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冬,野釣該用長子線還是短子線?選錯了漁獲就要大打折扣了

在懸墜釣中子線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它的長度有時候會非常影響漁獲。不過路人甲發現不少釣友在釣魚的時候子線的長度都是一成不變的,其實子線的長度真的需要根據魚情,作釣方法,水深這些因素來決定的。怎麼使用子線也是個非常關鍵的技巧,尤其是進入11月份後第一個節氣就是“立冬”溫度會有明顯的下降,魚情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子線的那點事,希望能幫到新手釣友們。

到了初冬,野釣該用長子線還是短子線?選錯了漁獲就要大打折扣了

既然想知道怎麼選擇子線,就要知道長短子線之間的優點和缺點

長子線距離鉛墜比較遠,當我們拋竿時鉛墜的重量比較大是第一個到位的,然後餌料會被鉛墜拉著下降,等鉛墜到位之後餌料再自由落體的向下降。所以,子線越長餌料入水的時間就越慢,擺動的幅度就越大,浮漂到位的時間也就越長。反過來子線越短,餌料完全落底的時間就越短,擺動的幅度就越小,浮漂站立的時間也就越短。

在正常情況下,自然水域的魚密度不高,我們會適當的加長子線的長度,加大餌料的擺幅來誘魚。但長子線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子線過長的時候擺動的幅度過大,很容易引起小魚的注意力,出現很多截口,餌料到不了底。而且子線過長的時候中魚也很容易出現“搭橋”的現象,反而容易跑魚。

到了初冬,野釣該用長子線還是短子線?選錯了漁獲就要大打折扣了

短子線也是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用短子線的時候浮漂翻身站立比較快,減少了餌料在水中擺動的時間,可以有效的減少小魚搶食的現象。而且子線比較短魚兒吃餌動作信號衰減也比較小,出來的動作會大一些。尤其是在遇到小魚鬧窩我們用跑鉛釣,遇到流水繃竿稍的時候,都會用比較短的子線,因為信號比較靈。而且子線比較短的時候纏線的幾率也會小很多。

同樣短子線缺點也很明顯,子線過短隱蔽性就差一些,釣大魚時容易引起大魚的警惕性。而且子線太短了拉力值也會下降,遇到大魚容易切線跑魚。用短子線時餌料擺動的幅度不大,誘魚的效果會相對差一些。

到了初冬,野釣該用長子線還是短子線?選錯了漁獲就要大打折扣了

那麼問題來了,進入初冬後我們該用長子線還是短子線呢?路人甲覺得吧,還是用短一點比較好,為啥呢?理由如下:

1,入冬後用的小鉤細線,用短子線不容易纏線。在冷天我們都知道用小鉤細線,但是用小鉤細線有個非常煩人的事情,那就是纏子線,只要提竿力氣稍微大點子線就打結了,解開要半天,而且打結了幾次之後就變成彈簧了。如果子線用短點,打結的幾率會明顯小很多。

2,短子線傳遞信號更靈,在低溫情況下魚兒的活躍度肯定是受到很大影響的,吃餌的動作比較小。用短子線的話信號傳遞衰減性比較小,出來的動作更清晰,能夠更清晰的反應魚口。有些釣友甚至還用幾釐米長的短子線,目的就是為了讓浮漂動作更清晰一些。

到了初冬,野釣該用長子線還是短子線?選錯了漁獲就要大打折扣了

​最後:可能有些釣友擔心用短子線會經常切線跑魚,但冷天的魚活力差,切線的幾率是比較低的。哪怕你用的線比較小,只要你的魚竿軟一點,遛魚技術好一點,哪怕用0.4的子線釣到斤鯽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在入冬之後我們更關心的是要想辦法讓浮漂的信號更靈敏一些,增加抓口的準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