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我,頸部不適,脊髓受壓明顯,難道就只能手術?

當我們在討論了幾次脊髓型頸椎病以後,就不斷收到患者來信詢問脊髓型頸椎的有關問題,最多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糾結到底是不是必須要做手術!

這不,我又想起幾年前山東的一位患者來問我的情況。當時她已經53歲,由於在長時間打撲克後出現頸部酸脹不適,休息2天沒有明顯改善,就到到當地的市人民醫院就診檢查,醫生給她做了頸椎的核磁檢查,結果如下圖,看後醫生非常負責任的告訴患者,診斷脊髓型頸椎病,立即住院,接受手術治療!

55歲的我,頸部不適,脊髓受壓明顯,難道就只能手術?

看片子確實比較典型,頸5、6椎間盤後突,脊髓受壓,脊髓明顯有缺血變性的信號。當時醫生沒有進行物理檢查,當然,脊髓受壓改變後的功能障礙情況就不得而知。醫生還不厭其煩的向患者講解脊髓型頸椎病的嚴重併發症,如果不手術會出現的嚴重後果和風險等等,我相信,醫生是認真的,是為患者極其負責人的!

55歲的我,頸部不適,脊髓受壓明顯,難道就只能手術?

由於事發突然,患者毫無思想準備,考慮到幾天前還好好的,脊髓受壓肯定也不是一天兩天啦,也就謝絕了醫生的好意,先回家休息治療。隨後就通過微信將片子發送給我,我看到片子也是大吃一驚,過去這麼熟悉的朋友怎麼會突然出現這麼嚴重的頸椎病?帶著疑問,我仔細認真的詢問了患者目前的表現和情況。

她告訴我:目前又經過兩天的休息頸部痠痛不適已經完全緩解,頸部活動自如,也沒有手麻、頭暈、胸部束帶感和下肢行走不穩、踩棉花感等不適,日常生活和動作沒有任何影響。

55歲的我,頸部不適,脊髓受壓明顯,難道就只能手術?

我考慮到患者是自己的老朋友,也安慰她,不要著急,先適當休息,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受涼、適當頸部後側肌肉鍛鍊、減少低頭伏案工作的時間和次數,也就是說,在積極對症治療的同時,加強日常養護。

一個月後,我回老家,前去探望,她告訴我,一個月來未再出現頸部不適及其它改變,也沒有影響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只是,當初非常認真的聽從我的建議,加強了日常的保護。

55歲的我,頸部不適,脊髓受壓明顯,難道就只能手術?

當我見到患者時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定要好好做一下物理檢查,看看有否脊髓受損的表現沒有。檢查的結果另我很是吃驚!

頸部活動自如,活動範圍不受影響,叩頂試驗陰性,雙手握力正常,雙側肢體皮膚感覺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有引出。結論就是,目前沒有絲毫的脊髓神經受到傷害的表現,這是為什麼呢?不是頸椎核磁共振檢查的結果明擺著呢,看到脊髓受壓和缺血信號的改變怎麼解釋?

55歲的我,頸部不適,脊髓受壓明顯,難道就只能手術?

怎麼解釋?唯一的解釋是脊髓受到的傷害是緩慢的、客觀的,脊髓缺血信號的改變雖然是客觀的,但脊髓的功能還是頑強的保留了下來,這不就是我們所有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所期盼的嗎?

正因為有了物理檢查的第一手資料,我也更加堅定了讓她暫時不要選擇手術治療,還是繼續堅持日常的保護和養護,讓機體進一步發揮自身的自我修復機制,去戰勝疾病吧!

55歲的我,頸部不適,脊髓受壓明顯,難道就只能手術?

後縱韌帶骨化,椎管狹窄,但這位老人75歲,也沒有任何表現

當然,這可能是個案,不要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味的追求非手術治療而延誤手術的大好時機,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機會,釀成更大的錯誤,但就這位患者而言,2年多的隨訪過去了,生活和工作質量如舊!

還要提醒一句:這種情況最最最怕的是類似於汽車追尾或者緊急剎車出現的患者頸部揮鞭傷,有可能瞬間出現脊髓損傷而發生癱瘓!切記!

55歲的我,頸部不適,脊髓受壓明顯,難道就只能手術?

後縱韌帶骨化,椎管狹窄,但這位老人75歲,也沒有任何表現

最後,也忠告讀者,身體是自己的,只有保護好、愛護好、減少日常不良習慣的傷害,在身體受到不良傷害和刺激時,機體自身的修復能力可以及時有效的進行修復,這才是我們所期盼的結果,並非通過醫生、藥物或者手術來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