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要過度寵溺和稱讚孩子,長此以往,家長會形成“鴕鳥心態”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無暇的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優點和缺點,而往往在生活當中,我們大部分人並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缺點是什麼,因為缺點往往不易被自身發現,更多的情況在於他人所給的評價。

我們這個年代做父母的,因為只有一個娃,所以往往會對自己的孩子過度的關心與愛護。為了能夠使孩子健康成長,一般很少直接指出孩子哪裡做的不對,他們總是會誇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長此以往,家長對孩子的寵溺和嬌慣就會使得孩子忽略了自身不足的地方,往往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變得性格傲慢,不太好與人相處。

我們不要過度寵溺和稱讚孩子,長此以往,家長會形成“鴕鳥心態”

家住深圳的王女士就是這樣的情況,自己家的孩子七歲的時候就被發現很有彈鋼琴的天賦,經過和老公的商量,他們倆一致同意,還是決定給孩子去報一個鋼琴班。因為孩子對鋼琴還是很感興趣的,後來經過幾年的培訓,孩子去參加了鋼琴比賽,並且取得了這次比賽的冠軍,他們就常常以孩子為榮,也經常對孩子進行鼓勵。

後來,等到孩子上了初中之後,才發現周圍人雖然沒有很多的才藝,往往和別人相處的都很愉快。而自己鋼琴彈得那麼好,卻不受周圍同學待見,這讓孩子非常困惱。孩子就將自己的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自己的母親王女士。王女士一想,會不會是因為女兒過於優秀的緣故,導致同學對她產生了嫉妒,從而孤立她。

然而,經過了解才得知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所導致的,而是自己的女兒在和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往往態度傲慢,做事情只考慮自己,瞧不起那些沒才藝的同學。

可見,王女士的孩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由於平常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寵溺和稱讚所導致的,孩子往往就會出現恃寵而驕的情況,他自然在對待其他人的時候,會出現傲慢,自負的情況了。

其實王女士所存在的問題,我們很多家長可能都犯過。明知道孩子的成長明明是全面發展的,可是在孩子某些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家長還是選擇視而不見。讓孩子有了好的成績,卻喪失了與其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當然,出現這種問題有心理學家研究,這和我們很多父母身上存在的“鴕鳥心態”相關。

一.家長普遍存在的“鴕鳥心態”

相信我們很多人之前也瞭解過這樣一種現象:當有敵人在後面追擊鴕鳥時,鴕鳥並不會像其他動物那樣通過奔跑來擺脫對方的追擊,而是會在周圍直接找到一個沙堆將頭直接埋入裡面去,像是為了掩飾自己不在裡面。

我們不要過度寵溺和稱讚孩子,長此以往,家長會形成“鴕鳥心態”

實際上,鴕鳥的這種行為就是沒有發現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短板導致的,自己的奔跑能力不行就將自己的內心所遮掩住。

同樣在生活中,我們許多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往往也是通過這種“鴕鳥心態”來觀察孩子的。他們總是會將孩子的優點刻意放大,這種優點甚至可以蓋過孩子的缺點。

我們不要過度寵溺和稱讚孩子,長此以往,家長會形成“鴕鳥心態”

孩子身上很明顯也存在著很多形形色色的問題,但是因為孩子在某一方面太過優秀,很多父母在對待這些問題的時候,就往往不願意去糾正孩子身上的錯誤,甚至對此視而不見,只會去看孩子身上出現的優點,卻不幫孩子來改進自己的短處。

那麼,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就會和鴕鳥一樣,成為敵人口中的食物,孩子在社會之中也必然會被淘汰。

二.存在“鴕鳥心態”的行為表現

1. 過度稱讚孩子的優勢

我們一般和其他孩子的父母坐在一起時,往往會談論孩子的情況。這個時候,很多家長為了自己的面子,總是會對其他家長吹噓一下自己孩子的“豐功偉績”。

(1)“我家孩子還是優秀,每天回家之後都會按時彈琴,現在鋼琴已經達到了八級的水平,並且在各項比賽之中都屢屢獲獎,讓我和孩子她爸每次都很開心。”

(2)“我家孩子也很厲害,每次的考試成績都是全班第一,我在學習方面從來就不用為他操心,每次孩子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都會讓考第一名的學生家長上去發言,我都覺得非常長臉面。”

我們不要過度寵溺和稱讚孩子,長此以往,家長會形成“鴕鳥心態”

相信我們很多家長在一起交流的時候,都只會聽到別的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優點,而很少會聽到家長這樣說:“孩子今天惹事了,我被孩子老師叫去了學校去處理孩子的事情”。

這些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家長們基本上在聊天的時候很少提及,但也並不能說明孩子真的都是那麼優秀,不存在一點問題。實際上這種交流的方式就暗示了孩子父母內心存在的鴕鳥心態,不願意去提及孩子身上的問題,只會去直接交流孩子自身的優勢。

2. 找藉口來堵塞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長

有些父母因為孩子從小學習好的緣故,就往往找藉口去忽略掉孩子其他的方面的成長。其實,這種行為就是一種“鴕鳥心態”。

例如: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在學習上一直名列前茅,就找藉口覺得孩子還小,不需要對孩子的生活方面再做要求。漸漸地孩子逐漸長大,上大學了生活還不能自理,還需要家長陪讀,幫他們過去清洗衣物。

我們不要過度寵溺和稱讚孩子,長此以往,家長會形成“鴕鳥心態”

這種巨嬰式的生活方式,我們常常在電視上見到,也都是平常家長寵溺孩子所造成的。我們一般只考慮到讓孩子在某一方面保持優秀,卻忽視了他所短缺的。

最終這樣的心態並不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好處,反而會讓孩子漸漸地被鴕鳥心態所矇蔽。

三.應如何改變“鴕鳥心態”對孩子的影響

1. 瞭解清楚孩子身上的優缺點

我們一般都知道自己孩子身上的優點,就應該更加鼓勵孩子讓他將優點發揚,變得更加優秀。比如一些孩子喜歡唱歌,聲線很好,父母就不能因此而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我們還應該考慮孩子身上有什麼不足需要改正?使孩子揚長避短才是更重要的。

就像我們以前學到的“木桶原理”一樣,放進去一桶水,水的高度是由最短板決定的。這和我們教育孩子存在一樣的道理,要考慮到孩子本身的優缺點,只有瞭解到孩子本身存在的優缺點,才能進行相應的教育,使得孩子全面成長。

我們不要過度寵溺和稱讚孩子,長此以往,家長會形成“鴕鳥心態”

2. 開闊自己的視野

當父母一直覺得自己孩子很優秀的時候,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其實我們應該用更加開闊的視野去看待這些問題。特別是孩子在慢慢的成長中,有更多較為優秀的人存在。只有和這些優秀的人在一起競爭,才能成為最優秀的存在。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必須正視自己的問題,同時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考慮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有優勢固然好,但是這不是孩子驕傲的資本。我們需要明白自身的優勢並且去追求更高的境界,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不要過度寵溺和稱讚孩子,長此以往,家長會形成“鴕鳥心態”

3. 讓孩子知錯就改

我們如果只對孩子進行稱讚就會像《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鄒忌一樣被身邊的人所矇蔽,就不會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城北徐公美了。

所以,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我們也應該如鄒忌一樣,需要用委婉的方式來勸諫齊王來改正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我們不要過度寵溺和稱讚孩子,長此以往,家長會形成“鴕鳥心態”

最後,我們希望家長不要以“鴕鳥心態”來管教孩子,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應該全面發展培養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