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导读: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并非曹操一生中最后一次南下。公元213年正月,曹操再次南征,兵临濡须口(今安徽巢湖),但战况仍然不理想:

“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历》)

战争一开始,孙权就给了曹操当头一棒,让魏军损失了大几千人。

然而这还没到重点,接下来,孙权更是打嗨了,他艺高人胆大,给不习水战的曹军好好上了一课: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箭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三国志·吴主传》注引《魏略》)

这一段,被后世的罗贯中演绎以后,写进了他的《三国演义》里,就成了“草船借箭”的故事,只不过主角已经变成了诸葛亮。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草船借箭

曹操见孙权竟有如此操作,信心掉得渣都不剩,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历》)

曹操与孙权的父亲孙坚同辈,如此夸奖一下侄子辈的孙权,本不足为奇。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曹操的长子曹丕,也参加了这次战役,此时就在曹操身边。

不知道听到父亲这样夸奖孙权,曹丕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幸好曹操在后面还说了一句:“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刘景升就是刘表,“豚”乃是猪的意思。如果没有刘表的儿子替自己挨骂,曹丕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曹操剧照

曹丕只比孙权小5岁,二人算是一代人。抛开他们在文学(显然曹丕强)、内政等方面的建树,单就日后二人在战略和军事上的较量,到底孰高孰低呢?


一、战略上的对比

1、曹丕

曹操去世,对于魏、吴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一时期,曹丕和孙权都调整了自己的战略。

对于曹丕来讲,曹魏的内部形势还是相当稳固的。一方面,经过曹操多年经营,在北方的统治已经非常巩固,军事力量也牢牢控制在曹家手中。另一方面,曹丕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也让世家大族们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些都为他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

而在外部,因为孙权偷袭荆州、杀掉关羽,他与刘备的矛盾急剧升级,双方关系降到冰点。吴蜀两国翻脸,也给曹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曹丕剧照

因此,曹丕把此时的战略目标,重点放在了改朝换代和维护统治上。

(1)对同胞兄弟进行打压,维护自己唯一合法继承人的地位。

他将曾经参与世子之争的曹植贬为了安乡侯,对其进行全天候的严密控制。

与文弱的曹植相比,能征惯战的曹彰更让曹丕忌惮。曹丕收掉了他的兵权,并利用召他进京朝拜的机会,让其突然“暴毙”。

(2)加紧实施以魏代汉,踢好临门一脚。

曹操曾自比周文王,言下之意,曹丕就是灭商朝的周武王了。曹丕继承王位后,马上开始了铺天盖地的正统性宣传,为自己接受汉献帝禅位而造势。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曹丕剧照

一方面,在曹魏内部,黄龙、凤凰、麒麟等各种瑞兽层出不穷,仿佛都要赶来开会一般,这就是曹丕称帝的最好舆论基础。

另一方面,孙权为了取得曹丕的支持,向曹魏称臣。虽然知道孙权不是真心,但此举对曹丕称帝却大有裨益,于是曹丕也欣然接受。

后来夷陵之战爆发,曹丕错失了与蜀国夹攻吴国的绝佳机会,但其“先安内再攘外”的战略,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他选择出兵攻吴,反而是一种军事冒险,一旦有失,魏国很有可能出现内部动荡。

2、孙权

曹丕称帝后,刘备也在成都称帝。第二年,刘备领兵数万伐吴。

为了稳住曹丕,避免陷入两线作战,孙权并没有急于称帝,而是暂时称“吴王”。而且,他还放低姿态,向曹丕称臣。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孙权剧照

曹丕看出了孙权动机不纯,在“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三国志·文帝纪》)的同时,还便将了他一军,要求孙权提供一个儿子来洛阳做人质,也就是所谓的“质子”。

这是对孙权的一次重大考验:如果拒绝派质子过去,则明摆着是称臣动机不纯,给曹丕发兵攻吴的理由;而如果派儿子过去,将来肯定会受制于人。

关键时刻,孙权以高超的外交手腕,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他首先以儿子孙登年幼推脱,并在曹魏使者面前发誓等儿子稍长一定送过去。同时,他还拜托这位使者在曹丕家族中为孙登寻找媳妇,释放出通婚的信号,麻痹曹丕。

然而,等使者一走,孙权就封孙登为太子,这就等于宣布孙登不再是质子了。

后来夷陵之战进入关键阶段,孙权为了稳住曹丕,向其上表谢罪,表示年底即送质子过去。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曹丕剧照

当年9月,终于看清了孙权鬼把戏的曹丕,兵分三路大举伐吴,而此时夷陵之战已经结束,这场质子之争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这场“质子之争”中,孙权利用灵活的外交手腕,略胜曹丕一筹。而曹丕没有及时发兵伐吴,除了被孙权忽悠了以外,还有稳固皇位的需要。


二、军事上的对比

1、三路伐吴

曹丕公元220年正月继任魏王,当年年底登基称帝,在公元226年五月就因病去世,年仅39岁。他两头算才做了7年皇帝,实际在位时间仅仅6年多。

然而在这短短7年时间里,他赌气似的3次亲征孙权,却对更加弱小的蜀汉置之不理。

而在曹丕与孙权的三次直接对决中,二人的军事素养也高下立判。

公元222年九月,魏吴关系因为“质子之争”走向恶化,曹丕决定三路出兵,讨伐孙权。

《资治通鉴》记载:“九月,命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围南郡。”

曹仁、张辽、张郃、徐晃、曹真、曹休、夏侯尚等,都是曹魏名将,曹丕排出的阵容可谓星光熠熠。可战果如何呢?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曹丕征孙权

(1)洞口之战

曹休率领二十余军的兵力沿资江而下进军历阳洞浦,孙权命吕范指挥徐盛、全琮、孙韶等人率领五军兵力前往洞浦战线。

(三国时一军约4000人,比如《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就记载: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

一上来,吕范出师不利,在水上还遇到了大风,引兵退守江南。后来,吴将贺齐到达战场支援。吴军依靠这支力量,组织残兵发起反击,逆转击败了臧霸。濡须口的曹仁败退后,吴军立即乘势发动反攻,击破曹休、张辽等人,魏军败退。

(2)江陵之战

曹真率领十余万兵力,直取荆州治所江陵,曹丕也亲临宛城以助声势。

一开始,张郃击败了吴将孙盛的援军,占据了江陵中洲。而曹真和夏侯尚也击破诸葛瑾的援军,兵围江陵。

此时,因为瘟疫,江陵城内仅有五千人马能够应战。但主帅朱然毫无惧色,他不光坚守城池6个多月,还曾出城攻破魏军。

此后,吴国派潘璋、诸葛瑾领兵救援,而魏军因为江水暴涨和瘟疫等因素,不得不撤军。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曹丕剧照

(3)濡须之战

曹仁领兵数万攻打濡须,他先用声东击西之计诱使朱桓调走了大部分守军,然后派自己的儿子曹泰攻打只剩5000守军的濡须城,同时派常雕、诸葛虔、王双攻打朱桓部曲妻子所在的中洲。

结果,曹泰被朱桓烧营而退,而常雕被杀、王双被擒,曹仁军大败,全部撤回。

曹丕动用二三十万大军三路伐吴,结果以三路皆负而告终。


2、临江观兵

公元224年9月,在经历了前一年的惨败以后,曹丕再次亲率水军攻打东吴。

九月间,曹丕的船队进入长江,正遇洪水骤起,江水盛长,江面破浪滔天。

本来在一般河流中能如履平地的曹军船队,根本无法过江,甚至曹丕所乘的巨大龙舟也几乎在江上被风浪掀翻,他本人差点葬身鱼腹。

再江加上看见对面吴军已经整军备武、严阵以待(实际上是吴国扎的草人而已),曹丕不禁感叹道:“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资治通鉴•卷七十•魏纪二》),于是铩羽而归。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曹丕剧照

第二年,曹丕吸取了长江涨秋水而无法渡江的教训,决定晚一点出发。当年农历十月,他命水军十万、战舰数千膄,浩浩荡荡南下。

然而,这一年曹丕虽然没有遇到洪水,却遇到了南方早来的寒潮。等到曹丕抵达离长江不远的山阳湖时,因为突然降温,水面封冻,船只无法继续进入长江。

曹丕望着长江南岸的孙权军,只见旌旗猎猎、军容严整,沿江密布、长逾百里,不禁感叹说:“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三国志·孙策传》注引《吴录》)。于是退兵。

曹丕人生中第三次伐吴,也是最后一次,就这么草草收场。史书上为了照顾曹丕的面子,用了“临江观兵”4个字。感情曹丕前后花费7个多月的时间,调集十万兵马,千里跋涉,耗费钱粮无数,就是来此一观孙权军容的?

曹丕7年3打孙权,对刘禅秋毫未犯,是因“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曹丕剧照

实际上并非如此:曹丕还砍了一位忠臣的脑袋,他叫鲍勋,因为极力劝阻曹丕伐吴而被杀;而吴将孙韶看曹丕跑了,派五百敢死队抄路夜偷袭曹丕,成功俘获其副车、羽盖而还。

曹丕7年之内三征孙权,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在军事上完败于孙权。


结语:曹丕在其短暂的皇帝生涯中,除了前两年为巩固帝位而与孙权保持友好外,其余时间一直在跟孙权死磕。而对于孱弱的蜀汉,曹丕却秋毫未犯,为什么呢?

1、“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当年这句话,曹丕历历在耳。说对他的内心没有刺激,这是不可能的。曹丕也想在军事上证明自己,可惜没有做到。

2、曹丕认为,与蜀汉相比,东吴是更大的军事威胁。一旦吴亡,蜀不攻自破。

只不过,因为忙于改朝换代,曹丕错过了夷陵之战这个灭吴的大好时机。等到吴蜀两国再次携手时,以曹丕和魏国将帅的军事素养,消灭孙权已经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没有说错。

参考资料:《三国志》、《吴录》、《资治通鉴》、《华阳国志》、《魏略》、《吴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