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湘军----湘军名将,中兴名臣「二」

晚清湘军----湘军名将,中兴名臣「二」

左宗棠

(1812年—1885年),字季高,一字朴存。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少年时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回乡教书,1852年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左宗棠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协助其防守长沙,迫使太平军围攻长沙三个月不下遂撤围北去。不久张亮基调任山东,左宗棠继续担任继任巡抚骆秉章的幕府,在任上其焦思竭虑,日夜策划,提出“内清四境”“外援五省,使岌岌可危的湖南转危为安。号称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1861年左宗棠进军浙江,经过数年苦战最终攻陷杭州,将太平军逐出江浙地区,其升任闽浙总督。随后其创办福州船政局和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1866年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镇压了西北地区的捻军、回军以及当地汉族起义军的叛乱。太平天国运动时新疆各地豪强趁机而起,1867年阿古柏建立“洪福汗国”,沙俄亦趁机侵占伊 犁。1875年左宗棠率军出塞平叛新疆。1882年清军收复伊犁,左宗棠上书朝廷 设新疆省。1885年左宗棠在福州病故,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

晚清湘军----湘军名将,中兴名臣「二」

郭嵩焘

1818年—1891年,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少时曾就读于湘阴仰高书院,与曾国藩相识,互相切磋学问,砥砺气节。1837年其考中举人,随后其历经十年五次会试才考中进士,开始正式步入仕途。太平天国运动时郭嵩焘投与曾国藩账下,为其出谋划策、募捐筹饷,参与创办湘军,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1863年郭嵩焘任广东巡抚,参与洋务运动,后被罢官回籍在思贤讲舍讲学。1875年其复出出任驻英公使后兼任驻法使臣。1891年郭嵩焘病逝,终年73岁。

晚清湘军----湘军名将,中兴名臣「二」

彭玉麟

1816年—1890年,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祖籍衡阳市衡阳县人。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

道光末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庆,改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督水师破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战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名颇著。中法战争时,率部驻虎门,上疏力排和议。

1890年(光绪十六年)三月,病卒于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赐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彭玉麟于军事之暇,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的诗后由俞曲园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八卷),收录诗作500余首。

晚清湘军----湘军名将,中兴名臣「二」

一个历史的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