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有個“世界獨有的手工藝品”,你知道嗎?

 “編織一床龍鬚草席最少要15天時間,用掉6000多根龍鬚草,所以售價也要近千元。”龍鬚草編織傳承人胡曉琴一邊向調研組介紹,一邊展示她的作品。

今年50歲的胡曉琴,12歲開始跟著奶奶和媽媽學編草蓆。1988年,她曾被派到非洲傳授草編技藝。

臨武龍鬚草席已有600多年曆史,清朝時曾被作為貢品,故又稱“龍鬚貢席”。1954年,在德國萊比錫世界工藝品博覽會上,它被譽為“世界獨有的手工藝品”。2014年,龍鬚草編織列入郴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郴州有個“世界獨有的手工藝品”,你知道嗎?

臨武縣舜峰鎮大嶺村,10多名婦女圍坐在一張大桌前,正在學習龍鬚草席編織技藝

 

胡曉琴介紹,龍鬚草在野外生長,採擷不易。同時,龍鬚草席的生產工藝十分講究,有采草、煮草、曬草、配料、修剪、清洗、晾乾、錘草、刀刮、編席等十幾道工序,編織的花紋也有多種式樣,紋路須緊密結實。

龍鬚草席和一般的竹蓆、草蓆有什麼區別?胡曉琴說,龍鬚草的草芯是海綿狀的,相對竹蓆來說它更為吸汗,且手工編織的龍鬚草不易斷,席子不易散開。

由於龍鬚草原料稀有,又需要全手工製作,其銷售市場一度萎縮,編織技藝面臨失傳的窘境。

郴州有個“世界獨有的手工藝品”,你知道嗎?

龍鬚草編織的扇子,售價100多元一件。

近年,胡曉琴成立了公司,統一收購、銷售產品。為適應市場需要,她還開發了龍鬚草編籃子、扇子、手提包、太陽帽和坐墊等20多個品種,但因生產效率較低,且售價高,銷量依然有限。

對此,省政協常委、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段江華建議,龍鬚草編織的非遺產品,可從藝術的角度拓寬視野,考慮偏向工藝品展示路線來傳承和發展。通過融入現代的設計理念,讓老技藝散發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