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環思維就是知行合一,提升格局就是升維思考

我前幾天寫的那篇 ,發出去以後,很多朋友給我發了私信,覺得很受啟發。雖然,在文章裡,我也寫到了應該如何去做,就是要學會冷靜的觀察、深入的思考,同樣也需要我們持續不斷的學習,有不少朋友問,

想提高自己的格局,應該從哪裡入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吧,提升自己的格局,首要的就是改變自己的信息環境。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雖然不能過於絕對,但是能夠出汙泥而不染的人只會是極少數,而且這極少數懂得如何改善自己的信息環境,這也是我們後邊要重點談的一個問題。

著名的商業哲學家吉姆·羅恩有個“五人平均(Average of Five)“值理論,強調人們必須經常審視自己的人際關係,你現階段花最多時間相處的5個人平均下來就是當下的你。簡單點說,就是,我們的生活狀態、收入水平,基本上就是我們最經常接觸的五個人的平均值。

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都聽過,孟子的母親為了能夠讓孟子更好的成長,先後三次搬家,就是為了給他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孟子之所以後來能夠有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浩然正氣,應該說和孟母小時候的刻意的教育,以及營造的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被我們一直反思和唾棄的填鴨式教育,現在卻被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解決貧民窟的孩子教育中得到了重視,這類的教育模式近些年在美國貧民區出現了極其迅速的增長。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他們研究發現,如果採用中產階級的孩子的教育方式,這些貧民窟的孩子在學校受到的教育以及較短的在校時長,回到貧民窟的環境裡很快就會被同化掉,這些孩子也都成了問題孩子,打架、鬥毆、各種犯罪。而被經過填鴨式教育的孩子很多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白領階層,得以擺脫貧民窟,避免了惡性循環,因為只有這種高強度的填鴨式教育才能讓他們真正掌握進入社會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有沒有過多的精力用來被同化。說到底,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在學習和成長的階段擺脫了原有的信息環境的影響,改善了他們的信息環境。

閉環思維就是知行合一,提升格局就是升維思考

兩個彩色的鉛筆

對此,被稱為中國家訓之祖的《顏氏家訓》有非常深刻的見解:

《顏氏家訓·慕賢篇》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燻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

簡單的翻譯一下:

人在年少時候,精神意態還未定型,和人家交往親密,受到燻漬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舉一動,即使無心去學習,也會潛移默化,自然相似,何況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為明顯易於學習的東西呢!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如同進入養育芝蘭的花房,時間一久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惡人在一起,如同進入賣鮑魚的店鋪,時間一久自然就腥臭。墨子看到染絲的情況,感嘆絲染在什麼顏色裡就會變成什麼顏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須謹慎。孔子說:“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像顏回、閔損那樣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勝過我的地方,就很可貴。

閉環思維就是知行合一,提升格局就是升維思考

暮色下的灕江

這一段中,有一個詞值得特別注意,就是燻漬陶染,這其中就蘊含了中國傳統教育的精髓,就是薰染,薰染說到底就是潛移默化,這其中既有聖賢書(經典)的薰染,也有老師的以身作則、以身示範。傳統上,對老師的尊重基本是和對父母是等同的,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當然作為老師也要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人格教育、智慧教育,通過灌輸、講大道理是行不通的,只能採用薰染的方式。其實,如果想教育好孩子,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自己以身示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精確的模仿自己的父母。所以,如果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就從自己做起。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我也沒錢買豪宅,也沒有人脈能讓很快的混入富豪圈,那該怎麼做呢?

其實,改變信息環境,不一定非要改變居住的環境,這也就是我上邊說的有些人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在淤泥的環境裡,如何改善自身的信息環境。

改變信息環境的本質,就是改變我們的思維的底層模式。

我們經常會用優柔寡斷這個詞來做自我評價或者對比人進行評價,但是絕大多數的優柔寡斷都是假性的,是因為沒有掌握關鍵信息導致的很難下判斷,如果沒有掌握關鍵信息,沒有掌握一些問題的核心邏輯,所謂的果斷只是拍腦袋,那是賭博,不是真正的果斷。

我們可以用現在經常討論的源創新和跟隨性創新來解釋這個問題。源創新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而且有時候是可遇不可求的,原因就在於,在沒有任何思路可以借鑑,在一個沒有路標、沒有指示牌、沒有道路的荒原上要找出一條路來,到達一個確定的彼岸,難度可想而知。而跟隨性創新,也就是說,我不知道其中具體的路怎麼走,但是我知道往哪個方向能走得通,一旦有了方向的指引,方式的示範,我們就相當於縮小了90%以上的試驗範圍,成功率當然可以大幅度提高。

同樣的,我們很多時候會對一些人做事的方法、方式看不懂,基本上在開始就斬釘截鐵的預言了:

這麼做太不靠譜了,他肯定成不了。但是,後來,我們被狠狠地打臉了。原因可能是這個人運氣確實特別好,但是,如果這個人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同一種方式或者說差不多的方式成功,那很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思維模式。

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充滿恐懼,總是怕這出事,哪兒出事,原因就在於我們從來沒做過這樣的事情,有過成功的經驗,在絕大多數時候,你就應該可以坦然面對了。當你成了一個領域的老油條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閉著眼你都能把事幹了。

如果我們突然進入一個自己完全沒有把握,沒有經驗的領域,進入了我們思想上的”無人區“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應該是什麼呢?

對,找這個領域裡,那些能夠持續獲得成功的人請教和學習。

這其實就是我們改善自身信息環境的一種方式。

閉環思維就是知行合一,提升格局就是升維思考

關於如何改善我們的信息環境,我總結了5條建議:

1、少聽別人的抱怨,自己也停止抱怨

人之所以願意花很長時間向別人抱怨,很多時候並不是想讓對方給出具體的建議,而是想博得對方的同情。人一旦陷入抱怨,那種被同情、被關心的心理得到滿足,很容易上癮,也很容易讓自己不去努力變得心安理得,說到底,抱怨就是一種容易讓人上癮的毒藥,是給自己的安慰劑。如果一直身處一群怨氣滿腹的人中間,天天聽著這些抱怨,我想,我們很多人也很容易進入這種惡性循環無法自拔。

其實,抱怨者最喜歡用的一個詞就是”公平“,其實就是把責任推給別人,推給父母、推給同事、推給環境,反正就是沒自己什麼責任。但是,大家可以自問一下:有絕對的公平可言嗎?沒有,既然沒有,那就自己努力做出改變,想發家致富,不是富二代,就自己做富一代。

2、多讀書,多讀經典書

多讀經典,既包括中國的經典,也包括西方各國的經典,因為經典之所以有穿越時間的能力,就是因為經典都是在關注、討論人類最根本性的問題。而對於一些新書,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順便瀏覽一下,而對於經典則可以反覆從各個角度、主題來進行閱讀和思考。

經典是可以讓我們用最快、最低廉的成本接觸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那些靈魂最好方式,其中蘊含的智慧與偉大,是我們取之不竭的精神和智慧源泉。

3、注意反思我們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

我們經常會陷入一種思維的盲區,就是一直如此,順理成章。魯迅曾經問過一句話,值得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從來如此,便對麼?

曾子講:吾日三省吾身,其實,對於我們而言,自省不僅僅是要反省我們與人打交道、與人交往過程中的問題,我們更要學會對我們的大腦進行反省,就是每天留點時間給自己,來反省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反省那些我們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提升我們的思考能力和認知模式,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反反覆覆思考同一個問題,這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是需要不斷提升的一種能力。同樣,這也包含了把我們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的實踐相結合,並與自己的精神世界發生關聯的能力。這種自省要和曾子講的三省吾身結合起來並行。

每天留出哪怕半個小時,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對我們碰到的事、困惑的點進行思考,這是一種更深刻的反省。

4、在各個領域找到自己的老師

孔老夫子說無友不如己者,我覺得交友是一方面,其實,我們應該在各個細分的領域找到自己的老師,並真正的當老師去對待,而不是隻是所謂的”朋友“。比如說,我們想學著經商,那就踏踏實實找一個經商成功的人做自己的老師,如果想學書法,好好找一個書法的老師,並按照真正的師生之禮對待,讓自己能夠彎下腰來,俯下身來,真真正正的像個學生一樣學習,別覺得這沒面子,學到真東西,尊重老師是前提。選擇什麼樣的人做老師,這裡就很值得我們深入的思考,這本身就是我們所有思維模式的集中體現。

5、閉環與升維

其實,我們學習一種思維,一種技能,不是僅僅知道就可以了,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將學習到的東西能夠應用到實踐中,同樣我們能夠通過實踐反覆驗證他的適用性、有效性,通過這些正向反饋,我們才能夠不斷成長。

但是,如果我們還只是走到這一步,這還只是模仿和學習,還沒有實現真正的突破。

知行合一是一個閉環,但是,如果要升維,我們還要不斷的往深入思考。就是思考這種思維、這種模式的邊界在什麼地方,他隱含的前提條件是什麼,搞清楚了這些,我們才有可能會進入到下一個思維的層級。也就是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方式,突破思維的厚牆,在這個層級上再去重複驗證這個閉環是不是成立,然後再往上一層級進行突破,逐步提升自己的格局和閉環的層級。最高的境界就是我在講《管子》的時候,反覆提到的靜因之道,沒有計劃、沒有目的,根據不同的情況,隨遇平衡,因勢利導。

當然,這五條只是一些原則性的建議,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但是,邏輯和原理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不斷自我反思,時時對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進行反思,反思我們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並將這些反思應用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學習和反思,永無止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