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中國歷史上越是形勢混亂的時期就越容易湧現出大批的英雄人物,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便是三國時期。而在三國時期的三位“始皇帝”中,孫權是爭議比較大的一位。曹操雖然有著奸雄的評價,但絲毫不阻礙他是三國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而劉備雖然半生流離,勝少敗多,但是其仁德為民的形象與富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悲劇氣質也為其增色不少。

而孫權作為三人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其基業乃是其兄孫策打下的,他掌權期間的兩場大勝赤壁之戰與彝陵之戰的功勞也記在了兩位大都督的頭上。雖然他也曾讓曹操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評價,但是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他屢徵合肥不克,以及老年昏聵的形象。其中尤以二宮之爭被人詬病最多。故藉此機會,我將從東吳孫權執政末年發生的二宮之爭入手,結合當時東吳的政治背景,探析孫權晚年的政治意圖。

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孫權石像

引言

自古以來,皇帝立儲都是國家最重要的事務之一。孫權一共育有七子,長子孫登為人寬厚仁慈,又頗有賢明,與江東士族的關係也十分融洽,是儲君的不二人選。然而孫登卻英年早逝,先於孫權去世,將立誰為太子這個大難題拋給了孫權。根據宗法制,孫權應該立嫡長子為太子,但是他的前兩個兒子都去世得很早,孫權便立其三子孫和為太子。但是在立太子的同時,他又封其四子孫霸為魯王,享有與太子一樣的地位。

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吳大帝孫權

《三國志》記載:“孫霸字子威,和弟也。和為太子。霸為魯王,寵愛崇特,與和無殊。頃之,和、霸不穆之聲聞於權耳,權禁斷往來,假以精學。”

這樣的決定無疑是在向外界宣稱自己也拿捏不準究竟由誰來擔任未來的國君。因此大臣們紛紛開始了政治投機,擁護各自支持的候選人進行儲君爭奪戰。後來形成了一場覆蓋面極廣的黨爭。在這場鬥爭中,太子一黨主要有江東士族構成,而魯王黨則多由孫氏親屬以及江北集團構成。這場鬥爭的結構最終以兩敗俱傷結束,太子孫和被廢,魯王孫霸被賜死,太子黨與魯王黨的眾多核心大臣也慘遭牽連被誅殺。自此,東吳的政權陷入了長期的動盪之中。

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廢太子孫和

在三國時期,有過多次因為立儲不當而導致勢力覆滅的情況,袁紹立袁尚為儲君,導致河北實力分散,沒能抵擋曹操的進攻,而劉表立劉琮為儲君後,劉琮更是在劉表死後就拱手讓出了荊州。經歷了這些事情的孫權沒理由不清楚儲君不立嫡長子的危害,他這麼做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下面我就聯繫孫權晚年的其他行為分析其背後的政治意圖。

屢徵合肥求立威

孫權領導的東吳政權在結束了赤壁之戰與彝陵之戰後,國力殷實,社會安定,但是其國力依然落後於北方的曹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孫權依然發動了四次大規模的北伐作戰。其中第一次北伐的期間,東吳還在荊州陳列重兵與關羽對峙。不過孫權的這四次北伐作戰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戰果,其中更有十萬大軍被張遼八百人擊退的“英勇戰績”。但是孫權依然鍥而不捨的進攻合肥,其背後目的應該是要在江東政權立威。

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張遼塑像

《三國志》記載:“權反自陸口,遂徵合肥。合肥未下,撤軍還。兵皆就路,權與淩統、甘寧等在津北為魏將張遼所襲,統等以死捍權,權乘駿馬越津橋得去。”

自從孫策平定江東以來,東吳政權的統治核心一直由三股勢力組成。其中包括孫氏宗族集團,江東士族集團以及以周瑜,魯肅,程普等人為代表的淮泗集團。孫吳建立之後經歷的兩場戰役恰好可以反應,除了一直處在核心位置的孫氏宗族之外的政治集團的優勢轉變。

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周瑜指揮赤壁大捷

赤壁之戰的勝利主要是得益於以周瑜為首的淮泗集團將領的指揮,等到了彝陵之戰的時候,東吳的軍事指揮權就到了以陸遜為首的江東士族的手中。這三股勢力對於孫吳政權的擁護程度是有所差異的。除了孫氏家族自己之外,淮泗集團的將領們大多從孫堅時期便作為孫氏家族的家將,為打下江東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對於孫氏政權也是十分擁護的。

《三國志》記載:“策字伯符。堅初興義兵,策將母徙居舒。與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

而江東士族作為江東的本土居民,則以自身利益危險,對於江東是否是由孫氏打理也不甚在意,在赤壁之戰前主和的大臣也多是他們。

因此孫權應該是很不希望眼看著江東士族的權利一天天變大的,但是他自己又缺乏足夠的威名去震懾和管理這些名門望族。因此他只能將希望寄託在一次次北伐之上。只不過孫權的軍事能力確實不及哥哥江東小霸王孫策,屢次失敗的他只能將目光放在其他手段之上。

重用酷吏,打壓士族

對於孫權老年昏聵的看法除了因他而起的二宮之爭之外,還有一點便是孫權在晚年任用了暨豔,呂壹等酷吏。他們對當時的高官們廣加彈劾,使得大臣們群情激憤,逼的孫權只能殺死他們以平眾怒。但是在這樣的酷吏背後,體現的依然是孫權的統治意志,他是希望藉助酷吏的幫助來打壓貴族的勢力。

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東吳酷吏暨豔

兩案中,暨豔案先於呂壹案,且兩者性質不盡相同。暨豔是吳郡人,為人生性清高嚴厲,被選用為選曹郎,後來官至尚書。暨豔十分看不慣當時逐漸腐朽的東吳政治風氣,因此他頻頻檢舉行為不當的官員,將他們貶為小吏,這些由他所檢舉的官員中多為江東士族,這也激起了各大士族的廣泛反對。

《三國志》記載:“豔性狷厲,好為清議,見時郎署混濁淆雜,多非其人,欲臧否區別,賢愚異貫。彈射百僚,核選三署,率皆貶高就下,降損數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貪鄙,志節汙卑者,皆以為軍吏,置營府以處之。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競言豔及選曹郎徐彪,專用私情,愛憎不由公理,豔、彪皆坐自殺。”

於是各大士族的重要人物們聯合起來,彈劾暨豔與他的同僚楊彪,終於逼的孫權下令讓他們自殺,以平復士族們憤怒的情緒。

在暨豔案案發後十年左右,孫權又在東吳設置了校事一職,該職位由呂壹擔任,主要職能是向皇帝檢舉大臣的不當行為。與暨豔的彈劾不同,呂壹拾直接向皇帝上報大臣們的劣跡。頗似後來的錦衣衛。

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東吳校事呂壹

呂壹上位以來,先後彈劾了陸遜,顧雍,朱據,諸葛瑾等當朝重臣,這些大臣的權利全部被剝奪。導致東吳內政極度混亂,文武群臣每日如履薄冰。後來終於再次引起眾怒,潘濬甚至要殺入皇宮手刃呂壹。在如此大的壓力面前,孫權只好又處死了呂壹,而且在處死呂壹後,孫權還是發佈了一份罪己詔,這也變相說呂壹的行為背後是由孫權直接指示的。

《三國志》記載:“初,權信任校事呂壹,壹性苛慘,用法深刻。太子登數諫,權不納,大臣由是莫敢言。後壹奸罪發露伏誅,權引咎責躬,乃使中書郎袁禮告謝諸大將,因問時事所當損益。”

與暨豔大多檢舉普通官員不同,呂壹直接把矛頭指向了處在權力漩渦中心的大臣們,他打擊的對象也主要是江南士族出身的重臣。由此可見孫權想要打壓士族勢力的心思在其執政生涯末期一直是其主要思想。

二宮之爭,權力洗牌

在前兩次權力革命都以失敗告終之後,孫權十分希望在其去世前能夠有效遏制江東士族的權力。因為太子孫登早逝,其他的子嗣能夠有效控制這些大權在握的重臣連孫權心裡都沒有底。因此二宮之爭引發的黨爭,乃至後面的清洗很有可能是孫權刻意為之的。

孫和的太子黨與孫霸的魯王黨的構成區別十分明顯。太子黨一方主要靠江東士族的支持,而魯王當則多為孫氏宗親支持,其實淮泗集團已經式微,但其中多數人也選擇了站在魯王一邊。

而孫權對於兩黨的打擊次序也可以看出很多的信息,孫權先著手處理了太子黨的眾人,朱據,顧譚登士族重臣先後被誅,就連陸遜也在孫權的言語相激下氣憤而亡。江東士族第二代中最優秀的人才幾乎損失殆盡。

《三國志》記載:“及太子有不安之儀,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書三四上,及求詣都,欲口論適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聽許,而遜外生顧譚、顧承、姚信,工以親附太子,枉見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數與遜交書,下獄死。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

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東吳大都督陸遜

之後孫權為了平息士族們的憤怒,才以魯王行事越軌為名賜死了孫霸,並且殺死了支持孫霸的孫奇,楊竺,全寄等人。

《三國志》記載:“時全寄、吳安、孫奇、楊竺等陰共附霸,圖危太子。譖毀既行,太子以敗,霸亦賜死。流竺屍於江,兄穆以數諫戒竺,得免大辟,猶徙南州。霸賜死後,又誅寄、安、奇等,鹹以黨霸構和故也。”

但是讓魯王與太子享有一樣的禮儀規制本就是孫權自己的主意,後面以此為由賜死魯王難免有反覆的嫌疑,我們只能推測孫權不過是借黨爭之名,行政治清洗之實罷了。

從“二宮之爭”入手,探析孫權晚年真正的政治意圖

吳少帝孫亮

不過二宮之爭為東吳帶來了無窮的後患,士族第二代核心人物傷亡殆盡,東吳的政治精英們也多被牽連。在孫權臨終的時候,他甚至找不到優秀的大臣來輔佐自己的幼子孫亮,孫吳的黑暗時代也自此正式開啟。

評價

作為帝王,最為看重的莫過於自己手中的權利。但是東吳政權與之後的東晉政權一樣,其立國的基本在於士族的支持,這一點在淮泗集團衰老之後體現地尤為明顯。孫權晚年眼見國家的軍政大權逐漸落入陸遜這樣的江東士族英才手中,自然會有權力旁落的擔心。而且自己立的太子又先於自己亡故,為了保證孫氏政權穩固,他必須進行一場權力清洗,才能保證皇權的安穩。

但是利用自己的兩個兒子作為籌碼,清洗了諸多大臣之後,雖然皇權得到了莫大的加強,但是國家的統治根基也被動搖了,尤其是江東士族對於孫氏政權越發失去信心。以至於在後來孫峻,孫綝專權之時,孫休甚至要依靠老將丁奉的幫助才能奪回政權。

孫權精明半世,晚年卻因為權力慾望的薰染而昏招頻出,是在不甚高明,而孫吳敗亡實自二宮之爭始也。

參考文獻:《三國志》、《魏略》、《綱鑑易知錄》、《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