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历史将铭记默克尔!她揭开了西方霸权的遮羞布

政治需要牺牲。当然,是别人的牺牲。———《纸牌屋》

1

一转眼,30年过去了。

1989年11月9日,柏林城下,寒夜凌厉。

边境看守官面对蜂拥而至的东德民众,一时间乱了方寸,在没有任何上级指示的前提下,擅自打开柏林墙关卡,也打开了一场世纪乱局的潘多拉魔盒。

30年间,柏林墙内外承载的不单单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新旧世界的对抗。

11月9日,历史将铭记默克尔!她揭开了西方霸权的遮羞布

在柏林墙倒塌的同一年,时任美国思政局副局长,美籍日裔法兰西斯·福山发表了旷世巨作《历史终结论》,提出人类历史将在美国这里终结,我们终于可以迎来文明的终极一统。

而这篇文章,一定意义上也成了尔后30年里,西方霸权向全球扩撒的理论基础之一。

对于极具救世主情怀的清教徒们而言,他们坚信自己是天神座下勇敢无畏的骑士,来荡平世界一切异端。

可在今天,昔日柏林墙之变的见证者默克尔,面对采访却陈述了一段注定将被西方世界选择性逃避的大实话。

2

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7日,默克尔就柏林墙事件,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专访。

作为西方世界的重要政治领袖,默克尔此次访谈内容可谓令人大跌眼镜,她主要、阐述了三个观点:

1、默克尔并未如同一些西方政客一般,对东德历史大加批判。相反,作为一个在东德长大的政治家,她对东德时光表达了强烈的追思之情。

11月9日,历史将铭记默克尔!她揭开了西方霸权的遮羞布

她认为如果东德还在,自己现在说不定已经可退休环游世界,并且只是单纯地把柏林墙事件看做一个世代交替。

2、默克尔并不赞同对东德历史的批判。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及关于东德西德优劣的问题时,默克尔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但在记者提及当年前东德异见人士莱斯菲尔德,在柏林墙倒塌后,所发表的一系列高度右翼言论时,默克尔则明确的表示:我和她持有不同观点。

3、此外,采访中记者还问到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对于默克尔这样一个来自东德的政治家而言,她其实是不受东德人民喜爱的。

东德人认为默克尔背叛了信仰,并没有照顾东德的利益,毕竟直到今天为止,东德西德发展差距依旧巨大。

对此,默尔克也只是表示,她是全德国人的总理,而不单单只是东德的。

似乎在默克尔眼里,东德也好,西德也罢,只是历史宿命的一部分,与一些西方政客们所坚信的"终结论"不同。默克尔眼里的时间,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缓慢流转的轮回。

11月9日,历史将铭记默克尔!她揭开了西方霸权的遮羞布

3、几乎就在同一天,美国人那儿,同样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柏林墙纪念仪式"。

白宫找了几个"东德世界受害者",让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下当初在东德生存的往事,表演足够夸张,可却欠缺了那么几分真诚。

当今很多西方世界的拥趸们,简单的把他们今天的幸福,理解成某种制度上的成功。

11月9日,历史将铭记默克尔!她揭开了西方霸权的遮羞布

可事实上,单纯地以成败去判定历史是不准确的。至少,单纯地以短期的成败去判定历史是不准确的。

就像在完成《历史终结论》后,法兰西斯·福山一度在西方世界声名显赫,不少美国传统精英层,把他视作下个世代整个西方霸权理论基础的奠基人。

可是福山却在数年前,公开表态自己当初的理论是错的,未能兼顾到很多具体的细节。

柏林墙从未倒塌,历史远未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