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讓孩子提前"預習"什麼,給點耐心,成長需要順其自然

不需要讓孩子提前

寶寶的故事

小潔在10個月時,就會自己扶著東西慢慢地摸索著站起來。有時,見到孩子顫顫巍巍,爸爸媽媽就想伸過手去幫一把,怕她摔著,每到這個時候,小潔就會推開他們的手,堅持自己扶著東西站。等站穩了之後,她就會咧開嘴笑,然後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爸爸媽媽,彷彿在說:"爸爸媽媽你們看,我很厲害吧,我都能自己站了!"

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多,小潔站立的過程越來越順利,扶著東西站立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還越來越穩。有時沒辦法一次起身,小潔還會先跪著,然後再站起來。有一次,小潔起身之後,居然勇敢地向前邁出了兩步,臉上還顯露出了一絲緊張。

"小潔,你會走路啦!"見到這一幕的爸爸媽媽特別高興,不由地鼓起了掌。見到這一幕的小潔彷彿也像得到了巨大的支持一般,拍著手樂滋滋地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裡。

不需要讓孩子提前

人類的動作事實上在胎兒時期已經開始。大約在懷孕4個月時,胎兒的活動就可以被母體感知,這個時期的胎兒已經開始了吸吮手指、打嗝等活動。5個月時,胎兒會出現踢、蹬的動作,母體外部感覺十分明顯。經過大約260多天的成長,一個全新的生命誕生了,在眾人的關懷和照顧下,嬰兒真正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拉開了自己人生舞臺的序幕。動作的發展就是這個時期兒童發展的主旋律。

不要小看了嬰兒做出的這些簡單動作,它可以完善大腦結構,為個體心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動作可以使個體對外界的刺激更加警覺,還能使感知覺更加精確;動作既可以促使個體認知結構的不斷優化,還可以通過提供新經驗引起個體原有認知結構與新環境刺激間的衝突和不協調。

不需要讓孩子提前

在嬰幼兒時期,動作方面的發展主要是指運動的發展,包括嬰幼兒對自己身體運動的控制和對外界事物的控制兩個方面。這些控制的發展過程都要經歷從不靈活到靈活,從不穩定到穩定的過程。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當保持耐心,讓孩子按著自己的節奏有序成長。以下幾點可以供各位家長參考:

第一,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剛出生的孩子,頸部肌肉還不能夠支撐頭部的重量,這個時期的孩子以躺為主,主要的活動是抬手、伸腿、抓握等非常基礎的活動。要抱起這個時期的孩子,一定要連頭一起抱,否則你就會發現小孩的腦袋東倒西歪,整個人都沒精打采的。

孩子出生4周左右就能抬起下巴,2個月之後可以微微抬頭,到12周時就可以使頭和肩離開地面並且支持住。從這個時候開始,孩子的動作就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6個月之後,他可以抬起腹部以上的身體,並且能以俯臥的姿勢翻身;7個月時,他又能以仰臥姿勢翻身;9個月時,孩子基本上可以學會坐,而且大約可以支持10分鐘左右。

不需要讓孩子提前

第二,孩子爬得越多,今後走得越好。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儘早學會走路,特別是發現周圍的孩子會走路,而且這個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年紀還小時,家長就很容易陷入憂慮之中。這其實是一種不必要的擔心。一般來講,1歲前後,大部分的孩子就可以爬行了;1歲2個月時,一部分孩子就能在家長的幫助下邁開腿走路了。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儘快地學會走路,往往會刻意不讓孩子爬行,這種做法就是典型的"揠苗助長"。爬行其實比走路要辛苦,孩子爬行的過程,其實鍛鍊了全身的肌肉,並且強化了四肢的協調性,對今後的健康與四肢協調能力都有好處。可以說,在這個階段,孩子爬得越多,今後走得就越好。當孩子在爬行中掌握了肢體的平衡,強化了腿部力量之後,自然而然地就能學會走路了。

不需要讓孩子提前

第三,不要讓孩子提前"預習"什麼。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格塞爾·阿諾德曾經做了一個很著名的實驗——雙生子爬梯。在這個實驗中,格賽爾讓雙胞胎中的一個孩子從48周起,每天進行10分鐘的爬梯訓練,連續訓練6周,結果到第52周時,這個孩子才能熟練地爬上5級樓梯;另一個孩子從53周才開始進行爬梯訓練,在此之前則讓其自然成長,結果2周以後,這個孩子不用成人幫助就可以自己爬到樓梯頂端。

人類其實有許多與生俱來的能力,一個人成長到特定的年齡階段後,自然就會掌握這個階段的技能。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埃莉諾·吉布森指出:漸進的訓練對未來的學習體驗具有積極的效果,我們不可能讓嬰兒學習他無法體驗的東西,卻可以漸進地訓練和積累,培養他學會怎樣去學習。

翻身、爬行、走路、運動……這些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動作訓練不僅依賴於後天的學習,也依賴於先天條件的成熟。如果忽視了先天條件的成熟而強行進行動作訓練,也許會給孩子帶來不可挽回的負面影響。

不需要讓孩子提前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