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廟號這個東西的起源已經無法精確考證了,從殷墟出土的甲骨中出現類似廟號的文字來看,至少商已經有廟號存在了。廟號的起源是否早於商,無法考證,畢竟目前有實物史料存世的“朝代”始於商。商之前的所謂虞、夏是否真實存在都一直存在爭議,夏的存在尚有一些實物、遺址可以間接證實,虞則完全是近乎神話一般虛無縹緲的存在……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廟號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中國古代宗廟祭祀的需要,說通俗一點就是帝王們給自己的祖先編號,與祖先甲、祖先乙、祖先丙……並沒有本質區別。但是,廟號比編號多了一層特殊含義,那就是對祖先功過的“蓋棺定論”。以開國皇帝最常見的廟號太祖、高祖為例,最早的太祖並不叫太祖,而是叫大祖,大概其有始祖之意。甲骨文大通太,久而久之大祖便成了太祖。中國古代對太和高的定義是:“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換言之,太祖比高祖要“精貴”,因為它代表了“創基立業”的偉大功績,沒有“創基立業”,其他一切功績都無從說起……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在魏晉之前,中國古人對於廟號的適用範圍控制得相當嚴格,並不是所有帝王都有廟號,必須有拿得出手功績來作“蓋棺定論”的帝王才有資格擁有廟號。以西漢為例,開創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所謂盛世“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父子,只有漢文帝擁有太宗廟號,漢景帝卻沒有!原因很簡單,漢景帝是吃父親漢文帝的“現成飯”。西漢擁有廟號的皇帝只有位數不多的幾位,如漢武帝劉徹(世宗)、漢宣帝劉詢(中宗)等。伴隨著帝王的集權進程,皇權變得越來越高於一切,哪個皇帝都想給自己父親臉上貼金,久而久之廟號便開始氾濫了,幾乎變成了人手一個、甚至一人擁有兩個廟號。如明成祖朱棣,他就擁有太宗和成祖兩個廟號。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太祖——開國皇帝的首選

縱觀二十四史,大多數開國皇帝的廟號都是太祖,什麼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太多太多,開國皇帝“創基立業”,上太祖廟號基本都算是實至名歸。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正是因為“創基立業”這層含義,太祖也成了開國皇帝廟號的首選。但是,細心之人或許會發現,並不是所有開國皇帝廟號都是太祖,這又是為什麼呢?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高祖——特殊情況下的特殊產物

隋高祖(文帝)楊堅與唐高祖李淵是隋王朝和唐王朝的開國之君,如果對照“創基立業”的要求,他們的廟號應該是太祖才對。那麼,為什麼最後卻成了高祖呢?這或許與二人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無論楊堅還是李淵,都是世家子弟。楊堅的父親楊忠是北周的隨國公,李淵的祖父李虎、父親李昺是北周的唐國公(李虎為追封)。因為這個原因,楊堅在北周時期承襲了父親楊忠的隨國公爵位,李淵在隋王朝時期也承襲了父親李昺的唐國公爵位。正是父輩奠定的堅實基礎,給楊堅、李淵改朝換代提供了“原始資本積累”。換言之,楊堅和李淵是踩著父輩的肩膀走上巔峰的,這一點與白手起家的朱元璋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或許楊堅和李淵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對照“創基立業”的要求,楊忠和李虎才是真正的“創基立業”!沒有楊忠和李虎打下的基礎,楊堅和李淵想像朱元璋那樣白手起家,難度是相當大的,說幾乎沒有可能恐怕也不為過。因此,在開元建國之後,楊堅給父親楊忠上了太祖廟號、李淵給祖父李虎上了太祖廟號。由此也可見,隋唐時期對於廟號的使用還是比較慎重的。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楊堅和李淵這麼一搞,對於他們自己而言是對得起父祖了,可他們的兒子卻遇上了大麻煩……等到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給楊堅、李淵上廟號時,問題來了——楊堅和李淵是開國之君,總不能給他們上個太宗的廟號吧?可太祖已經讓父親“送”出去了,怎麼辦?於是,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高祖這個廟號,“功高者曰高”,開元建國自然“功高”,高祖廟號雖然稍遜太祖一籌,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被太史公玩壞的漢高祖

太史公《史記》中的《高祖本紀》是後世大多數人對劉邦漢高祖這個“稱呼”的認知來源。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劉邦的廟號其實並不是高祖,而是太祖!是的,您沒有看錯,劉邦應該叫漢太祖才對。劉邦的廟諡全稱是“太祖孝高皇帝”,或者叫“太祖高皇帝”,跟朱元璋的廟諡其實是一樣的。那麼,劉邦為什麼又成了漢高祖呢?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這和漢初的廟諡制度不甚健全以及廟號的適用範圍較窄可能有一定關係。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在漢朝之前的只有秦朝一個大一統王朝。秦始皇在一統天下稱皇帝之後下令取消了商周的廟諡制度,自命始皇帝,規定後世以二世、三世稱之,直至萬世……雖然秦朝二世而亡(子嬰稱秦王,不能算秦朝皇帝),但是秦始皇取消廟諡制度的規定卻得到了堅決的貫徹執行。秦始皇死後,即位為帝的秦二世胡亥沒有給再秦始皇上廟號、諡號。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換言之,劉邦是中國大一統王朝史上第一個擁有廟諡的皇帝,說白了就是“小白鼠”——試驗品。從劉邦去世之後到《史記》成書,除了劉邦之外,只有漢文帝劉恆被上了太宗廟號,漢惠帝劉盈、兩個傀儡少帝、漢景帝劉啟都沒有廟號,這就註定了彼時無法像後世那般用廟號稱已故皇帝。因此,漢朝官方通常都是以諡號稱已故皇帝而不是廟號。如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孝景皇帝,或者惠皇帝、文皇帝、景皇帝。小說《三國演義》裡劉備一口一個“孝景皇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其實就是採用了這種習慣性稱呼。如果按照這一習慣性“制度”,劉邦的稱呼應該是孝高皇帝或者高皇帝。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按理說,太史公在編纂《史記》時應該稱呼劉邦為孝高皇帝或者高皇帝才對。或許是太史公為了強調劉邦祖的身份吧,於是便使用了高祖這個稱呼。個人認為,太史公之所以如此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漢王朝官方就是這麼叫的!畢竟是“小白鼠”、試驗品,叫法與後世不同也情有可原。二、太史公為了突出太祖的祖這個身份、又能兼顧到高這個諡號,所以製造出了高祖這個稱呼。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不過,個人更傾向於前者。因為是“小白鼠”、試驗品,在劉邦之前沒有先例。劉邦的後人們將太祖孝高皇帝簡稱為了高祖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不是嗎?諡號孝高皇帝,廟號太祖,擱一起可不就是高祖嘛!因此,個人認為,所謂高祖很可能是漢朝彼時官方一個約定俗成的叫法。以太史公的身份恐怕還不敢自己給劉邦杜撰一個“稱呼”,不是嗎?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劉邦的這個“高祖”一出現,對後世影響還是頗大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了他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劉宋開國皇帝劉寄奴!劉寄奴去世之後,並沒有獲得太祖廟號,他的廟號是高祖。據說就是為了“向漢高祖看齊”,可人家劉邦的廟號是太祖呀!真是畫虎不成反類了犬……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隨著辛亥革命爆發、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中國實行了幾千年的廟諡制度也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溥儀的二大爺清德宗景皇帝(光緒帝)載湉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擁有完整廟諡的帝王。至於溥儀的所謂廟諡,那純粹是“新遺老”們自說自話、自己逗自己玩呢,根本不能作數……

太祖、高祖,傻傻分不清楚——開國皇帝廟號為何要分太祖、高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