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在中國,每個家庭都要面臨的一件大事,就是

買房。 哪怕你本人沒有買房的想法,但是結婚時還是存在買房的問題,也就是這種剛需一直促進著中國房地產的發展。 但是日本卻和中國不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買房,選擇租房住。東京房地產的現狀是,租房比買房划算,空房是“白送都沒人要”

小小地研究了一下目前日本、倫敦、中國年輕人的買房觀,發現有很多可以借鑑的地方,對你買房、租房,甚至未來生活、工作都是一個參考。 世界一個家,看完或許你還能瞭解在全球範圍內的房子應該怎麼買。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中國人日本買房“買瘋了”,8成人不看房直接買,一買買一棟樓!

一、日本人熱衷租房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來看,經歷過“失落的20年”,日本人對於買房,更追求的是居住環境的“絕對合理性”。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所以你在東京街頭看的一手公寓,都是這樣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這樣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這樣的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一結婚,日本年輕夫婦第一件事,就是生個孩子。

生完孩子後,女性繼續就業的佔38.3%,育兒期間繼續就業的,降低到28.3%。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就是說,家庭掙錢的,只有爸爸一人,還另外增加了育兒的支出。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怎麼攢錢買房... 另外,日本並沒有買房結婚的文化,丈母孃不會因為沒房而不嫁女兒。 租房生活對日本人而言,得到的安全感並不比買房生活低。 不過,這也可能得益於日本沒有“學區房”這個概念。 日本小孩的入學、就職、養老保險等各種福利,不是隨房屋,而是隨人走。 如果說漏掉什麼,重點應該是社會制度,文化環境,以及年輕人本身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價值觀。 但機會無處不在,像東京、大阪等大都市的市中心,房價持高不下,尤其是東京奧運會即將在2020年開辦,所以東京市中心的房價一直在上漲。 下圖是在日本買房的費用: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平均租金收益率在3.6%左右,遠高於上海香港臺北。

而日本年輕人30歲以下的平均月收入含稅,在30W日元以內。30~40歲以後,平均月收入在50~60W日元左右。

若要買房,平均首付得600萬日元,每個月還款在10W日元左右,還個幾十年。

而租房,可以看到單間有便宜到5W日元,最大最貴的是22W日元。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而且買房還需要繳納住宅修繕基金(上萬人民幣),用於每年的外立面維護翻新,下水道維護等等,是每年哦!

租房則不必,只要繳物管費(幾百人民幣)就好。

所以說,年輕人不是買不起,是衡量之下更寧願選擇租房。 中國投資者呢,購房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元貶值。

一個投資日本不動產比較成功的朋友,曾經和老師聊過,大學附近的房子最有投資價值。他專門找大學附近的アパート然後出租給學生,入住幾乎供不應求。不由得讓人想起了老舍《茶館》裡的一幕:

王利發:您甭看,準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你為什麼愛租學生們呢?學生不是什麼老實傢伙呀!

王利發: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職,作買賣的今天開市,明天關門,都不可靠!只有學生有錢,能夠按月交房租,沒錢的就上不了大學啊!您看,是這麼一筆賬不是?

現在想想這臺詞實在是經典至極。

二、倫敦:絕大多數沒有存錢意識

大家知道老外是不存錢的,月光族。 拿一個例子來講:

前公司的一個芬蘭裔Sam,比我大七歲,跟我的經濟狀態差不多,他女朋友是法國人,一家國際投行(Deutsch Bank)的歐洲COO之一,收入也超級高。

他們兩個人完全有能力買一套房子,但是他們所有的錢都花在旅遊上,每兩個月出國兩個禮拜,去過接近100個國家地區。有一次跟他們一起去瑞士滑雪旅遊,親眼目睹他們每天買酒都要花好幾百鎊,更不用說別的。

瀟灑快意的人生,非常令人羨慕!

他們現在結婚了快生孩子了,仍然不考慮買房子,收入比英國家庭平均收入高個十倍,還是每個月等下個月發工資的狀態,沒什麼存款。

同樣想法的年輕人遍地都是,所以,看著倫敦幾十萬鎊、“首付”好幾萬的房子,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但歐美並不是一直都這樣,簡單講一講: 英國那個年代的人,對於房產,還是有些敏感,只是沒有中國人搞得那麼誇張,也沒有那麼重視新房公寓,二手三手十手市場對當地人來說才是比較火的。 你要想在倫敦買房,得搞清楚你的需求,是自住還是投資。

但英國買房比國內買房方便迅速,只要資金到位,找個solicitor(就是律師),合同一簽,交了錢,收房時檢查檢查就可以了。

國內買房要我當面簽字,賣房也要本人到場,反正挺麻煩的,這邊全部可以遠程操作。極其簡單,簡單到以為自己是上當受騙了。

三、中國:買房雞湯源源不斷

先來看一則故事:

每一輛的士都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前幾天坐的士,路途漫長,便和的士師傅聊起來了。

“師傅,看你不是本地人吧,哪年來深圳的?”

“我呀,08年就來了。”

“那你豈不是趕上了深圳房價最低的時候,現在很有錢吧,現在開的士只是愛好嗎?”

“不是啊,謀生活啊!來得早也沒買房,現在已經買不起了。”

之後的士師傅便聊起了自己的生活。

師傅是福建人,08年來深圳以前,自己在福建也是開的士,當時賺的可比現在多的多,沒幾年就在福建買房了。來深圳的時候把福建的的士車賣了,房子也賣了,帶著60萬現金攜妻帶子到了深圳。

08年的時候深圳房價三千多一平,60萬可不是小錢,為了能每個月拿到工資現金,師傅重操舊業買了的士繼續開,沒有聽老婆的話拿出錢去買套房子。就這樣,一直就開到了現在,到如今還是一家人租房住,完美的錯過了房價上漲期。按照師傅的話就是:就這麼一眨眼,錯過了三千萬吶。

這次聊天之後,每當我打車的時候都很喜歡跟的士司機聊房子的話題。

深圳很多的士司機都是在很早的時候就來到深圳了,十年前的的士師傅都是月薪過萬的藍領,當時的他們比吹空調的白領們工資都高,但是他們在深圳買房的比例非常低。

買不買房,看完這則故事之後會產生一種緊促感:那錯過的三千萬,千萬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呀!

所以對於買房,大多數人的心態是:買!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不僅如此,隨著社會發展、經濟開放,房子還被給予了更多訴求。

▽ 女性對獨立性的訴求

隨著女性自我解放、社會參與的增強,女性也加入買房大軍之中。女性買房既是安全感的需要也是自我價值體現的需求。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 對物質財富的訴求

過去,中國人只要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睡覺、就覺得很滿足。但隨著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不再僅限於基本衣食住行的滿足,對物質財富的訴求也在不斷增加。

因此,房子在中國人心中已不僅是住的需要,還有資產增值的需要,甚至被當做個人實力的自我彰顯。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 對優質教育的訴求

有著“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之稱的安徽省六安市的毛坦廠中學為例。 雖然它位於大別山深處,但是毛坦廠中學附近的房價已經直逼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鎮里正在銷售的高層樓盤售價已經超過5000元一個平方。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跟著毛中賺大錢”“考狀元住桃李園”等售樓廣告隨處可見。 陪讀家長王雪梅選擇在學校對面住下。這個三層樓房被隔成了15間,每間6500元/每學期,一間的面積8-9平方米,屋裡有兩張床和一套學習桌椅,沒有空調、電視等其他電器。隨著陪讀越來越多,這個小鎮的房價也一路飆升,超過了六安市區。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無論是出於哪種訴求有了置業的意願,在此,有點我們是需要想清楚的:我們有多少經濟能力去承擔買房壓力。

若是你在異地工作,在你工作的城市房價收入比要是超過合理的區間,盤算下口袋裡的錢,確實買不起還真不要急於一時。

現在,國家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12個城市,已有10個試點城市公佈了租賃試點方案。今後,租房的也會享受到與買房的同等的社會公共資源。還有一些房價收入差距大的城市,如深圳、北京、上海、廈門、福州、南京等都在積極推行

保障性住房

對比中國、倫敦、東京,買不買房的差異真的很大

可見,低有所保、居有所居有望一日如願。

堅定“房住不炒”,但為了孩子的將來,今天我們要更加努力建設新時代:

眾所周知,985男,若沒有父母或者丈母孃兩百萬以上的現金支持,靠自己單打獨鬥,不可能在四十歲前,京滬廣深買房了。但這批人聰明,能吃苦,改變命運的慾望超級強烈。這批人將去哪裡?最有可能的是大學所在地的省城,老家省城,發達省會。

今後,沒有家底的985男,是進不了京滬廣深市區的,進去了也是白搭青春,除非又高又帥,找到有錢的丈母孃。

上一代人的悲催或者偷懶,下一代終究要還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