹底,吸籌完畢,回調結束轉強,量價齊升,該股後期走勢和買賣時機將另行發佈,想抓機會的股友留意。【海虹點金微信公眾號 :515024710】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銀龍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海虹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海虹點金微信公眾號:515024710】


奇樂樂406


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朱萬平認為:

5月22日,上海銀行發佈公告稱,公司A股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每股淨資產,觸發了穩定股價措施。

上海銀行並非唯一“破淨”的銀行。截至5月23日收盤,26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4家跌破淨資產。其中破淨幅度最高的是華夏銀行,最新的市淨率只有0.71倍。此外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的市淨率也在0.8倍以下。

市盈率方面,據中證行業市盈率顯示,截止5月23日,26家A股上市銀行股最近一個月的的平均市盈率為7.19倍,相對今年初有所下滑。實際上,今年以來銀行股出現明顯調整,銀行指數已經從高點下調了15%,整體估值均出現明顯回落。此前估值超過40倍的張江港行,目前PE已經回落到18倍,市盈率最高的是江陰銀行,為14.63倍。

從數據上看,全部A股銀行股中,一般大型銀行的股票估值普遍不高。比如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的PE目前分別為6.56倍、6.45倍、7.29倍和7.61倍。而江陰銀行、張家港行和吳江銀行的PE分別為14.63倍、18.21倍和14.91倍。

大小銀行估值不同,可以看出投資者對銀行股的估值也是考慮了成長性的因素。一般而言,小銀行的成長性更高,因而估值也就更高。

大銀行的估值普遍偏低,這反應了投資者對於銀行壞賬的擔憂。中國的金融市場主要還是以信貸市場為主,銀行貸款這種間接融資是目前我國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企業欠著銀行大量的貸款,如果銀行風控出現問題,銀行將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今年以來,債券違約不斷,包括億陽集團、神霧環保、富貴鳥、凱迪生態、中安消和上海華信等企業紛紛宣佈債券違約,這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對於各大銀行貸款質量的擔憂。

這種擔憂就反應在股價上,部分機構投資者可能會因此不會願意大量配置銀行股。銀行股價不瘟不火,沒有賺錢效應,散戶投資者也往往不會去碰這些股票。投資者擔心銀行壞賬風險沒有完全暴露出來,反而是銀行盈利能力不斷向好。股價低、每股盈利高,估值低就是必然的了。


每日經濟新聞


A股的銀行股,如此低的PE/PB是什麼邏輯?是由行業特性決定的。

目前A股裡面PE最低的板塊就是銀行股,普遍都是10倍以下,城商行和農商行的PE較高,但也不超過20倍,中工建農交等大行的PE都在5倍或以下。

為什麼銀行板塊PE和PB如此之低?小編試著分析一下,有以下因素:

1,銀行股普遍市場給的估值都不高,是因為業績增速的問題,不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業績缺乏想象力,市場就不可能給出高估值。

2,銀行板塊在整個市場中,屬於權重最大的板塊,抬升需要大量資金。而我們A股尚未形成價值投資的理念,市場熱衷於炒作題材股,銀行股被冷落,股價長期在低位,所以PE和PB自然也就在低位。

3,整個全球股市,成熟的市場中,銀行股的PE和PB通常也都比較低。A股的銀行板塊估值也會相應參考一下同行業其他公司的估值。

4,銀行壞賬的預期。市場擔憂銀行壞賬,但這只是小部分的因素。

總結一下,銀行股的估值目前來說很便宜,而且分紅率較高,甚至有“破淨”股(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長線上來看,目前也處於價值窪地。銀行股也有很多粉絲,俗稱“銀粉”還在堅持著銀行股價值投資。

歡迎關注“龍珠財經”,分享專業而實用的財經知識。


經年財經


其實,股市的邏輯有時很有道理,有時很沒道理。我們買股票,也要跟風,如果大家都不喜歡某種性質的股票,那麼你買它就不賺錢,因為賣的時候需要有人接盤啊。

一,不同時候,股市時尚觀念也不同,有時時尚也會復古。曾經流行的觀念:

1,高成長是第一位的,如果買到早期的騰訊,那你這輩子就實現財務自由了。顯然銀行股不是騰訊。

2,跟著國家政策走,才能賺到錢,現在國家要發展高科技了。於是芯片,人工智能大漲,顯然銀行是傳統行業。

3,股票上漲是有資金推動的,莊家推升股價要有資金比,就是莊家的資金量要與該股的流通盤可比。銀行動則上千億,有幾個莊家有這實力?

不過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耐得住寂寞。

二,我國的銀行的確不是成長型股票,但你看看他們的長期走勢,用月K線看,比如工商銀行,得到什麼感覺?

1,長期看它中軸線是上漲的

2,長期看它現在是在中軸線上方很遠,回調概率大。

三,銀行近期的基本面

銀行前幾年有大量問題貸款,後來在去槓桿、去產能過程中,收回了很多。但是我國銀行主要靠存貸差賺錢,如果只收回貸款,不能放出貸款,則也就沒有未來收益,而股市主要看未來收益的。未來看,銀行的收益會下降,也就是PE會上升。

PB呢?銀行的很多資產是房子,你不覺得房價要降嗎?那麼機構投資者就會預先給個折價,所以PB預期也是上升的。

四,即使如此,也可以買。銀行股很安穩的,發不了也賠不了,年年分紅,長期看能抵上貨幣貶值速度。因為貨幣就是銀行發的。我A股銀行的價格比美國低很多,不過美國股市面臨回調,回調時會影響A股。我們金融開放,美國很多機構會買A股,而且主要是資產配置模式,這時重要的標的是A股中的骨幹股票,所以銀行股也有上漲動力。

目前看,做銀行股,還是用長線震盪思路比較好,就是長期定投吧。


海螺008


PE就是市盈率的意思,數值等於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PB則是平均市淨率,數值等於股價除以淨資產。一般來說,股價越低,這兩個指標會越低。說老實話,我選股都很少關注這兩個指標。所以,A股的銀行股PE和PB很低,具體原因可能有如下三點。


首先說明,A股的投資者裡,按照基本面分析進行投資的投資者不多。PE和PB這兩個指標,是基本面投資者經常使用的。現在銀行股出現很低的PE和PB,說明按照這兩個指標選股的投資不多。當然,主要是指散戶了。機構還是比較看重這兩個指標的。所以,銀行股未來有沒有機會,還很難說。因為行情主要是機構在引導的,散戶的作用不大。


其次,說明A股的投資者短線投機比較多。因為PE和PB這兩個指標主要是中長期投資的指標,做短線是用不上的。當然,我不是說短線投機不好。我們投資股市的目的是賺錢,只有能夠賺錢,都是正確的。但是,目前A股的投資者做短線確實比較多。從交易所統計的數據就很明確了,大多數投資者持股不會超過三個月。


最後,從股民的角度看,銀行股流通盤大,市值超高,股價漲得慢,關注銀行股的投資者比較少。這才是銀行股的PE和PB較低的真正原因。如果銀行股每年都有行情,持股收益不錯,那買銀行股的人肯定很多,銀行股股價不會長期如此低迷的。


總的來說,A股的銀行股的PE和PB兩個指標長期低迷,既有投資者使用基本面分析不多的原因,也有年收益不夠高的原因。其本質都是賺錢不多賺錢速度太慢。目前的現實就是如此簡單明瞭。未來隨著外資的進入,也許會有所改變。


思考A股


PE股票的市盈率,PB是股票的市淨率。銀行這兩個估值指標特別低的原因,有兩個。

首先,A股市場的一種偏見。認為銀行股太大,沒成長性。遠不如一家每年營業額只有幾百萬的公司成長性高,所以,好多人因為這個原因,拒絕銀行股而去買創業板那些低收入的公司。這是最大的因素,市場偏見,認為銀行股沒有成長空間。實際上,銀行股每年都有增長,增長情況遠遠比絕大多數小公司好。所以,說是市場的偏見,沒有真正認識銀行的成長性。被中小創的小公司短期的不一定可持續的假性增長迷了眼睛。偏見。

其次,可能是認為做銀行小股東,因為股份比例太渺小,完全沒有話語權,銀行的決策,小股東沒有說話的份,還有可能遇到增發股票股份稀釋的問題。

主要是前面兩點原因,第一點是錯誤的,第二點股份比例小的考慮有點道理,是個潛在風險,實際影響很小。

下圖是2018年10月30日中午銀行股的市盈率及市淨率統計。市盈率PE超過10倍或者接近10倍的銀行只有幾家城商行。市淨率PB低於1倍的有18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