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作者 | 宇宙物理學

01

亞里士多德口中的詭辯術:芝諾悖論

意大利薩勒莫的埃利亞市,曾出現過兩位著名的哲學家,一位是巴門尼德,另一位是他的學生芝諾。他們倆的生命加起來跨越了畢達哥拉斯和蘇格拉底的時代。

巴門尼德的主要著作是用韻文寫成的《論自然》,他認為世間的一切變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憑感官來認識真實。這種思想讓他在整個古希臘哲學史上地位非凡,並深深影響了柏拉圖的哲學理念。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芝諾的成名主要有賴於他提出的幾個悖論。他使用一種被亞里士多德稱為“詭辯術”的辯論方式,主要以攻擊對方的論點為主,而不是為自己的觀點作辯護。辯論中,芝諾通常會以對手的觀點為前提,然後試圖用邏輯的方法證明,這一前提會推出非常荒謬的結果,從而駁倒對方。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這種辯論方式,常常導致一些詭異的結論出現,被人們稱為「悖論」。

比較著名的悖論有三個。

第一個悖論:如果你認為從A點到B點是可能的,那麼芝諾就會告訴你,在你到達B點之前,你必須先經過AB的中點,也就是要先走完一半的路程;而你要走完一半的路程,就必須先走完四分之一的路程,以此類推。

也就是說,你在走完全程的過程中,需要完成無數個階段的運動,這可能會耗費你無數的時間,因此,從A點到達B點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悖論:被稱為飛矢不動。芝諾說,一個箭矢,在它的飛行過程中的某一時刻,一定處於某一個明確的位置。因此,在這一時刻,它和靜止沒有什麼區別。因此,飛行的箭矢任意時刻都是不動的。

第三個悖論:就是我們今天要重點講述的「芝諾悖論」,又被稱為「阿喀琉斯與烏龜」。阿喀琉斯是古希臘一位速度非常快的神,但芝諾卻說他連烏龜都追不上。這是為什麼呢?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芝諾說,如果你相信運動,那你就一定相信以下的說法:

  • 最開始,阿喀琉斯是在烏龜的後面;
  • 如果阿克琉斯跑到了現在烏龜所在的地方,那麼這段時間內,烏龜也會向前再走幾步,到達新的地方;
  • 如果阿喀琉斯又跑到了那個新的地方,在這段時間內,烏龜又會向前再挪一挪。

以此類推,每當阿喀琉斯跑到烏龜的位置,烏龜都已經在那個位置之前了。阿喀琉斯為了追上烏龜,就必須完成無數個運動,花費無窮的時間。因此,阿克琉斯,是永遠也無法追上烏龜——至少芝諾認為是這樣。

芝諾的話,彷彿非常有道理,也很難反駁,這給無論是數學家還是哲學家,出了一個難題。對於當代的數學家來說,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但是對於2000多年前的人來說,這個問題是非常難的。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02

「芝諾悖論」的數學形式

從現代數學的角度來看,芝諾悖論之所以出現,是由於缺乏對無窮概念的理解。

那麼下面,讓我們對芝諾悖論進行詳細的拆解,看看具體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首先,我們做一個合理的假設:阿喀琉斯的速度是烏龜的兩倍;而烏龜開始時,站在阿喀琉斯之前距離為1米的位置。

第一次運動,假如經過1秒後,阿喀琉斯走到了烏龜的位置,也就是說,阿喀琉斯的位移是1米;那麼這時烏龜向前行走的距離就是1/2米。

第二次運動,保持速度不變,再經過1/2秒後,阿喀琉斯又移動了1/2米的距離,而烏龜會移動1/4米的距離。

依此類推,第n次運動,要經過1/2^(n-1)秒後,阿喀琉斯的位移是1/2^(n-1)米,而烏龜的位移,就是1/2^n米。

那麼我們來計算,阿喀琉斯的總位移: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烏龜的總位移: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他們運動所用的時間: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按照芝諾的說法,在t時間內,S1

從式子來看,的確是這樣。

那麼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芝諾的問題到底在哪兒呢?

03

芝諾的問題

首先,芝諾在一開始把問題數學化了,但是他的數學方法卻不完整:一個重要的變量沒有被包含進來,那就是時間。根據上面的計算,可以知道,在任意t時刻阿喀琉斯和烏龜的位置,但是要注意,無論n多大,這個t卻永遠是小於2秒的。對於大於2秒的時間,芝諾其實並未討論。

更為重要的是,芝諾和他所處時代的古希臘人,都還對無窮的概念沒有把握,這讓他們無法求取極限。

現代的數學家們,很容易處理這個問題:當n逼近於無窮時,1/2^(n-1)和1/2^n都趨近於0,因此:最終得到t=2秒,S1=2米,S2=1米——阿克琉斯追上了烏龜。

而在古希臘時代,根本沒有無窮和極限的概念,那麼當時的學者,就無法從“有限加和”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發展到“無限加和”: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04

阿基米德的“歸謬法”

雖然沒有無窮的概念,阿基米德還是通過另外一種方法反駁了「芝諾悖論」,那就是歸謬法。

為了說明歸謬法的原理,要先從阿基米德的一個關於“拋物線內接三角形”的發現說起。

拋物線內接三角形的畫法如下: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阿基米德通過力學的方法發現,一個拋物線,其任意一條割線包圍的面積,是其內接三角形面積的4/3。如下圖所示: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為了用幾何的方法證明上述結論,阿基米德把三角形上面的兩條邊繼續做內接三角形,構成一個更接近拋物線的圖形。然後繼續上述操作,直到把拋物線圍成的面積填滿。

他證明,在每一個步驟中,他在原來多邊形上加入的面積,都是前一步驟中加入面積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們令第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為1,則第一次添加後的面積就是1+1/4,第二次添加後的面積就是1+1/4+1/16,繼續這個過程,第n次添加後的面積的表達式就是: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這和芝諾悖論中出現的和式非常相似,唯一的差別就是,此處用的是4的乘方而不是2的乘方。

一個特別的方法

為了計算述出現的式子,阿基米德提出了一個方程: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他使用了一個特別的方法證明這還個方程的正確性: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如上圖,藍色部分的面積為A,綠色部分的面積為B,黃色部分的面積為C,紅色部分的面積為D。

很容易看出:

  • B是A的1/4,C是B的1/4,D是C的1/3。
  • A+B+C+D=總面積。

設A的面積是1的話,總面積就是4/3。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當把D繼續往下畫更小的正方形,那麼這個計算就變成了剛才要證明的式子,其求和的結果自然是4/3。因此剛才的式子是成立的。

當然,阿基米德依然沒有完成無窮的推論,而是執行了n步就停了下來。

所以,他並沒有得到下面的式子: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歸謬法

最後,阿基米德借用巧妙的歸謬法解決了「芝諾悖論」。

阿基米德以芝諾的方式解決了他的問題——與想象中的對手辯論。如果對手認為拋物線的面積不等於4/3,那麼,請說出它是大於4/3還是小於4/3。如果對手認為是大於4/3,阿基米德會利用他的剖分法證明其高估了這個面積;如果對手認為是小於4/3,他又會證明其低估了這個面積。無論如何,對手都沒有道理,因此必須承認面積等於4/3。

回顧這段歷史,可以看到,阿基米德通過巧妙的證明,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芝諾悖論。而且,在經過漫長的道路之後,阿基米德已經非常接近對無窮的理解。這標誌著古希臘數學家已經走到了無窮概念的邊沿。

(完)

“歸謬法”對“詭辯術”,阿基米德如何解決「芝諾悖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