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本文為 MORE Health愛醫傳遞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真實案例內容,經中美專家及患者同意後發佈。為保護患者隱私,所有出現人名均做隱私處理,且就診時間均有所調整。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有人在與癌抗爭。請分享你的故事,讓更多的人不再恐慌。

01

“萬事開頭難”,這“萬事”可能都是好事。如果是壞事,開個頭可是太容易了。

比如9歲的小媛(化名),本來以為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感冒,最後演變成了“腎小球腎炎”。

去年5月,小媛因為咳嗽、發燒,到醫院門診,醫院給予退熱治療,但是不見好轉。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幾天後,小媛照了一個胸片,醫院診斷是支氣管炎。

又過了幾天,檢查發現小媛有扁桃腺炎,痰塗片檢查出革蘭氏陽性鏈狀葡萄球菌,支原體抗體檢查為陽性。尿常規檢查,發現尿中有蛋白、有紅細胞。不過,超聲檢查認為雙腎都是正常的。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在使用美洛西林舒巴坦鈉、阿奇黴素等抗感染治療之後,小媛的症狀好轉了。出院的時候,醫院的出院診斷是這麼寫的: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支原體感染;血尿待查。

5月底,小媛再次發燒,在使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抗感染治療後,好轉了。

因為之前出院的時候,醫院要求對血尿進行復查,小媛7月初又檢查了尿常規,結果是“鏡檢紅細胞3-5”。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高倍顯微鏡下檢查,視野裡能觀察到3-5個紅細胞。

一般來說,紅細胞不太容易會出現在尿液中,鏡檢結果的正常範圍是0-3,如果超過3個紅細胞,就不正常了,可以說是“尿血”,嚴格來說還只是“鏡下尿血”,因為這個現象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

因為有“鏡下尿血”,醫院要求複查。之後每個月都要進行檢查,幾乎每次檢查紅細胞都不正常,形態也不均一,有時也同時查出蛋白尿。醫院診斷為腎小球腎炎。

從去年9月開始,小媛就被當作腎炎病人進行治療,使用了各種西藥、中成藥,其中有抗生素,有所謂提高小兒抵抗力的羧甲澱粉鈉,有抗病毒的伐昔洛韋(適應症: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病毒),也有治療腎炎、腎病綜合症的阿魏酸哌嗪片。至於中草藥和中成藥,那就比較雜了,有不少也都是院外自己購買的。

但是越治療,小媛尿裡的紅細胞反而越來越高了,7月初是3~5,9月底變成5~10, 10月底是20,到了今年2月底,就升高到28,6月底更是到了34。

小媛的父母徹底凌亂了!

首先他們不知道小媛的這個“腎小球腎炎”是否診斷正確?現在該查的都查了,如果不能確定是這個病, 聽說進一步的檢查就需要對腎臟進行穿刺!可是小媛才9歲,這麼小的孩子,如果穿刺給腎臟帶來傷害,會不會變成一輩子都不可修復的傷害?

如果這個診斷是正確的,那現在吃的這些藥對路嗎?為什麼尿中紅細胞數值越來越高?需要治療多久,才能把這尿血的問題徹底治好?小媛會不會一輩子都被這個毛病所糾纏?

02

小媛的父母自然不可能想明白這些問題,所以他們找到了MORE Health愛醫傳遞,希望國外的專家來給一個說法。

給小媛會診的,是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腎臟科專家Michael J.G. Somers博士。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Dr. Somers首先科普了腎臟的功能。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在坊間的傳聞裡,腎臟幾乎就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被稱為“先天之本”,似乎一但這個器官出了問題,人就變成了行屍走肉,不但做事無精打采,還會百病纏身;反之,如果腎臟的功能很強大,那妥妥的就是行走的荷爾蒙。

因為這樣的認識,傳統醫學裡多數毛病都會歸根到腎臟,而坊間高大上的保健品,很多都會掛一個“保腎”的招牌。

Dr. Somers說,人體裡有兩個腎,心臟每次泵出的血液,有20%~25%都會流到腎臟。當然了,血液流到腎臟,並不是要濃縮成什麼精華。恰恰相反,腎會把血液裡很多可疑的小分子物質過濾出去。

怎麼過濾呢?人體的腎,其實由很多腎單位構成,到底有多少呢?在人體出生之前,就發育成了一百萬個腎單位。每一個腎單位,就是一個小小的過濾器,水可以流過,小分子的物質也可以跟水一起流過,但是大分子的物質,比如蛋白,就流不過去,各種細胞也同樣流不過去。

帶著小分子流過腎臟的水,就是尿液。


03


雖然理論上來說細胞都不能透過腎臟,但人體並不是復刻的教科書。即便是正常精密運轉的腎臟,偶爾還是會有漏出的細胞和大分子,只是這些漏網之魚非常非常少。

腎單位都是由細胞組成,雖然細胞和細胞緊緊相連,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細胞之間的緊密度會有改變,腎臟的通透性就會發生改變。

比如在生病的時候,尤其是在咽喉腫痛、有嚴重的呼吸道疾病的時候,腎臟的通透性就會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漏網的細胞、大分子就會比正常情況多。

所以,去年小媛在出現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和急性支氣管炎的時候,尿液檢查查出紅細胞,一點都不!奇!怪!

所謂的尿血,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小媛的“鏡下尿血”,屬於不太嚴重的,只有用顯微鏡才能查到;另一種是比較嚴重的情況,僅憑肉眼都能看到的“尿血”,因為是尿液的顏色都改變了,不再是清亮的淺黃色,而是茶褐色,甚至是更嚴重的鮮紅色。

雖然小媛尿血的數值越來越高,目前還是屬於不嚴重的情況。只要鏡檢紅細胞的指標不超過50個,肉眼就無法看出尿血。

即使不是生病的時候,腎臟的通透性也有可能增大,比如在劇烈運動之後,或者腎臟遭受到有害物質的攻擊時。

腎作為“先天之本”,這理解有偏差,但是作為一個特別容易受有害物質攻擊的器官,那還是妥妥的。人體裡出現的有害小分子,如果不能被肝臟解毒,都需要儘快流到腎臟排出,腎細胞也就會比人體其他大多數細胞更多地遭受這些物質的影響,也就更容易出現問題。

而用來治病的很多藥物,本來就會對腎臟的功能有所影響。比如小媛服用過的抗病毒藥物伐昔洛韋,就有腎損傷的副作用。

不只是“西藥”可能對腎功能有影響,“純天然”的傳統藥物、中成藥也不例外,區別只是現代藥物的毒副作用研究得比較清楚,如果影響腎功能,一定會標註;而傳統藥物缺少系統的研究,毒副作用一般是標註“不明”。不明,並不等於沒有。

比如馬兜鈴植物裡的馬兜鈴酸,如今已經確認有腎毒,不但影響腎功能,長期使用甚至引起腎衰竭。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所以,如果是盲目地治療“尿血”,尤其是使用各種藥物組合,甚至使用成分不清楚的中草藥,其實反而會給腎臟帶來更多負擔。


當尿液裡大量出現血細胞和蛋白質的時候,就稱為腎炎。出現腎炎的時候,特別需要當心的是尿液裡有大量蛋白質,有高血壓,同時腎功能血液檢查結果也出現不正常的情況。同時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腎臟已經出現損傷,才需要對腎臟進行活檢,並考慮接受治療。

很顯然,小媛並不屬於這種情況。

所以不需要穿刺活檢。

但是需要進行監測。

04

聽到Dr. Somers的診斷,用兩個字來形容一下小媛的父母,就是“震驚”!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非常震驚”!

聽上去小媛的身體並無大礙,這讓小媛的父母感到一絲寬慰,但是他們隨即產生了更多的疑問。畢竟小媛的病情,已經讓一家人憂愁了整整一年多!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畫外音一:因為不懂中文,所以Dr. Somers根本不可能知道“白馬非馬”這個典故。不過這事也不能怪小媛的父母,畢竟擔心了一年多。焦慮一年多還能有清楚的邏輯思維,估計只有AI能做到。

畫外音二:但凡國人,聽到外國人說出不一樣的解釋之後,大多會出現這樣一個疑問:到底了不瞭解中國國情?其實並不是中國發生的事,國人就更瞭解。比如,臺灣的腎病高發,其實跟服用馬兜鈴植物非常有關係,而馬兜鈴酸的腎毒性,也是在傳到國外之後先被外國人發現的。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05

小媛的問題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並不是完全沒事,正如Dr. Somers所說,小媛需要進行合理的檢測。

但是,如今的首要任務,是要放棄焦慮,做減法,減少腎臟的負擔,避免不必要的治療。

對於腎病的認識,其實並不完全是中國醫生和美國醫生之間的差別,其實如果到中國一線城市的三甲專科醫院,可能也會得到與Dr. Somers同樣的建議。

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一般的問題應該在家門口找個醫生就能解決,只有疑難雜症,才需要專家來會診。

但是在真實世界裡,由於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家門口容易找到的醫生,有時候可能會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這時候就需要“第二診療意見”,不管這個建議是來自一線城市專科醫院,還是來自國外的專家。

關於誤診,你知道多少?


對病情的正確診斷是患者獲得正確治療和良好治療結果的重要前提。國際大刊JAMA指出,有將近20%的醫療案例中存在誤診的現象,同時,大約有28%的誤診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導致患者死亡、或永久性致殘。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第二診療意見,瞭解一下?

1. 什麼是第二診療意見?

患者為了能夠選擇自己可以接受的治療方法,向主治醫師以外的醫療機構的醫師尋求關於疾病的治療進展情況、下一步的治療方案等問題的意見,此意見即為第二意見。

2. 第二診療意見與誤診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JAMA上最新發表了一篇關於多人診斷和單人診斷準確性比較的文章。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文中指出,傳統的單個醫生診斷的誤診率很高,採取多位醫生共同診斷的方式能有效減少誤診率。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相比於單個醫生診斷的準確性(62.5%),多位醫生共同診斷能夠顯著提高診斷的準確性(85.6%)。

當多位醫生共同診斷的時候,會因組成團隊的醫生水平不同,而對診斷的準確性有所影響(88.1%-91.1%),但總體而言,多位醫生共同診斷的準確性始終高於單個醫生的診斷。

根據全美多年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梅奧診所統計,高達62%的第二診療意見會導致診斷或推薦治療方案的重大改變。這些都從側面反映了第二診療意見能夠有效減少誤診率。


比“血尿”更恐怖的,是“被腎炎”

當然,小媛的的問題也不能靠一次會診就解決。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之後,小媛能夠告別“血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