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与职级晋升过程中,当处理好三个度,好政策更受欢迎

职务与职级晋升过程中,当处理好三个度,好政策更受欢迎

职级晋升到底怎么晋升,各地各单位进展不同,感受不同。有说好的,既拓宽了“板凳”又突破了“天花板”,让更多的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盼头,个人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有提高。有的说不如意,原来还有个12年、15年兜底的规定,特别是县以下的公务员,眼见着自己符合年限政策可以晋升职级了,这下因为名额问题还要继续等,反而吃了亏。如此种种,职级并行的好政策,在实行过程中,也显现了正反两反面的问题,必须很好的统一起来,在三个方面把握好度。

门槛低与比例限制的关系。职级并行规定,在二级调研员以下各职级的晋升中,都是规定现职务或职级2年以上,如“晋升一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正职或者二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如此条件,很容易达到,以至于大家感慨,多年的职级终于派上了用场。但是,规定中还明确:“不是达到最低任职年限就必须晋升,也不能简单按照任职年限论资排辈。”并且,不同级别的机关部门,各职级还有比例限制,如设区市机关,“一级至四级调研员不超过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数量的20%,其中一级、二级调研员不超过一级至四级调研员总数的40%,一级调研员不超过一级、二级调研员总数的50%。”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已经符合比例了,那么只能等待退一补一了,或者工作部门变动,这需要更要一级的加以统筹。

大比例与各职级的比例关系。现在有种情况是,相同条件的人,在不同单位,套转后晋升的状况不同,甚至形成了较大反差,容易引起波动。如甲和乙都是副调研员,分别在两个厅局,任职年限都是8年。甲某,套转4调,晋升了3调,目前该局正在组织第二次晋升,其3调任职时间为6年,还有希望晋升2调。乙某,单位套转为4调,第一次晋升时,单位安排的是处级正职和部分处级副职,第二次晋升时还要看有无机会任处级副职,而不是3调,职级相当于没有变化。如此反查,在于各单位在政策执行上的空余量。甲的单位认为,45%的处级比例,1调至4调之间并没有比例限制,甲晋升符合规定。而乙的单位,多年形成了副调研员—副处长—调研员—处长的晋升路数,即便是职级并行的新政策,也对应老套路来走。势必需要进一步完善大比例下的小比例,防止步子过大也拒绝不敢迈步。

功劳与苦劳的关系。关于规定中的一项利好,“公务员晋升职级所要求任职年限的年度考核结果均应为称职以上等次,其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任职年限缩短半年。”这是鼓励先进,奖励功劳的同志。但同时要看到,同样40多岁的同志,有的已经处级正职多年,有的仍眼巴巴地盼着主任科员,有能力的因素,但也有机遇的问题。不能说没有晋升就没有能力,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年轻时,领导说你还有机会让让老同志,等自己岁数大点了,年轻同志不这么想,领导也不讲照顾了。让自己在同年轻同志竞争,精力时间心态上都很难对等。如此一来,不由得暗生抱怨,还不如原来有年限兜底的好。其实,职级晋升的政策,有一定的意义在于给年限长的同志一个希望,虽然现在看到的是苦劳,但不能抹去当初的功劳,他们也是从年轻时走过来的,晋升一下职级论情论理无可非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