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先輩在解放戰爭中的獨特貢獻——讀《民革前輩與新中國》有感

由於歷史原因,很多民革先輩在國民黨軍政界有著特殊的影響力,他們有的積極策動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有的親自率領部隊奔赴光明,還有的為此身陷囹圄甚至付出生命。總之,民革先輩為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獨特的貢獻,作為一名普通民革黨員,《民革前輩與新中國》一書理應常讀常新。

瓦解敵軍

民革先輩在解放戰爭中的獨特貢獻——讀《民革前輩與新中國》有感

前排左起:朱蘊山、柳亞子、蔡廷鍇、李濟深、張文、何香凝。

1948年元旦,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在香港成立。李濟深提出民革的當務之急是“盡力瓦解蔣介石的軍隊,來配合中共的軍事進攻”。他說:“民革不在策反方面做出成績,將何以交待新政協?何以交待聯合政府。”此前,民革即時發表《告蔣管區本黨同志書》,號召國民黨“忠貞之士,堅強團結,與各民主黨派共同奮鬥;尤其在蔣氏控制之下本黨進步同志,允宜率先起義,早得掙脫魔掌”。

濟南是國民黨長期固守的重要據點之一,也是蔣介石集團支撐華北殘局的一個戰略要點。整編第96軍負責城區西部防守,軍長吳化文西北軍出身,並不願意死心塌地跟著南京政府打到底。早在1946年夏天,他就通過馮玉祥與李濟深、陳銘樞等國民黨民主派接觸,表達了尋找光明的意願。李濟深在上海與董必武會面,提請中共對吳化文在政策上開導,前途上照顧。董必武相當重視,當即電告中共中央華東局,指示華東軍區、魯南軍區派人接洽。後來,馮玉祥、李濟深又通過吳化文的老師、知名民主人士劉子衡居中開導勸說。1948年9月,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攻堅戰,吳化文在關鍵時刻帶著2萬餘人撤離戰場,讓出了防禦陣地。朱德評價說:“吳化文對我們打下濟南起了相當作用,今後的作戰就需要有這樣的起義。”

民革先輩在解放戰爭中的獨特貢獻——讀《民革前輩與新中國》有感

圖為李濟深、馮玉祥、王葆真三人於1946年6月初在南京共同簽下的約言,以表達他們誓將爭取民主政治的鬥爭進

河南省政府主席兼第19兵團司令張軫在民革影響下,不僅主動派人到香港尋找李濟深,協商和平起義事宜,還請李世璋通過華東的中共組織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打算。1949年5月15日,第19兵團毅然在武漢金口舉行起義,奮力擊退白崇禧軍隊的截擊,配合人民解放軍一舉渡過武漢下游江面。捷報頻傳,毛澤東、朱德致電張軫:“我們號召國民黨軍殘餘力量中凡屬有愛國心的將領如貴將軍一流人物,願意率部脫離反革命營壘,加入人民解放軍方面者,我們均表歡迎。”

揭竿起事

1948年下半年起,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階段,國民黨軍隊屢戰屢敗。蔣介石授意國防部參謀次長林蔚,在長江以南建立30個新軍,填補北方戰場的巨大損耗,挽回不利局面。新軍急需一批初級軍官,林蔚找到了國防部預備幹部管理局少將代局長賈亦斌:“兵源問題可用徵集辦法解決,就是缺乏下級幹部,你們預幹局能夠召集多少幹部?”賈亦斌爽快接過任務:“復員青年軍部分分散在嘉興、杭州、重慶、漢中四所青年中學,召集萬人不成問題。”後來國防部下令免去賈亦斌本兼各職,隊伍交由副總隊長黎天鐸接管。變化突如其來,賈亦斌決心毫不動搖:“只要我還活著,就一定能在黨的領導下,率領這支部隊起義,請組織放心!”1949年4月7日,預幹總隊官兵3千餘人離開駐地嘉興,面對強敵環伺的險惡局面,起義將士衝破烏鎮包圍圈,有的犧牲、被俘,有的走失、衝散,賈亦斌歷盡艱辛到達位於安徽省寧國縣境內的中共蘇浙皖邊區所在地。

民革先輩在解放戰爭中的獨特貢獻——讀《民革前輩與新中國》有感

賈亦斌

無獨有偶,國民黨第85軍第110師師長廖運周也是一位立場堅定的起義將領。他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早年參加共產黨。在決定國民黨政權生死存亡的淮海戰役中,第85軍整體編在黃維第12兵團戰鬥序列,解放軍誘敵深入,該兵團一步步鑽進口袋陣。1948年11月下旬,黃維計劃趁解放軍立足未穩,工事還未全部完成之際,孤注一擲,強行突破。廖運周心想不妙,萬一黃維率部突圍得逞,豈不增加決戰難度,於是表面上積極請戰打頭陣,暗中通報解放軍在第110師通過時讓開一道口子,然後再把口子重新封上。這次戰場起義對第12兵團無論軍事上還是心理上都打擊很大,為解放軍奪取淮海戰役的勝利作出了的貢獻。

成仁取義

民革成立之初非常注重軍事策反工作,在第二次中央執監委全體會議上秘密成立了軍事小組,由李濟深兼任組長,成員有馮玉祥、龍雲、蔡廷鍇、譚平山、楊傑、王葆真、朱蘊山、梅龔彬等人。1948年6月,王葆真以民革中央常委兼華中軍事特派員身份赴滬主持策反活動,他積極聯絡國民黨上層民主人士,很快建立上海、南京地下民革組織,掌握了憲兵第7團5000多人的武裝力量。1949年1月,蔣介石通電下野,王葆真領導的團隊計劃京滬暴動,試圖控制飛機場,佔領車站碼頭,策動駐南京的國民黨軍警起義,扣留李宗仁、何應欽等軍政要員,然後在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下,協助成立人民解放委員會。不幸的是,京滬暴動方案被國民黨特務偵悉,20多名民革成員身陷囹圄。

民革先輩在解放戰爭中的獨特貢獻——讀《民革前輩與新中國》有感

王葆真

在獄中,70歲高齡的王葆真咬緊牙關,幾次刑訊暈過去,醒來仍是大義凜然:“關於軍事問題,只有我一個人知道,與別人無關。”迫於各方壓力,南京當局雖然判處王葆真死刑,但緩予執行。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王葆真在解放軍代表和民革負責人朱蘊山迎接下出獄。

人民解放軍席捲大西南,國民黨頑固派喪心病狂,竟然在重慶歌樂山下集中營針對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進行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這當中就有周從化、周均時、黎又霖、王白、李宗煌五位民革黨員。1949年11月27日,距離重慶解放僅剩三天,民革川康地下組織發起人周從化卻倒在了黎明前夜。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正是無數先輩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氣吞山河的革命讚歌。(馮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