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學習”意識

如何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學習”意識

新課標要求“學生要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為此,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學習”意識。具體做法如下。

1

在學習動機中樹立“主動學習”意識


1.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即在教學中創造條件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和體驗。比如獎勵學生一顆星、一朵紙花、一個小動物卡片,給學生一個微笑、豎一個拇指、一句誇獎的話……都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另外,教材本身也為學生創造了主動學習的條件。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我會連”“我會認”“我會寫”“我會說”等都是有目的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把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會讀、會認、會說,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成功的體驗,這樣才能真正地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

2. 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和提問,從問題引起心理上的不確定,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當學生得到與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不一致的新穎的、奇特的信息時,就會產生認知衝突,引起心理上的不確定,從而產生解決認知不確定的動機。

3.民主地評價

即評價學生時要堅持正面教育原則,以激勵為主。對於個性強的學生和個性弱的學生,要不同對待。特別是對那些個性弱的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注意批評的藝術,在批評中包含著希望,尤其不應作過於嚴厲的批評,否則就會使他們喪失上進的信心。

4. 保持作業的新穎性

變更作業的內容與形式,保持作業的新穎性,也是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學習”意識的條件。過去教師做了不少機械的訓練,學生手抄麻了、厭學了、棄學了。隨著課改進程的加快,教師認識到機械重複沒有意義。因此,佈置作業要做到新、活、寬,有創意,千萬不能千篇一律;口頭作業與書面作業結合,作業貼近生活,因地而宜,因人而異,從實際出發,與實踐結合。如教學漢語拼音時,讓學生回家動手製作拼音卡片,拿小卡片教小朋友認讀;在學習小組中交換卡片,互相考一考,過一把當老師的癮。

2

在學習興趣中樹立“主動學習”意識


1. 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求知興趣

一般來說,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使教學方法新穎,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書”上講臺的舊模式,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而在低段的教學中,我們可引導學生在遊戲活動中學語文,如“開火車、找朋友、送信、放鞭炮、火眼金睛、猜猜猜、摘果子、採蘑菇、摘星星、七色花、貼商標、歡樂對對碰”等,我們可充分利用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2. 克服困難,獲得成功,促進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學生在學習上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生活上也不可能一帆風順。指導幫助學生如何面對困難,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尤為重要。現在的學生依賴思想特別嚴重,在家依賴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學校又想依賴老師。因此,教師要把好這一關,充分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教學《魯濱孫漂流記》,讓學生理解魯濱孫漂流到荒島上,在嚴酷的生活面前,他努力戰勝種種困難,生存下來,取得了成功。教學《向命運挑戰》,讓學生通過自讀、討論,感悟到霍金頑強拼搏、不怕困難、敢於向命運挑戰的精神。這樣,學生以後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就會先獨立思考,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再和老師一起探討解決,而不會像過去那樣,一有困難就找老師。

一個孩子有了學習動機,有了求知慾,學習興趣濃了,學習勁頭足了,主動參與意識強了,自主學習才能起到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