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點擊右上方“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輸入衚衕

輸入衚衕這名字,一聽就是民國時雅化地名的傑作。

《順天府志》記載它原名為“熟肉衚衕“。早年間,這裡牛鍋房林立,的確稱得上”熟肉衚衕“。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當牛肉集散地的光輝遠去,生活區的氣息漸濃,這裡留下的,是比牛街主街更加繁榮的平民美食——在短短300米的衚衕裡,彙集十餘家髒攤、小吃鋪、餐廳、熟食店,且家家都是歷經角鬥留下的經典。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現在,拿好這份清單,和小編一起,走進最好吃的衚衕秘境。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 06 : 00 AM
  • 劉 勝 包 子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地址:牛街菜市場口流動攤位

營業時間:6:00-9:00

牛街的清晨,從“倆包子一碗粥,在這兒吃”開始。

早上六點,白記年糕的運貨車還安靜停在路邊,石記餡餅剛熱起爐灶。牛街真正的“第一網紅”攤前,已經排起長隊。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早餐攤上的牛肉包子,才是真正屬於牛街人的美食。

一次只賣一簸籮,不到半小時,一簸籮散著熱乎氣兒的包子就賣完了。只有新人才會著急的探著頭問:“還有沒有啊?”

而神色如常的付款、拿袋子、排隊,是老客獨有的彰顯風度的高光時刻。

三五分鐘之後,蓋著棉被的三輪車,把下一輪包子運到。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有阿姨急匆匆提了十幾個包子趕回家做早點,還有些乾脆抓著袋子站在路邊解決,講究點的,就在報數之後多說一句“在這兒吃”。

在這吃,大爺會拿半片塑料餐盒盛包子,一邊叮囑你:“去那邊桌上吃,有醋有辣椒。”

一邊還回頭安慰後頭的人“彆著急,還有呢,到九點都有。”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包子皮相不好,但不耽誤家常吃,咬開一口,一兜包子半兜油,滾熱的牛肉汁在嘴裡燙開一條路。

澆一圈醋,添半勺辣椒油,喧騰的包子皮被肉汁浸透。吃完兩個包子,又熱又辣冒出滿頭細汗,咕咚咕咚猛灌半碗溫乎的豆粥。

醒了,這才是醒了。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賣完了包子,大爺刮出半碗粥底,吸溜著粥跟我扯閒篇,“包子味兒還行吧?”

得到“好吃”這一句肯定。

大爺有點驕傲,“我在這兒賣了三十多年吶!”

  • 08 : 00 AM
  • 燒餅界的半壁江山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如果北京燒餅界真的有江山,那輸入衚衕必須佔領半壁。

不到50米步程,接連開出三家燒餅名店,滿記燒餅,穆民美食、馬記燒餅,三足鼎立如同三國,就連幾十年的老主顧也說不出來最愛哪一家,往往是逛了一圈,三家的東西都得帶點。

  • 滿 記 燒 餅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地址:輸入衚衕三號,臨牛街菜市場

營業時間:6:00-19:30

滿記燒餅種類最少,不過寥寥三五種,但在三家燒餅店中個頭最大,比聚寶源的麻醬燒餅大出兩倍有餘。

招牌的麻醬和椒鹽兩種,總是最先售罄。但老家兒們寧肯苦守半小時等它出鍋,也決不將就。

剛出爐的燒餅,皮酥而不碎,芝麻輕拍不掉,掰開來看,椒鹽、麻醬、五香粉、均勻揉進每層,趁熱一口吃掉兩個,依舊欲罷不能。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來滿記的人,可以買不到燒餅,但十塊錢三個的炸雞腿,不能不買。

哪怕一次出鍋整盤,也跟不上賣出的速度,最後一個售出時,都還燙手。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足有巴掌大的雞腿,裹著面衣炸到起鱗酥脆。撒上辣椒粉和孜然,咔嚓一口咬破外皮,雞腿肉的油汁滋的一下冒出來。

哪怕減肥時期,也值得頂風作案!

  • 穆民美食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地址:牛街東里二區2號樓商業8號

營業時間:6:00-18:00

穆民美食鋪子最當中,和椒鹽燒餅並列擺著的,是一盤邊角微微滲著油汁,仿若門釘肉餅厚的燒餅。這就是穆民美食獨家的牛肉燒餅。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融合燒餅的外皮與門釘肉餅的厚實肉餡,烤出來的牛肉燒餅比門釘肉餅更清爽耐嚼。邊緣被牛肉油汁浸軟的燒餅,如同魚頭泡餅吃到最後吸汁的那角餅,完美彙集了脂肪與澱粉的最大優勢。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如果碰巧遇到酥肉新鮮出爐,那不妨珍惜緣分,來半斤。

  • 馬記燒餅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地址:輸入衚衕牛街東里二區2號樓14號

營業時間:7:00-19:00

經常有人吐槽馬記的燒餅太小,尺寸堪比聚寶源。

但馬記的優秀,從來都不在尺寸。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在塑料盒裡低調的泛著一點油光的醬菜絲,才是馬記的真正王者。

最好吃的土味隱藏菜單,便是剛出爐的燒餅裡夾上瀝落著醬汁的鹹菜絲。一口咬破酥皮,芝麻在齒尖碎裂,穿過柔韌面層,在醬香中享受費力咀嚼的快樂。

任憑萬千漢堡獨好,我只愛這一口獨屬於老北京的土堡。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馬記的糖火燒,同樣值得一試。

糖火燒的美味,不受出鍋時間限制。熱食享受紅糖漿液的湧動,冷食時,馬記糖火燒表面特有一層薄糖殼,接觸瞬間脆且濃甜,越冷越是美味。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豆餡燒餅足以俘獲豆沙愛好者的放心,雖然餡量不比老回回,但略帶粗糙磨砂感的手工豆沙裡,不時還能咬到一顆會爆出豆沙軟糯紅豆,較低的甜度累加遞進,在最後一口時,剛好獲得最大的滿足。

  • 12 : 00
  • 肉餅宛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地址:輸入衚衕5號

營業時間:11:00-14:00 ;17:00-22:00

輸入衚衕是髒攤兒愛好者的天堂,不用等夜幕降臨城管下班,中午,就能擼上炭烤串。

遊擊多年的烤板筋,是西城人心口上的硃砂痣,如今終於搬進店裡。也是牛街少有的能喝酒的清真館。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能在最會吃的地界上打出一片名堂,小板筋當然有手絕活。

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板筋片,它家用圓柱狀的板筋塊,咬起來更加Q彈,還有獨特的肉頭的厚實。

要上五串板筋,兩瓶啤酒一開,滋!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茴香肉餅當然也要嚐嚐。紙薄的餅皮,剛好包裹住肉餡,哪怕經過改刀,肉餡也規規矩矩收在餅內。

茴香肉是標準的”北京餡兒“,濃厚的茴香味讓肉也只能成為陪襯。比起華威肉餅,肉餅宛是寡油而家常的清香型,每一口的滋味都透著舒坦。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店裡的八大碗,鹹味太重被我們淘汰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能吃到羊尾油丁的正宗麻豆腐,臭味也是格外酸爽

  • 14 : 00
  • 寶 記 豆 汁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一聽豆汁就搖頭拒絕的人,還不知道自己將會錯過怎樣一個寶庫。

豆汁兒的好,需要懂的人來體會,但炒紅果和炒草莓的美味,是有口皆知。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會吃的老饕還要專門帶走一袋酸菜,用豆汁積出來的酸菜,發酵出更濃郁的酸香。豆類物質的激發讓白菜產生近乎肉的醇厚味道。

當然,味道也是格外刺激。

  • 輸入衚衕27號
  • 營業時間:6:00-19:00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北海東門排叉

排叉店,是凍結年齡的地方,就像小學門口的小賣鋪,每個人走進去,呼吸之間被金黃的氣味籠罩,回憶會讓人沉醉不知歸路。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層疊薄脆的咯吱盒,如同一嘴咬進一摞薯片。豆麵特有的粗糲口感和雜糧香,讓每口都回味無窮。五塊錢就能買小半兜,一路溜達著走到前門也吃不完。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真正的寶藏,是每天新鮮出鍋的老式咯吱盒。

豆麵做皮,香菜、胡蘿蔔、土豆泥攪打上筋做餡兒,炸的外皮焦脆,餡心軟韌,素食吃出葷味。

提滿一兜回家,擺在茶几上,空蕩的屋子一下子被油香味填的熱熱鬧鬧,突然想重溫一下98年的春晚。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牛街的糖火燒,的確是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好吃。就連排叉店的糖火燒,都有一層溼潤的糖心。

  • 輸入衚衕65號
  • 營業時間:8:00-18:00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15 : 00 PM 白 記 年 糕

  • 輸入衚衕牛街東里二區2號樓13號
  • 營業時間:8:00-18:30

白記年糕的大名,早已不用多說,而這一家白記的獨有之處簡單粗暴:不用排隊。

能夠三三兩兩聚集在這裡的,都是多年的老客,默默享受這神秘的窗口,兩三分鐘就買到正饞的這一口粘食,免去和遊客擠在排隊兩小時的煎熬。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遇上炸糕新鮮出爐,不必猶豫,立即下手,每一口都賽得過京天紅。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 16 : 30
  • 德 瑞 齋 餡 餅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地址:輸入衚衕牛羊肉菜市場對面

營業時間:7:00-14:00 ;16:30-19:30

如果說德瑞齋無名,那麼說”石記“,你們大概要心領神會的點點頭:嗯,是種過草,沒排上過隊的店! 好吃的老店,都任性的可以:午休必不可免,過了時間想吃餡餅,請您下午早來。

於是每天四點半前,店前門可羅雀,四點半一到,突然幽靈隊伍一樣,現出一長溜。大部分還是掐著點來吃下午茶的大爺大媽。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吃石記餡餅要拿出吃小籠包的功夫: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誒呀媽呀,湯沒喝著,燙舌頭不說,還稀里嘩啦灑了一身。

所以頭一遭吃石記餡餅,最好別穿新衣來。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除了肉汁豐沛,石記的分量也夠紮實,餅裡幾乎沒有空腔,滿滿當當塞足了餡料。

五六塊錢一張餡餅,配上一碗小米粥,坐在店裡小桌上熱氣騰騰吃完, 拍著肚子出門去,正是採購伴手禮回家的好時候。

  • 17 : 00
  • 熟食鋪子裡的伴手禮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大 巨 軒

地址:輸入衚衕牛羊肉菜市場對面

營業時間:7:00-14:00 ;16:30-19:30

逢年過節,老太太們的清單上一定少不了大巨軒的醬雞和醬牛肉,不囤滿一冰箱,無法安心過年。

但最快空盤的選手,卻是放在櫃檯邊角的牛肉丸子。半個拳頭大小的牛肉丸子,是實實在在的純肉糜,咬開可以看到肉質的纖維和少量的肉粒。

放幾顆丸子,熬一鍋白菜,好吃的懶人如此快樂。

  • 尹記扒雞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地址:輸入衚衕馬記燒餅旁

營業時間:8:00-20:00

二刷《芝麻胡同》,發現這實在是一場燒雞引發的血案。不僅林翠卿天天記掛著吃燒雞,牧大爺甚至為了燒雞拼命。

北京人在吃雞這件事上,堪比南京人吃鴨四川人吃兔。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尹記的扒雞,從不冷凍,只在櫃檯出售新鮮扒雞,僅靠一層肉皮就能繃住整隻雞的油汁。輕輕一扯,雞油先從皮下溢出來。已經煮的肉酥骨爛,再一扯就會脫骨。

且性價比極高,只要30出頭,就可以收貨兩斤重的雞。

等等!別錯過牛街的真正靈魂

比牛街更加好吃的平民美食——輸入衚衕:美食地圖

到此為止,你離真正打開牛街,只有一步之遙。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清晨,當你吃完包子打著飽嗝,在路邊閒逛拍著遊客照,一輛運肉車從你身邊經過,讓你放下舉著手機的手。

這時候,別猶豫,抬起腳,踏進它目的那家牛羊肉鋪子。混著淡淡腥羶味的葷騰肉氣呼的一下撲在臉上,新鮮的肉一排一排吊掛起來,肉販與客人熱鬧喧騰,角落裡坐著串肉串的老人。

嗯,這裡,是牛街。

地址:輸入衚衕

88路公交路線:牛街站下車步行300米即可

瞭解更多京城吃喝玩樂、人文、美景等信息,請持續“關注”遊遍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