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娃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如果要說孩子身上哪件事最令父母感到無助和絕望,恐怕少不了孩子沉迷手機不可自拔這件事了。

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一方面會使孩子無心讀書,學習成績每況愈下;一方面影響到了孩子的視力,同時也不利於智力的開發。

現實中絕大多數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在學業上都好不到哪裡去,可以說,孩子玩手機已成為困擾很多父母的教育問題。

娃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娃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01 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很多,但並不能簡單歸結為自控力不夠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沉迷手機的危害非常明顯,比如學習成績下降,想象力、專注力都會受損等,更不可能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了。

我在孩子出生之前,曾親眼看到有太多因沉迷於手機最後荒廢學業的孩子,孩子本來應該有自己不一樣的人生,最後卻被手機牽著鼻子走。

很多人把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歸結為孩子的自控力不夠,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娃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娃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不少人只看到了現象的表面,卻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雖然手機的誘惑力是如此之大,對孩子來說,一般是很難抵抗得住的,但我們只要認真想一下,如果孩子在早期被父母引導得好,未必就一定會陷入玩手機的泥潭裡。

從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來看,孩子在成長初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非常渴望瞭解現實世界,如果父母能夠在最恰當的時間並給予良好引導的話,孩子基本上不會深陷手機泥潭。

若一開始就對孩子缺乏正確的引導,孩子就很容易沉迷於手機而無法自拔,人生就被限制在那塊幾寸大小的手機屏幕上。

所以,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並不能簡單歸結為孩子的自控力不夠。

對父母而言,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事情只有認真地去嘗試、去體驗,就會有全新的認識和充滿驚喜的收穫。

當我有了孩子之後,我就進行了這方面的認真嘗試,這個過程沒有想象中的艱難,是一個很自然的發展過程。

娃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娃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通過幾年的嘗試和體驗,我的孩子到現在為止,已經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產生了強大的免疫力,手機等電子產品在孩子眼裡只不過是個工具而已,基本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

當她身邊的同齡小朋友大都喜歡有事沒事就抱著手機玩各種遊戲時,她卻可以做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閱讀世界中,這種定力當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而是通過長期的努力才達成的。

02 抓住孩子早期敏感關鍵期,挖掘孩子最大的興趣愛好並全力去培養鞏固

杜絕孩子沉迷手機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現實中讓孩子一開始就養成一種遠超手機誘惑的其它有益的興趣愛好。

如果以“打戰”打個比方,自己陣地不去佔領,就要被對方佔領。

作為父母,沒有讓一兩個有益的興趣愛好佔領孩子的“陣地”,那就等同於把孩子的陣地拱手送給有強大攻擊力的手機等電子產品。

而佔領孩子“陣地”的最佳時期不是在小學階段,更不是在中學階段,而是從孩子一出生起就要開始做好這件事。

娃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娃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此外,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有“攻城略地”的決心和耐心,因為這是一個或許長達幾年的過程,但努力的結局就是孩子從此把手機當“路人”,再也不會輕易被手機控制。

我本人的做法是把閱讀和運動培養成孩子最大的興趣愛好,這種愛好由於在早期得到了鞏固,現在已經完全佔據了孩子的“陣地”。

當孩子感覺到閱讀和運動要比玩手機更有趣味更有意義的時候,你已經成功了至少一大半。

當然,這件事情不一定是閱讀和運動,還可以是其它方面的有益愛好。

03 幫孩子形成手機就只不過是一個輔助工具的意識

身處網絡時代,我們當然不可能和手機完全隔絕,總會遇到需要使用手機的時候。

要防止孩子沉迷手機的關鍵是讓孩子來掌控手機,而不是讓手機來掌控孩子。大家所提到的孩子沉迷於手機,其實就是孩子已經被手機控制住了。

當孩子把手機當作一件輔助工具的時候,就和使用筆墨紙硯等學習工具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我們從沒聽說過哪個孩子會被“工具”所控制。

作為父母,既要教會孩子如何提升自我管理手機的能力,也要幫孩子形成手機就只不過是一個輔助工具的意識。

一是父母要為孩子做好示範。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但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藏手機,搞得神神秘秘的,反而容易引起孩子不必要的好奇。

娃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娃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父母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在孩子面前用手機打電話、視頻通話等,這首先讓孩子形成電話是通訊工具的概念。

二是父母還可以經常和孩子探討如何使用手機上關於學習方面的APP,比如故事、國學、外語、百科類等音頻內容,通過手機自帶喇叭或通過藍牙來連接智能音箱等進行播放,讓孩子從小就形成這樣的概念:手機除了通話之外,還是可以用來幫助學習用的工具。

04 父母給孩子做表率,不在孩子面前頻繁刷手機,更不要拿手機來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響著孩子。

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拿著手機玩遊戲、刷朋友圈等,在潛移默化中將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娃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娃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當孩子在鬧脾氣的時候,有些父母喜歡拿手機來哄孩子,這是不可取的做法,儘量要避免。

05 每天固定一個時段專門用於陪伴孩子

當孩子已經對手機有了一定的癮怎麼辦?

如果僅用簡單生硬的規則去約束孩子,效果不好不說,還會造成親子間關係的緊張。

如果把孩子跟手機完全隔離開,只會誘發孩子對手機的好奇,更可能對手機產生依賴性。

為減弱和消除孩子對手機的依賴性,父母可以每天固定一個時段專門用於陪伴孩子,比如晚飯後等時間。

之所以要固定時段,好處在於次數多了之後,給孩子一種條件反射,到點了,孩子就會想到這是父母陪伴自己的時間,身心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期待,開始做好投入的準備。

娃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娃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當然,陪伴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完全可以由父母和孩子一起商定,但肯定不是父母邊抱著手機玩邊和孩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這種“人在曹營心在漢”的陪伴方式不會增進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反而還給孩子起到玩手機的不好示範。

曾有一位朋友每天都在晚飯後陪著孩子親子閱讀,或為孩子講幾個故事,閱讀活動結束後,再來個戶外遊戲活動等,週末還常常帶著孩子走出家門、親近大自然,這些都已成為家中的經典“節目”。日子久了,不僅親子關係更加和諧了,原本念念不忘要玩手機遊戲的孩子,更是把手機遊戲拋到“爪哇島”了,這意外的收穫讓朋友一家都感到驚喜不已。

06 和孩子合作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孩子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要想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難題,不能依賴於簡單粗暴的禁止。

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簡單粗暴嚴禁孩子玩手機的家庭,絕大多數都沒起到預期的效果。

如果孩子深陷手機泥潭無法自拔,除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在引導教育孩子當中有何不足之外,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沉迷手機到底屬於哪一類型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最合理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娃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娃跳出沉迷手機的坑

單一教育方式的效果遠不如一套“組合拳”的效果。

培養孩子還是要有未雨綢繆的教育智慧。

最理想的方式是父母從孩子來到人世間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未雨綢繆的教育意識,根據孩子的情況,和孩子一起合作打出一套“組合拳”,相信可以改變很多父母所認為的孩子都逃不脫沉迷手機這一“魔咒”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