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投資時鐘理論

搞投資的人,應該都知道下面的這張圖——美林投資時鐘。

美林“投資時鐘”理論是一種將“資產”、“行業輪動”、“債券收益率曲線”以及“經濟週期四個階段”聯繫起來的方法,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指導投資週期的工具.

美林投資時鐘理論

這張圖,是美林證券在2004年11月10日的研究報告《The Investment Clock》中提出的投資時鐘理論。其主要原理是根據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趨勢,將經濟週期劃分為四個階段:衰退(經濟下行、通脹下行)、復甦(經濟上行、通脹下行)、過熱(經濟上行、通脹上行)、滯脹(經濟下行、通脹上行),在經濟週期不同階段變換時,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現金依次有超過大市的表現。

1、“經濟上行,通脹下行”構成復甦階段,此階段由於股票對經濟的彈性更大,其相對債券和現金具備明顯超額收益;
2、“經濟上行,通脹上行”構成過熱階段,在此階段,通脹上升增加了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可能出臺的加息政策降低了債券的吸引力,股票的配置價值相對較強,而商品則將明顯走牛;
3、“經濟下行,通脹上行”構成滯脹階段,在滯脹階段,現金收益率提高,持有現金最明智,經濟下行對企業盈利的衝擊將對股票構成負面影響,債券相對股票的收益率提高;
4、“經濟下行,通脹下行”構成衰退階段,在衰退階段,通脹壓力下降,貨幣政策趨松,債券表現最突出,隨著經濟即將見底的預期逐步形成,股票的吸引力逐步增強。

美林投資時鐘是針對經濟週期進行投資的一種策略。

1、在衰退中,GDP增長緩慢。產能過剩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使得通脹率也較低。 利潤微弱,實際收益率下降。收益率曲線向下移動並陡峭,因為央行會降低短期利率,試圖使經濟回到其可持續增長道路。此時,債券是最好的投資配置。

2、在復甦中,經濟增長開始加速。在復甦中,寬鬆的政策逐步開始奏效,經濟增長開始加速。然而,通貨膨脹繼續下降,因為多餘的產能還沒有完全被利用起來,週期性生產力的增長強勁,利潤也開始邊際修復。中央銀行仍然保持政策鬆動,債券收益率曲線仍在較低位置。 此時,最宜投資股票。

3、在經濟過熱中,通貨膨脹上升。在經濟過熱中,生產率增長放緩,產能受限,通貨膨脹上升。中央銀行加息使過熱的經濟回到可持續增長路徑。GDP增長仍保持在較高水平。 債券表現較差,因為收益率曲線向上移動和並平坦化。 股票回報如何取決於利潤增長導致估值上升和利率上升導致的估值下降兩方面。此時,大宗商品表現最好。

4、在滯脹中,通脹率持續上升。在滯脹中,GDP增長率低於潛在經濟增長,但是通貨膨脹率持續上升(通常部分來自於石油價格衝擊等)。生產力下降,工資、價格螺旋式上升,公司提高價格以保護其利潤邊際。只有急速上升的失業率可以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通脹太高,央行也不願意放鬆貨幣政策,債券表現較差。股票由於企業利潤糟糕,表現也很差。此時,現金是最好的投資資產。


可從週期性、投資期、利率敏感性和資產投資四方面來考慮。

美林投資時鐘理論


美林時鐘的簡單總結就是:

Ⅰ經濟衰退期:債券>現金>股票>大宗商品

Ⅱ經濟復甦期:股票>債券>現金>大宗商品

Ⅲ經濟過熱期:大宗商品>股票>現金/債券

Ⅳ經濟滯脹期:現金>大宗商品/債券>股票

美林投資時鐘理論

制定戰略

Ⅰ週期性:當經濟增長加快(北),股票和大宗商品表現好。週期性行業,如:高科技股或鋼鐵股表現超過大市。當經濟增長放緩(南),債券、現金及防守性投資組合表現超過大市。

Ⅱ久期:當通脹率下降(西),折現率下降,金融資產表現好。投資者購買久期長的成長型股票。當通脹率上升(東),實體資產,如:大宗商品和現金表現好。估值波動小而且久期短的價值型股票表現超出大市。

Ⅲ利率敏感:銀行和可選消費股屬於利率敏感型,在一個週期中最早有反應。在中央銀行放鬆銀根,增長開始復甦時的衰退和復甦階段,它們的表現最好。


Ⅳ與標的資產相關:一些行業的表現與標的資產的價格走勢相關聯。保險類股票和投資銀行類股票往往對債券或股權價格敏感,在衰退或復甦階段中表現得好。礦業股對金屬價格敏感,在過熱階段中表現得好。石油與天然氣股對石油價格敏感,在滯脹階段中表現超過大市。

美林投資時鐘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