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1

東莞,米宅珠三角考察第二站,第一站是惠州。

說起東莞這個城市,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廣東經濟強市,製造業發達。

廣東省,靠著沿海和改革開放,是人們心目中的傳統富裕省份。實際上,廣東真正富裕的城市並不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

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2018年廣東各城市的GDP排名圖可以看出,廣東省真正的經濟強市只有四個: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年GDP在8000億以上。

這四個城市之後,其他城市的GDP出現斷崖式下跌,第五名的惠州只有4100億,還是建立在土地財政的基礎上才破了4。

第二梯隊的中山、茂名和湛江,上了3000億。

第三梯隊的肇慶、清遠、韶關、梅州、河源、汕尾、雲浮等城市,年GDP在1000多到2000多億,甚至跌破1000億。

這個GDP數值是什麼概念?用河南省來做類比。

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除了鄭州進入了萬億俱樂部,其他城市大部分都在1000-3000億區間,和廣東的第二、第三梯隊差異不大。

這說明,廣東省是個貧富差距很大的省份。

廣東的富裕,只是珠三角幾個城市的富裕,東西北部地區和內地普通三四線城市比起來,沒有本質的差異。

2

再看廣東省地圖。

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我們會發現,珠三角這幾個經濟強市除了廣州之外,面積都很小,尤其是東莞、深圳、中山、珠海四市,加起來還不到8000平方公里。

反而是除珠三角之外的各城市,面積都很大,經濟卻很弱,充分說明了塊頭大不等於身體壯的道理。

我選取了珠三角六個城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中山,和臨深的惠州,一共七個城市做為樣本,做了一個面積、人口和GDP的對比表。

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從數據中能看出,無論是GDP總量,人均GDP還是平方公里GDP,深圳都一枝獨秀,全面領先,尤其是每平方公里的GDP產出,遠超其他城市。

如果拿掉深圳這個優等生,對比珠三角其他城市,東莞成績優異,GDP排名廣東第四,2018年增速廣東第一。

再看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排名,東莞實際增速7.2%,排名第二,僅次於陽江的7.5%,超過了深圳、廣州和佛山。

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之所以對比這麼多數據,是為了告訴大家,東莞是一個經濟強勁的城市,不但實力強,而且增速高,後勁足,和惠州不同,東莞不靠臨深,不靠概念,自己也能撐起樓市的一片天。

3

東莞的行政劃分很特殊。

東莞下轄沒有區,只有28個鎮和4個街道(莞城、南城、東城、萬江)。

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東莞沒有區,是有歷史淵源的。

東莞前身是一個縣,下轄只有鎮,1978-1987年,東莞大力發展製造加工業,經濟發展迅猛,1988年被升級為地級市。

升級之後,東莞本該把下轄二十多個鎮合併為幾大區,但因為所轄範圍沒有變化,而且全市面積小,當時經濟又不夠強,就沒有撤鎮設區,只在主城區設立了四個街道。

等後來東莞的經濟實力強到可以設區時,中央又提出精減行政機構裁撤冗員,沒有了設區的可能。

東莞的這種行政模式,利弊都很明顯。

有利的一面,各鎮埋頭髮展經濟,因為鎮區面積不大,基本都被開發,城鄉差異很小。各鎮經濟比較均衡,強鎮很強,弱鎮也不會很弱。

弊的一面,鎮的行政自主權很大,加上各鎮面積小競爭大,導致東莞政府無法發揮強勢主導作用。

比如像深圳,可以以政府為主導,集全市之力,先建福田中心區,再建後海和深圳灣,現在建設前海自貿區和空港新城,這種規劃和大手筆,東莞政府是無法做到的,只能順勢而為。

導致結果就是今天的東莞沒有中心區,整體經濟指標看起來不錯,但具體到城市內部,每個鎮各自為政,力量不能集中,沒有主導的發展片區。

很多人第一次去東莞,都迷惑於這個城市經濟發達,藏富於民,城貌卻落後如內地縣城,也缺乏大城市該有的地標和名片。

主要原因就是鎮級為王,各鎮經濟實力有限,彼此又互相牽制,無法統一規劃建設。

東莞的典型城貌,具有明顯的鎮級特色。

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東莞,一個沒有中心的城市

4

進入2000年之後,東莞遭遇兩大發展瓶頸。

一是GDP雖然總量高,但以低端製造業為主,必須轉型升級;

二是鎮級管理的制肘,各鎮自主權過大,前期有利於跑馬圈地式的快速增長,後期則成了精細化和集約化管理的阻礙。

面對這兩個問題,東莞政府的對策如下:

一、不惜代價促進產業升級,遷走了大量人力密集型的低端工廠,摒棄低端製造業,發展中高端智造業。

二、鎮級區劃短期無法改變,東莞政府就重點發展下轄的四個街道,莞城、南城、東城和萬江,尤其是南城,被政府定位為高科技產業園區。

2001年,東莞政府另闢蹊徑,將位於大朗、大嶺山、寮步三鎮交界處的松山湖片區,劃出了一塊72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了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這個片區,被定位為東莞的高新產業聚集中心、研發服務中心和人才教育中心。

對於東莞鎮級管理的行政模式,我為什麼著墨這麼多,因為看到這裡才能明白,對於東莞政府來說,完全可控盤的就是四個街道和松山湖片區,四街道是老城區,缺少增量空間,能承載東莞未來發展野心的,只有松山湖了。

有了基礎的理論和常識,東莞的樓市框架就可以搭建了。

東莞樓市,可以概括為四個重點區域:臨深片區、松山湖片區、主城片區和各個鎮區。

目前的二手房價格:

臨深:20000-30000(鳳崗、塘廈臨深區域)

松山湖:25000-40000

主城:15000-30000(莞城、南城、東城、萬江)

強鎮區:15000-30000(虎門、長安、厚街)

普通鎮區:10000-20000

說一說我對東莞樓市的感受:

1、房價相對扁平化,價差不算很大;

2、房價最高點在松山湖,次高點有三個,分別是臨深、主城和強鎮;

3、各鎮區房價在1-3萬元之間,房價很實,炒作水分很小,靠的是本鎮人口和經濟支撐。

4、買入東莞的投資客,更偏好鳳崗、塘廈、黃江、虎門這些臨深片區和松山湖。

5、東莞政府不倚重賣地,新盤少,加上本身房價不低,東莞的投資氛圍遠遠弱於惠州。

東莞調研的下一篇是松山湖篇。

十月份松山湖房價異動,打出小暴擊,二手房成交價已破4,背後原因是什麼?下一步松山湖能否破5望6?請持續關注米宅珠三角。


推文摘自“米宅”感謝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