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為性格內向而抱歉!揚長避短,你也可以很優秀

不必為性格內向而抱歉!揚長避短,你也可以很優秀

我們好像生活在一個外向者更“吃香”的世界中。他們自信,善於溝通,熱衷表現,會活躍氣氛,總是人群中的焦點。

相反,內而敏感的人不善言談、不喜社交、不夠自信,常常給人以孤僻不合群的印象。當人們談論起內向者,總會用“悶”、“沒勁”等詞形容他們。

在很多人眼中,內向和敏感,似乎是一種性格缺陷。

生活在他人的誤解和偏見中,很多內向敏感者逐漸學會以同樣的眼光看待自己,久而久之,他們也開始為自己的性格感到抱歉。

我看到很多內向者四處求教如何才能變得更加外向,我也看到很多內向者為了“打開自己”而強迫自己參與各種社交活動。

可是,內向敏感,真的是相較而言更壞的性格嗎?

模仿別人之前,先認識自己

《內向高敏者》這本書告訴我們,內向高敏不僅不是缺陷,而且內向高敏者所擁有的性格特質,比如善於獨立思考、善於自我探索、做事小心謹慎、善於分析、堅韌不拔等,簡直是獲得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條件。

當然,內向高敏者的性格劣勢,比如被動、恐懼等,也會導致他們在應該做出改變時,因懼怕挑戰而不做改變,最終錯失機會和前景。

因此,對於內向高敏者而言,最應該做的不是模仿別人變得外向,而是發揮自己性格的優勢,同時避免性格中的劣勢。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瓦拉赫效應”。它是指人的智能發展不均衡,都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人一旦找到自己的智能最佳點,使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沃倫•巴菲特、傑克•韋爾奇、比爾•蓋茨等在各自領域表現傑出的人,都是內向性格者。

瞭解一下他們的故事,你會發現,這些人無一例外地充分發揮出內向性格的優勢——獨立思考、善於分析、持續專注、堅韌不拔。

性格沒有優劣,內向性格者若想活得更加自在,必須找到併發揮自己的優勢。

書中羅列了10條關於內向高敏者的性格優勢與劣勢——

內向高敏者的優勢:謹慎,專注,自我探索,善於傾聽,安靜,獨立,善於分析,擅長寫作,持之以恆,有同理心;

內向高敏者的劣勢:恐懼,過於注重細節,易受刺激,被動,逃避,過分理智,自我否定,固執,孤僻,害怕衝突。

如果你也是一位內向高敏者,希望你通過這本書,重新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同時避免性格上的劣勢給你帶來的不利影響。

不必為性格內向而抱歉!揚長避短,你也可以很優秀

習慣否定自己,是內向高敏者最大的“愚蠢”

相較於外向和不那麼敏感的人來說,內向高敏者更有可能自我否定,對自己感到不滿意。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由內外兩種原因造成。

首先,外界對內向高敏者的偏見,使得這類人往往處於群體壓力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外界對內向高敏者的評價,往往集中於他們“想太多”和“放不開”這樣明顯的缺點上。

這會造成內向高敏者的低自尊,不太能夠接受自己,於是他們學著去迎合、去陪笑臉,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的同時,更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不必為性格內向而抱歉!揚長避短,你也可以很優秀

其次,內向高敏者的大腦結構和生理基礎,決定他們會對外界的信息,尤其是負面信息比較敏感。

做項目時,自己提出的方案受到同事一致好評,但由於內向高敏者看到了自己方案中某個不足,因此即便大家都認為這個方案不錯,當事人也會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在外人看來並不明顯的性格缺點,對內向高敏者來說,卻如雪白牆上的一大塊汙跡。他們會對自己的缺陷、不足耿耿於懷。

書中,作者形容內向高敏者患上了“騙子症候群”,也就是說,他們實際上成績斐然,卻總以為自己什麼都沒做成。

因此,對於內向高敏者來說,有一件事亟需去做,那就是不要妄自菲薄,在承認自己不足的同時,客觀地發現自己的優勢,認可自己的價值。

程式化改變,更適合內向高敏者的改變方式

相較於外向者,內向高敏者更加喜歡穩定的狀態,他們不會輕易做出改變,這是他們性格中“謹慎”、“安靜”的特質所決定的。

內向高敏者改變自己的動因,與外向活躍者不同:

外向活躍者會為了追求“獎勵”、體驗刺激而做出改變,比如他們會為了豐厚的物質回報,而挑戰自己並不完全勝任的工作。

不必為性格內向而抱歉!揚長避短,你也可以很優秀

而內向高敏者則不同,他們大腦中“謹慎中心”的影響力明顯大於“獎勵中心”。也就是說,他們不會為了獎勵而走出舒適圈,只有他們對現狀感到不滿,日常痛苦越來越明顯時,才會做出改變。

總而言之,外向活躍者改變的動機是追求獎勵,而內向高敏者改變的動機是避免痛苦。

內向高敏者的另一個特質是容易恐懼,這與他們大腦中過度敏感的杏仁核有關。

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杏仁核過度敏感的人,恐懼閾值更低,更容易對風險、不確定性感到恐懼。

內向高敏者謹慎、易恐懼的特質,會給他們造成一種困境:如果現狀並不樂觀,但也沒有惡化到令人痛苦的程度,那麼內向高敏者很容易因恐懼而不敢做出改變。

“進入未知的、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對內向高敏者來說是很難的,因為他們只有在考慮和評估過所有選項時才會有安全感。”

如此一來,內向高敏者很可能失去很多機會,錯過多姿多彩的世界。

不過,書中介紹了一種適合內向高敏者做出改變的方法,這也是我閱讀這本書收益最大的地方。

這種方法就是“程式化改變”,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養成好習慣”。

不必為性格內向而抱歉!揚長避短,你也可以很優秀

關於如何將事情程式化,養成習慣,作者列出了幾點建議:先明確你想在何時、以何種頻率去做這件事,然後把它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去做,就像刷牙一樣。

舉幾個例子,如果你想做出的改變是結識更多人,那麼你就應該養成這樣的習慣:每隔半年參加一個有趣的工作坊;

如果你的目的是更好地認識自己,那麼你就應該養成記日記的習慣;等等。

當你將一項重大的改變,分解成每月、每週都要完成的小目標,你做起這件事時,就不會太費力,“你就可以向著改變的方向小步前進,最終走向你的目的地”。

結語

內向高敏者謹慎、專注、安靜、獨立、善於分析、堅韌不拔,但同時,他們也易恐懼、過於注重細節、容易自我否定、被動、面對不喜歡的處境時喜歡逃避。

內向高敏者要做到真正認同自己、接納自己。但這不意味著過分誇大內向高敏性格的優勢,但也不必為自己的性格感到抱歉。

揚長避短,才能把我們帶到更遠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