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這位走出家鄉的榆林人多牛!以身許國,一生奉獻核事業

段雲富,放射化學專家。1941年出生於榆林市榆陽區;196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主修人造放射性元素工藝學專業;1968年進入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工作;1990年調入核工業部所屬中國同位素公司。2001年退休。

來看看這位走出家鄉的榆林人多牛!以身許國,一生奉獻核事業

一生只做一件事,用自己的所學為祖國的安全和現代化建設默默奉獻。“核”以明志,以身許國,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在艱苦的環境中,段雲富和無數共和國核事業的建設者們一起用堅韌和奉獻,構建起了中國核工業的骨架,形成了中國核工業自主創新的脊樑。

段雲富是榆陽人,他的成長伴隨著共和國的建設與發展。“鍥而不捨,一以貫之”是段雲富從祖上傳承而來的優良品質,帶著這份精神饋贈,1960年19歲的段雲富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少數幾個考入清華的榆中學子之一,揹負著青春和理想的行囊離開了家鄉。1964年10月16日15時,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伴隨著這一聲震驚世界的巨響,中國終於打破了西方的核壟斷。原子彈的爆炸成功是中國掌握核武器的第一步,正是從這一天開始中國邁出了走向新興核大國至關重要的一步。一年後, 25歲的段雲富緊隨共和國的步伐和需要,從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提前畢業,開始了他的核科學生涯。

來看看這位走出家鄉的榆林人多牛!以身許國,一生奉獻核事業

段雲富強調說,自己不是核事業第一批的開拓者,也不是第一顆原子彈製造的創業者,而是核事業的繼承者。當時,我國兩彈科研已經基本過關,但是,實現批量生產,需要大量生產鈾和鈈。段雲富所參與的工作就是研究從乏燃料中提取回收鈾和鈈的工藝流程。原子核,簡稱核。位於原子的中心部位,由質子和中子兩種粒子構成,雖然它的直徑僅僅是一根頭髮絲的億分之一,卻蘊藏著驚人的能量,一克鈾235裂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700多公斤煤完全燃燒所釋放的能量。但是,在自然界存在的鈾元素中,只有0.714%是能夠發生裂變的鈾235,其餘絕大部分是不能裂變的鈾238。如果用作反應堆的核燃料,需要將鈾235的濃度適當提高(比如3%或更高)。用於核武器的話,這個濃度要達到90%以上。而能夠製造核武器的另外一種核素——鈈239,自然界中還沒有,只能通過反應堆來製造。段雲富和他的同事們肩負的就是從反應堆輻照過的燃料中分離提取鈾和鈈這樣一個艱鉅的使命。

核能的利用始終面對著巨大的安全風險和挑戰。段雲富他們工作中面對最危險的是鈈,這種元素的不少化學性質類似於鐵,進入體內後,依靠人體自身的生物代謝,要200多年才能排出一半。因此,鈈的終身允許劑量只有0.6微克。如果你問核建設者們:怕不怕,他們會說,也怕;如果你問他們還幹不幹,他們會堅定地回答,當然要幹,因為這是一種責任。能為國家、為民族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是那個時代所有奮鬥者的心願,也是段雲富的心願。

從事原子能事業的人都知道,放射性很危險,超過允許計量是要得放射病的,劑量太大是要死人的。但是,年輕的段雲富和同事們沒有害怕。為了祖國的安全,他們勇敢面對。回望那段過去的歷史,想起很多很多的同志付出了心血、汗水,甚至生命。段雲富至今感慨萬千。

來看看這位走出家鄉的榆林人多牛!以身許國,一生奉獻核事業

在工作上,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願以核明志,奉獻一生。但在段雲富的人生路上,最讓他歉疚掛念的是遠在家鄉的父母親。父母的家風家訓對他一生有很大影響,父親一直告訴他要講忠義,做事情要精益求精,母親教育他要誠實做人、有始有終做事。這些成為他執著奉獻一生的源泉。工作中的危險段雲富從未告訴父母,他不願徒增他們煩惱與擔心。1977年,段雲富的父親去世,兩年後他的母親去世, 而他做放射性工作最強的時候就是1968年到1988年這二十年。從父母親生病到去世,段雲富都沒能在床前盡孝,都是在接到病危消息後匆匆回家,沒有見到老人的最後一面,他深感自責。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對父母歉疚成為段雲富此生最大的遺憾。

父母親終其一生也無法明白兒子的志願和選擇,兒子用一生許國,用半生追憶懷念父母親的牽掛和等待,這其間的無奈,只有段雲富自己知道。這其中的奉獻,也永遠銘刻在共和國的史冊間。

讓段雲富感到欣慰的是,助力中國核工業在自力更生的基點上奮勇前行,他科技興國的理想得以實現。他參加的《混合澄清槽的擴大設計》、《核燃料後處理胺萃流程》兩項科研成果獲1978年科學大會獎。由他主持完成,或他獨自完成的多項技術基礎研究成果、後處理工藝研究成果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防科委、核工業部的科技進步獎,有的被新設計的核化工廠所採用,有的成為開發新領域的先導,為我國核化學、核化工工藝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來看看這位走出家鄉的榆林人多牛!以身許國,一生奉獻核事業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核工業進行了重大調整,從單一為國防服務,轉為“保軍轉民、軍民集合”。為了加強民用核技術的開發,1990年,段雲富被調入核工業所屬的一個研究所擔任所長。該所是一個研究、開發、生產放射性檢測藥物的專業單位。這一調動拉開了他第二次創業的人生大幕。在他的領導下,在他和他的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 ,他們用短短的三年時間,改造了十多個老產品,開發出了近20個新產品,使得放射免疫檢測技術在我國使用的面擴大了一倍。由於放射免疫檢測的檢測靈敏度高出生化檢測上千,甚至上萬倍,這就為癌症等疑難病、多發病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創造了條件。他和他的同行們的工作,將中國的放射免疫檢測技術推前了20年,達到當時的國際水平。

為了解決原材料國產化問題,段雲富提出了他們研究所的技術改造任務、經過大量調研,編寫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並推動實施。這就為生產單克隆抗體以及其他高純生物製品創造了條件。

來看看這位走出家鄉的榆林人多牛!以身許國,一生奉獻核事業

自2001年退休以來,段雲富每隔幾年都會回到家鄉看看,每次回鄉,總要和老同學們聚聚,聽聽鄉音,話話家常,訴訴兒時走過的路,想想一去不返的時光。

段雲富說,百年之後他要回到父母親的腳下,回到起點,回到家鄉。是的,家鄉榆林始終是遊子心靈深處的根,她給予遊子的永遠是期盼和等待,等待你一樹花開,也歡迎你葉落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