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化史鉤沉

關於作者

羅伯特·達恩頓,美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畢業於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曆史協會主席,學術專長是十八世紀的法國文化史。

關於本書

《屠貓記》被奉為新文化史學的代表作之一,除了參照系統嚴謹的文獻外,它大膽地選取了更加豐富的史料,包括散落在各處的民間故事、工人寫的日記等。通過分析農民、工人、普通市民這些小人物來還原當時人們的文化和生活,從而勾勒出法國大革命前不同群體的思想概況,這種研究方法為我們如何閱讀歷史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

核心內容

法國大革命社會劇變的前夕,法國的農民、工人和知識分子等群體對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感到不滿,在他們各自的文化系統中,反抗的情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屠貓記》| 法國文化史鉤沉

前言

你好,今天為你解讀的是《屠貓記》,它的副標題是:法國文化史鉤沉。這本書是近三十年來西方興起的新文化史學的著名代表作。它的中文版有396頁,我會花大概25分鐘的時間向你解讀這本書的精華:如何從普通人的視角更好地理解18世紀的法國社會與文化。

聽到“屠貓”兩個字,你可能會覺得很震驚。現在很多人家裡都會養貓,每天兢兢業業地喂貓糧、逗貓玩,對貓好得就像是一家人。屠殺的人怎麼就忍心下得了手呢?但其實在中世紀乃至近代的歐洲,屠貓的傳統長期存在。當時的人們見到貓就像見了魔鬼一樣,對貓的屠殺甚至變成了一場全民狂歡。在廣場上,一群貓被架在木頭樁子上烤,圍觀者圍成一圈又唱又跳。在大街上,一群人追著貓跑,手裡拿著各種刀槍棍棒。當時的人們對貓不僅稱不上喜歡,甚至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我們要講的這本《屠貓記》裡,其中的一個章節就還原了18世紀法國一所印刷廠的屠貓事件。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書名叫《屠貓記》,其實這本書講述的不只是屠貓事件。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是18世紀的法國,也就是大革命的前夕,作者選取了這個時期6個典型的群體,包括農民、工人、資產階級、政府官員、哲學家和知識分子,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身份,作者通過文化符號和儀式的解讀,還原了這些人的文化和生活,從而勾勒出法國大革命前不同群體的思想概況。

作者選取的六個群體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對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感到不滿,並且在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反抗。今天,我們將選取其中的三個最典型的群體——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通過這三個側面來解讀18世紀法國的文化史。剛剛提到的工人巧妙地運用了貓的象徵意義,通過屠貓來反抗資產階級;法國農民呢,他們不識字,於是就通過口耳相傳、講故事的方法來發出自己的聲音;知識分子們則在思想領域掀起了重大的變革。這三個群體反抗的程度是逐漸加深的,農民在故事裡實現了把壞人打倒的幻想;工人就要大膽一點,採取了實際行動,聲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則是直接把矛頭對準了當時的封建勢力,並對啟蒙運動做了反思,創造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作品。

正像我們開頭所說的,《屠貓記》這本書,也被奉為新文化史學的代表作之一。新文化史學跟傳統史學研究的不同在於,傳統史學強調客觀性、科學性,研究對象往往是具有豐功偉績的重要人物,比如王侯將相、領袖人物,而在新文化史研究者看來,農民、工人、普通市民這些小人物都可能成為故事的主角。他們通過分析各種小人物來呈現當時人們的思維方式,比如,這本書選取的史料既有系統嚴謹的文獻,也有散落在各處的民間故事、工人寫的日記等,這些文本不那麼嚴謹,但卻更加豐富生動,作者相信通過研究這些被傳統史學家忽略的歷史碎片,我們同樣能還原和理解歷史。

這本書的作者羅伯特·達思頓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畢業於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曆史協會主席。他的學術專長是十八世紀的法國文化史,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文化史、18世紀法國史和書籍史。在這本書裡,他會帶著讀者從農民和工人的世界開始,一路往上進入知識精英的精神世界。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那麼下面,我就為你來詳細講述書中的三個重點內容:

第一,工人的象徵文化;

第二,農民的騙子文化;

第三,知識分子的浪漫主義文化。

第一部分

我們先來看看工人的象徵文化。在18世紀的法國,工人和資產階級的地位懸殊,他們對現狀有不滿,又不能直接表達出來,於是便藉助“屠貓”的象徵意義,隱晦地表達反抗。

屠貓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印刷廠的學徒,他們睡在一個又髒又冷的房間,天還沒亮就起床,整天跑腿,卻只能靠剩飯剩菜果腹。伙食差到什麼程度呢?作者形象地寫道——丟給貓吃,貓都調頭不吃。可見當時學徒受到的待遇比動物還差。

在工業化開始之前,有歷史學家說手工作坊是家庭的延伸,師父和學徒幹一樣的活,在一個桌上吃飯,甚至睡在同一個屋簷下,關係十分融洽。到了17世紀下半葉,大型印刷廠在政府的支持下淘汰了大多數的小印刷鋪,印刷廠師父形成寡頭團體,獲得行業的控制權,師父和學徒的地位產生了變化,工人的處境開始惡化。這個時期的師父其實已經成了工人眼中的“資產階級”。這就是屠貓記的故事背景,印刷廠工人正經歷著他們最艱難的時代。

相比之下,資產階級的生活就愜意多了。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了之後也不需要像工人一樣工作,還有閒功夫可以養貓,養貓是當時印刷行業上層人士的流行風氣。養的人多了,貓便在印刷區大量繁殖,成群結隊在學徒的臥室屋頂徹夜叫嚷,攪得學徒們整夜整夜地睡不著,但是他們第二天還得起大早去幹活。

一天晚上,兩個學徒決定打破這種局面。其中一人爬上屋頂,爬到靠近師父臥室的地方,開始學貓叫,越叫聲音越大,吵得師父和師母無法入睡。第二天,他又大晚上不睡覺,繼續學貓叫。一連幾天下來,師父和師母忍受不了這種打擾,就命令學徒們趕走貓群,師母還特別交代不許驚嚇到她最愛的貓小灰。

兩個學徒詭計得逞,開始執行任務,並叫來其他學徒一起幫忙。他們找來掃帚柄、鐵桿以及其他派得上用場的工具,看到貓就追,追到了就打。最先遭殃的就是師母叮囑不許驚嚇到的小灰。其他的貓在屋頂上拼命逃竄,也在劫難逃。工人們拿著刀槍棍棒在後面追趕,整條街道充斥著貓群的慘叫聲。最後,工人把奄奄一息的貓裝進袋子,堆在庭院。然後,在後院的空地集合,把貓架在火堆上,開始給它們判刑並且舉行臨終儀式。最後把它們絞死。工人們的鬨笑驚動了師母,她來到現場,看到小灰的屍體,失聲尖叫。緊接著,師父也出現了,不過他沒意識到這場鬧劇背後的含義,只是對工人的集體怠工感到不滿。

後續的幾天,印刷工人在幹活的間隙想要打發時間,就模仿當時的情景,手舞足蹈,引得眾人哈哈大笑,這成為印刷工人的一大娛樂,通過這種娛樂,工人們表達的是對資產階級的恨意。

那麼為什麼是用貓作為犧牲品呢?因為工人的待遇比貓還差,貓可以坐在師父家的餐桌上,工人們卻永遠不可能和師父一起用餐,於是他們就把對資產階級的恨意轉移到貓身上——師父愛貓,於是工人恨貓。

除了這個直接的導火索以外,屠貓還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從上古開始,歐洲人把貓看作是神秘的物種,象徵著巫術。貓的眼睛和叫聲跟人類最為相似,因此被看成是具有人性的動物。而喜歡在夜間活動的特點讓貓顯得更加神秘和詭異,因此,在歐洲文化裡,貓和超自然的力量經常被聯繫在一起。如果走夜路如果碰到貓,就說明有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漁夫出海捕魚的路上遇到貓,他就會覺得自己捕到的魚的數量肯定會減少。當然,這種黴運是可以化解的,只要割掉貓的尾巴、燒了它的毛,就可以化解它的魔力。

在法國的民俗醫學裡,貓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民間盛傳拿貓當藥的土方子,比如摔傷了之後吸貓尾巴的血有助於痊癒;肚子疼的話,拿貓的排洩物拌酒喝可以好得更快。

貓的生理特徵偏女性化,比其他動物更愛乾淨,喜歡安靜的場所。西方人在用人稱代詞指代動物的時候會稱貓為 she ,而稱狗為 he 。基於這些特性,中世紀的人們把貓看作是女巫的化身。在中世紀文學中,女巫為了作法害人,往往變形為貓,貓也可能因為魔鬼附體變為女人。

養貓的人一般是女性,久而久之,人們相信女主人和貓其實是二合一,如果女主人去世,人們一般會在貓的脖子繫上黑布條。如果貓死了,貓主人或他的家人就會遭遇不幸。因此,印刷廠的工人們棒打女主人最愛的小灰,其實也是在變相地攻擊女主人。

另外,貓被認為具有性隱喻,在法國俚語中相當於英文的“pussy”,象徵著女性的性慾和生殖,被當成不雅的措辭。在格言裡,貓和女人被畫等號,且通常帶有性隱喻,如果一個男人不把老婆當回事,會被說“他還有別的貓要教訓”。在中世紀法國狂歡節的慶典上,年輕人想挖苦某個男性戴了綠帽子時,就會抓起一隻貓,輪流傳遞,扯貓的毛。印刷廠的工人們知道師父的老婆和另一個男人有染,也藉著屠貓所帶有的性隱喻,挖苦師父戴了綠帽子。

可見,工人們用儀式對貓進行處決,其實是藉著貓的多種象徵意義,暗地裡判決師父一家,這樣一來,愚弄師父的同時還不會被炒魷魚。

但這種惡作劇一樣的反抗只是一種短暫的自由。工人們只能暫時性地挑戰師父的權威,在現實的勞工體系面前仍然無能為力,吵過鬧過之後還是得每天起早貪黑地在惡劣的環境下為資產階級幹活。

這是今天講述的第一部分,作者帶我們瞭解了那個年代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關係。處於弱勢一方的工人,只能以惡作劇的方式、用屠貓這種象徵的方式來表達對資產階級的反抗。

第二部分

這個時期和工人同為底層人民的農民,日子也不太好過。農民大多是文盲,他們不識字,只好通過口述的形式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反抗。這就是今天要為大家講述的農民的騙子文化。這裡的騙子並不是貶義,它指的是法國民間故事裡那些機智的主人公,他們跟邪惡勢力鬥智鬥勇,最終靠巧妙的騙術贏得勝利。

如果你小時候看過《格林童話》,應該知道里面有一則故事是《小紅帽》,它最早的版本其實就來自於法國的民間傳說,但我們聽過的版本和法國民間原汁原味的版本有很大出入。

先來說說我們熟知的版本。小紅帽給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途中遇見了狼,狼用計拖住小紅帽,自己先到林中小屋把外婆吃了,然後偽裝成外婆,把小紅帽也一起吃了。後來呢,有獵人路過,把小紅帽和外婆從狼肚裡救了出來,結局皆大歡喜。

這是我們現在常常聽到的版本。然而,在幾個世紀以前,法國農民口耳相傳的故事中,小紅帽的結局並不圓滿——結局是,小紅帽被狼吃了,並沒有獵人趕來救她。

為什麼結局相差這麼大呢?因為我們最常看到的《格林童話》定位是教育讀物,這就需要改編潤色,刪除一些不適合兒童閱讀的內容。《格林童話》裡是這麼說的,小紅帽被吃是因為輕信了狼的謊言,忘了母親的囑託。狼路遇小紅帽後慫恿她:“小紅帽,你看到了嗎,路邊的花好美,你怎麼不四處逛逛呢?那些鳥的歌聲好甜,你卻只顧走路,像趕著上學一樣。”小紅帽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跑到森林裡摘花。狼就趁這個機會提前趕到了外婆家裡。而在小紅帽出門之前,母親一直叮囑她趕快去外婆那裡,不要東遊西逛。

但小紅帽這個故事在法國的民間傳說裡,沒有“貪玩耽誤了行程”這個情節。小紅帽一直聽從母親的囑託,按原計劃行事,沒有中途跑到森林摘花,只是最後在家裡遇到了狼,沒能認清它的真面目而不幸喪命。也就是說,小紅帽並沒有做錯什麼。18世紀的法國還有很多類似的悲劇故事流傳,它們之所以感人,就是因為凸顯了災難的不可預測和現實的冷酷無情。也就是說,不是隻要守規矩、做好事就能有圓滿結局。比如還有一個故事叫《忠實的僕人》,主人公看到有人陷在泥坑裡,心有不忍停下來幫助,最後被死神逮住。這樣的故事不是告訴人們不要去做好事,而是在摧毀“擁有美德就一定能得到報償”的幻想。

還有一個民間故事叫《穿長筒靴的貓》。一個工匠給三個兒子留下了自己微薄的遺產,小兒子最可憐,分到了誰都不想要的貓。沒想到,這是一隻有特殊能力的貓,它承諾一定會幫主人擺脫貧困。貓先用計謀騙到獵物,把獵物獻給了國王,並稱這是主人卡巴拉侯爵的心意,贏取國王的好感,當然,卡巴拉侯爵是它自己瞎編的頭銜。後來,國王和公主一同出遊,經過河邊時,貓大喊道:卡巴拉侯爵的衣服被偷了!國王就命人給侯爵送上衣服。小兒子穿上貴族的衣服後,更顯英俊,公主就對他產生了好感。貓又打聽到,國王和公主將要經過一座城堡,城堡的主人是個妖精,擅長變成各種不同的動物,於是貓提前找到城堡的主人,裝作很崇拜地問他:“聽說你能變成最小的動物,比如老鼠之類的。我覺得這不可能。”妖精冷笑道:“讓你見識見識!”說著搖身一變成了老鼠。貓立刻撲上去把老鼠吃了,這樣一來,城堡就到手了。等國王到了,貓和小兒子在城堡招待了國王和公主。國王對這個年輕人的相貌和家世很滿意,就成全了他跟公主的婚事。

故事裡,貓看準了國王貪小便宜、城堡主人愛慕虛榮不經誇的心理,用一系列的騙術幫小兒子翻了身。相比傻白甜小紅帽的悲劇收場,騙子反而結局更好。為什麼故事中的主人公需要通過騙才能取勝呢?其實這跟法國當時惡劣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當時大多數農民的生活就是一場生存競爭。人們沒日沒夜地勞作,也只夠維持基本生存。每天吃的都是麵包和水摻雜在一起煮成的粥,除了重大節日,一年到頭吃不到幾次肉。大多數人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此外,農民還需要繳納繁重的賦稅,1789年大革命以前,法國君主制度下很重要的一個徵稅名目是平民稅,顧名思義,這個稅只針對平民徵收,貴族免徵。這種社會環境下,窮人越來越窮,而有錢人越來越富。

食物短缺加上過度勞作,18世紀出生的法國人,有45%在10歲以前死去。當時的婚姻平均只能維持15年,導致婚姻結束的不是感情問題,而是壽命問題。男人喪妻之後再婚的比例很高,是寡婦再婚比例的十倍,因此繼母的數量不斷增加,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也相當緊張。因為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吃飯,而且在分祖產的時候,繼承人多了,每個人能分到的土地就少了。這就是為什麼,灰姑娘那麼不受後母和姐姐們待見。

很多農民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會只讓家族裡的長子繼承遺產,防止祖產被過多的後代瓜分。與其大家一起受罪,不如保住長子,而幼子們就只能自求多福。

所以你會發現,來自法國的童話故事裡,主人公常常是幼子、棄兒等弱勢群體。比如剛剛提到的《穿長筒靴的貓》裡的小兒子。面對現實生活的困境,“小人物”只有靠智慧求生,他們大多是滑頭滑腦的形象,會耍點類似騙子的小聰明,因為傻白甜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根本沒有辦法生存。

好了,以上就是第二部分的內容,最初的法國民間故事是黑暗版的童話,推崇“騙子文化”,只有這樣“小人物”才能獲得一線生機。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無情與危險。這似乎有點悲觀,嚴峻的社會現實讓善良的人不得不選擇拋棄善良,趨利避害。這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價值觀其實也反映在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中,當時的啟蒙運動思想家盧梭看到了理性主義的弊端,於是開創了浪漫主義,讓人們意識到除了理智,還有感性和善良的存在。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述的知識分子的浪漫主義文化。

第三部分

如果說世界上有哪個國家跟浪漫這個詞離的最近,那肯定是法國了。這種浪漫在18世紀末初顯端倪,可以追溯到被稱為“浪漫主義之父”的盧梭。

在談浪漫主義之前,首先要說說理性主義。18世紀的啟蒙運動最核心的主張就是“科學”和“理性”。這兩個有力的武器對宗教神學和封建制度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啟蒙思想家們主張人是有理智、有能動性的,每個人都要充分運用自己的理性,於是人們開始學會思考,一思考就發現那些傳統的神學、教條都站不住腳,理性主義就這樣把人從宗教神學的條條框框中解放了出來。但它同時也存在著弊端,比如人們越來越強調理智,精明算計著個人利益得失,資本主義的發展讓不平等加劇,人情也變得很淡漠。

可以說,理性主義把人們從愚昧中喚醒,但卻忽略了人們內在的情感。當時整個社會的氛圍是冰冷而嚴肅的。就在這個時候,盧梭提出要關注人們的心靈感受,當時的思想家討論的都是很宏大的話題,什麼宇宙啊認識論啊,盧梭就比較特立獨行,他關注的是人本身和人的主觀感覺,並且十分推崇情感的作用。他覺得做事應該多憑感覺,少憑理智。生活中很多判斷需要依賴直覺、情感和本能。

放在今天就是我們討論的理性和感性的話題,有時候感性做出的選擇會比理性要靠譜。比如在選擇人生伴侶的時候,是你一眼憑感覺就看上的那個好呢?還是你經過縝密的分析,列出好幾個清單分別寫上優點缺點,最後一一比較,挑出來的那個好呢?每個人有自己的答案,但要是讓盧梭選的話,他可能就選一眼看上的那個了。

在當時理智過頭的文化氛圍下,很多文學作品都在進行道德說教,內容上十分嚴肅、空洞,讓人讀了昏昏欲睡。而情感的力量讓盧梭的作品鮮活生動,富有感染力,一發表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當時,他寫了一部愛情小說《新愛洛綺絲》,這本書後來被稱作浪漫主義的開山之作。

小說講述了一個愛情悲劇,一個女孩愛上了自己的家庭教師,但是家裡人不同意兩人交往,最後女孩只好聽父親的話嫁給一個俄國貴族。家庭教師就去當了兵,幾年後兩人再次相見,卻始終理性地剋制對彼此的感情。後來,女孩不幸染病去世,臨終前,她給家庭教師寫了一封信,說自己還是愛他的,現在死了,反而可以沒有罪惡地永遠愛著他。

這樣一個現在看來很普通的故事,在當時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在18世紀,小說這種文學體裁是有傷風化的,被看作是低級的文學。小說家很少把自己的名字印在封面上。寫小說很不入流,寫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更是罕見,因為宣揚愛情、用感性的手法來描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這在當時的文人看來是很不體面的。

但是盧梭的這部小說出版之後一時間洛陽紙貴,有讀者跟書商租書,費用是按每天甚至每小時來計費的。因為真的太熱門了,後面還有很多人等著看。這樣一部感性的作品激起了讀者心中壓抑許久的情感。很多人生命中也體驗過這樣的情感,只是從來沒有意識到或者是被理性壓抑,不敢表露出來。

作品出版後,盧梭收到了很多讀者來信。一個神父說,自己會把書朗讀給朋友聽,有的段落至少讀了十次,每一次所有人都放聲痛哭。一個稱自己一向嚴肅不苟的讀者說,他之前是很反對小說的,但現在卻讀得欲罷不能,他閱讀時不斷地代入小說中的角色,對裡面人物的遭遇感同身受。

其實,同時期的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也意識到了理性對人的壓抑,開始重視起人的內心情感。他希望文學作品能夠一改嚴肅說教的面孔,大膽地表達出人們內心的衝動和慾望。他在自己的小說《拉摩的侄兒》裡就通過自己跟一個流浪漢的對話,展現了人性和理性之間強烈的衝突。雖然這部小說在狄德羅生前並沒有出版,影響有限,但它依舊是當時的知識分子追求浪漫主義的經典之作。如果你感興趣,一定要找來讀一讀。

說回我們的《屠貓記》,知識分子對浪漫主義的追求,是這本書中展現的第三個文化切面。在理性的熱潮之下,追求浪漫主義的知識分子寥寥無幾,盧梭和狄德羅的主張雖然沒有在法國文壇引起太大的重視,但是他們當時發出的微弱的聲音,使文學從空洞乏味的道德說教開始轉向對人性情感的抒發,這對之後的法國文學乃至歐洲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總結

好了說到這兒,《屠貓記》中講述的主要內容,就為你分享完了。這本書以普通人的視角作為切入點,講述了18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夕,各個階層對自身處境感到不滿,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了反抗。我們一共講到了3部分內容。

第一,工人們以惡作劇的方式,運用象徵文化隱晦地表達對資產階級的反抗。

第二,以法國農民為代表的社會底層處境十分艱難,他們通過自己的口述文化,通過民間故事裡的“騙子英雄”實現改善處境的幻想。

第三, 盧梭和狄德羅等知識分子意識到啟蒙運動理性主義的弊端,強調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物,藉此批判封建社會和絕對理性主義對情感和人性的扼殺。

你可能會發現,作者達恩頓在這本書裡選擇的都是一些歷史上的小人物作為入口,比如農民、工人,還有盧梭那些不知名的讀者,這些小人物可能是以往的史學家所忽略的,但也正是這些小人物讓我們得以從很平常的、普通人的角度來觀察法國大革命的不同側面,畢竟歷史不只是大人物的舞臺。正如我們在開頭提到的,這正是新文化史學和傳統史學研究對象的不同。作為新文化史學的代表作,這部著名的作品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比如作者選取的人物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在研究這些普通人記錄下的歷史時,我們到底是在以小見大還是以偏概全?這些問題暫無定論。不可否認的是,這部經典之作為歷史研究開闢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也為我們如何閱讀歷史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

撰稿:林恣伶

腦圖:摩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