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層標準雛形已現,哪些企業值得關注?「"銀泰證券杯"第五屆價值大賽推薦研究企業庫」

昨日,證監會就修訂後的《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簡稱《公眾公司管理辦法》)和新起草的《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稱《信息披露辦法》)公開徵求意見,全國股轉公司也就新起草及新修訂的6項自律規則向市場徵求意見。

上述兩個辦法作為新三板改革的基礎性文件,明確了市場關心的政策細節。全國股轉公司制定、修改的6項配套規則進一步明確了精選層遴選標準、公開發行安排、連續競價交易機制、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轉板須符合的條件等細節問題。

根據規則的修訂內容,進一步明確了精選層企業的標準,企業公開發行並進入精選層的程序,精選層連續競價交易機制,以及創新層和基礎層集合競價的優化。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精選層企業的入選標準及程序。

具體來看,精選層進入的市值條件和財務條件共設定四套標準,總體“遵循市值和財務穩健性要求高低匹配的原則”,市值標準由低到高梯度設置,財務條件覆蓋不同發展階段、行業類型和商業模式的企業,公司符合其一即可。

四套標準各有側重,標準一著重遴選已有穩定高效盈利模式的盈利型公司,該標準側重財務指標,市值起輔助作用;標準二側重關注盈利模式清晰,業務快速發展,已初步具有盈利能力的成長型公司;標準三主要針對具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且研發成果已初步實現業務收入的研發型企業;標準四主要面向市場高度認可、研發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但不對企業收入和盈利等作要求。具體來看:

標準一:著重遴選已有穩定高效盈利模式的盈利型公司,該標準側重財務指標,市值起輔助作用,設定為“市值不低於2億元,最近2年淨利潤均不低於1500萬元且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的均值不低於10%,或者最近1年淨利潤不低於2500萬元且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

標準二:側重關注盈利模式清晰、業務快速發展、已初步具有盈利能力的成長型公司,設定為“市值不低於4億元,最近2年平均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且增長率不低於30%,最近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正。”

標準三:主要針對具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且研發成果已初步實現業務收入的研發型企業,設定為“市值不低於8億元,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於2億元,最近2年研發投入合計佔最近2年營業收入合計比例不低於8%。”

標準四:主要面向市場高度認可、研發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但不對企業收入和盈利等作要求,設定為“市值不低於15億元,最近2年研發投入累計不低於5000萬元。”

此外,股權分散度也是精選層公司匹配連續競價交易方式的基礎。為此,精選層設置了三方面進入條件。一是發行後股本總額不少於

3000萬元。二是發行後股東人數不少於200人。三是發行後公眾股東持股比例不低於25%,公司股本超過4億元的,公眾股東持股比例不低於10%

同時,根據相關規定,掛牌企業公開發行並進入精選層需要履行五個程序。即:聘請中介機構及履行公司內部決策程序;全國股轉公司審查;證監會審核;發行承銷;提交入層申請文件,在精選層掛牌。

“標準明確了,很多企業從11月開始就要努力達標衝擊精選層了,以衝擊精選層為錨,基礎層的企業也有動力衝擊創新層,整個新三板市場將要活躍起來。”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彭海說道。

不過由於標準複雜以及涉及的條件眾多,短時間內市場對於目前精選層潛在企業的規模並不明晰。不過,根據券商在政策推出後第一時間的粗略預測,目前符合條件進入精選層的企業大約在500家左右。

儘管現在精選層企業還未明瞭,但明確的名單相信不會讓市場等太久,這將會讓一批優秀企業脫穎而出,更多的市場資源也將導向這些企業。但是,除了已經跑出來的亮眼企業值得關注

外,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同樣值得挖掘。這也是“銀泰證券杯”第五屆新三板價值分析大賽的宗旨之一——發掘有價值的企業。

“銀泰證券杯”第五屆新三板價值分析大賽的專家顧問之一,銀泰證券股轉系統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此前表示:“公開發行往往在券商內部被劃為投行業務,這部分市場可能還是會被頭部券商瓜分。” 中小券商一定要從差異化角度展開業務佈局,或提前早做準備,不去追逐馬上就符合精選層的企業,而是選擇那些未來有潛力進入但目前不具備條件的企業,提前為這些企業做好服務,伴隨企業共同成長。

所以,在“銀泰證券杯”第五屆新三板價值分析大賽專家顧問團的意見下,賽事已經為參賽分析師團隊篩選出一批推薦研究的賽事企業名單。值得關注的是,這份名單重點挖掘的將正是具有發展潛力的新三板企業。

精选层标准雏形已现,哪些企业值得关注?「
精选层标准雏形已现,哪些企业值得关注?「
精选层标准雏形已现,哪些企业值得关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