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中國奢侈品,為何總是敗給西方?

說到中國的奢侈品,很多人會想到周大福,周大生,周大福曾躋身過國際奢侈品十大品牌。咋一看,中國的奢侈品似乎發展的還不錯,但是在中國,很多人買黃金,還是奔著黃金的保值去的,簡而言之,買黃金的人,不會覺著自己買的是一種奢侈品,而是將之當成一種投資。

簡而言之,如果論真正的奢侈品品牌,中國一家也沒有上榜。以獨特、稀缺、珍奇而聞名的奢侈品,大多被外國壟斷,而中國本地與奢侈品有關的藝術品,要麼產量太少,極少亮相,要麼已經拋棄了因人而異的精雕細琢,採取了千篇一律“商業配方”。中國奢侈品內,到底有沒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中國奢侈品,為何總是敗給西方?

周大生飾品“質量偏差”,工匠精神難以為繼

周大生金店屢屢被爆“質量偏差”,雖然不過是幾微克的差別,但是卻足以看出一個企業的工匠精神,千足金變成百足金,質量對不上,這些問題不僅讓消費者聞之生畏,也在損耗著這些品牌百年才積累出的隱形價值“百年老店的信用”。

這些質量偏差是怎麼發生的呢?周大生官方表示,是由於長時間未賣出,清洗拋光產生了重量損耗。但黃金飾品本身就保存在玻璃櫃臺之中,並不是那麼容易髒。雖然黃金較軟,但也不至於需要經常拋光。

簡而言之,對官方解釋,筆者不置可否。周大生採用加盟制度,或許更難管理。雖然是奢侈品,但是屢屢越過紅線,很難令人看到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中國奢侈品,為何總是敗給西方?

黃金飾品,是如何成為奢侈品的?

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是由於黃金的稀缺。但是單從黃金飾品的成本上看,黃金價格所佔的比重並不大。比如一根2克足金項鍊,按300元每克算,黃金成本是600元,但這根項鍊賣兩千,除了黃金成本之外,還有黃金加工費,品牌附加費。當黃金被購買之後,由於日常中的損耗與變形,價格會進一步降低。也就是說,兩千塊買的黃金項鍊,可能賣的時候只能賣到580,甚至還不到黃金的成本。

收黃金的店員往往會跟你解釋,你這根項鍊,我們收回去,還要清洗融化,再重新加工,所以價格並沒有那麼高。律師說,若黃金飾品質量偏低,可以索賠三倍賠償。但是在鑑定、官司等一系列程序面前,很多顧客只能吃啞巴虧。

投資黃金飾品,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相比之下,連金條金磚都比黃金飾品更划算。

工匠精神:中國奢侈品,為何總是敗給西方?

我國有哪些極具工匠精神的奢侈品

如何定義奢侈品呢?單單是材料的稀缺,恐怕難以擔起奢侈品的名頭。若是人文藝術上的附加價值不夠,也難以令人心服口服。之前看過某外國奢侈品的調查,及其強調工藝和設計的價值,把一張中國的絲綢,印染出絢麗的顏色;擅長蘇繡的繡娘們,將一根蠶絲劈成八根,在絲綢上繡上活靈活現的蝦鬚;雕刻紅木的大師手持一把雕道,在紫檀上雕出細密的虎毛。

工匠精神:中國奢侈品,為何總是敗給西方?

蘇繡

浙江的彩石鑲嵌,首飾工藝裡的點翠,以及蘇繡、木雕等等中國優秀的傳統奢侈品,漸漸成為新的消費潮流。不過,這些完全依賴於手工的奢侈品,總是難以批量生產,總是不能形成產業化。

工匠精神:中國奢侈品,為何總是敗給西方?

木雕

精雕細刻,這種最古老的工匠精神,就體現在這些奢侈品內。與批量生產的“刻意限量”不同,這些匠人的生產速度,真的沒有那麼快。

工匠精神:中國奢侈品,為何總是敗給西方?

彩石鑲嵌

總結:眼下國外奢侈品品牌紛紛道歉,大眾是否諒解依然是一個問題;金飾質量抽檢結果令人擔憂;那作為傳統奢侈品的手工藝術品,是不是該迎來飛速發展時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