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現在只要一個家族有一個孩子在學校就會產生一個通病,大家共同的話題就是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

今天在大興青少年宮,圍繞著這個課題,100多名家長興致勃勃的又參加了第二次家長課堂的講座。

中國版“李英愛”陳亦帆老師做了一個詳細的解讀。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我們的革命先烈學習目的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的父母輩是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而學習,或者為了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環境而學習。

我們的孩子都是00後,10後,這些孩子不會缺吃少穿,那麼怎麼樣才能夠刺激他們學習呢?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學習呢?

陳老師舉了個例子。有一輛性能特別好的車去自駕遊,但是如果在出發之前沒有定位好座標,那麼車況越好油越多會越偏離我們的目的地。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前段時間非常風靡網絡的一段視頻,是孩子們在操場上喊的口號,我為我媽學習,我學習好了,我媽開心,我媽開心我們全家都開心。這也正是中國現在教育的現狀。學習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為什麼就變成了我為我媽而學習了呢?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陳老師說,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下班回來了,他歡喜雀躍的奔向你,他迫不及待的想跟你分享今天的生活。你的反應呢?這時候問他作業做完沒有,今天考試怎麼樣?或者是去你快去做作業,然後自己卻到一邊看手機,刷朋友圈。

孩子的一腔熱血被這一瓢涼水潑的從頭到腳,涼到心底。那麼孩子去做作業是不是就變成了去為你做作業,孩子去考試是不是變成了去為你考試?當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與你分享他生活中的美好的時候,你卻用成績和學習來去對應他,回應他,那麼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學習是為家長而學的。學習成績成為了評判親子關係是否和諧的一個標準。成績好了,孩子就是天使,成績不好了,孩子就是魔鬼。

也許有這樣的一種孩子,一直為了迎合家長,那麼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上大學甚至於到博士了,一直就是一個“聽話”“別人家的”的孩子,但是他考上名牌大學了,擁有了這一切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動力了,他沒有學習的動力是因為他沒有目標了。所有為爸爸媽媽所做的事情,他認為這任務已經完成了。因為這些目標是爸爸媽媽給他設定的。

聽說過不少這樣的例子,考上大學以後拿著名牌錄取通知書扔在爸媽跟前,然後瀟灑的出走棄學,甚至於還有人自殺的。

幫助孩子完成夢想,成就最好的彼此才是父母最應該做的事情。

陳老師的孩子在9歲的時候說自己喜歡錶演,陳老師說那好啊,最好的表演應該是在上海戲劇學院,然後在一個假期她帶著孩子去上海,在戲劇學院的校園裡,參觀了學校的校園環境,並且還參與到孩子將來考到這個學校之後的模擬環境。設想孩子10年以後在哪個圖書館,在哪個飯堂出現,孩子眼前似乎就能夠看到這一切。好嘛,如果要考上這個學校,文化分也是低不了的,那麼,第一就是要實現這個文化分數。當一個藝術家或者是表演是少不了的,臺詞功夫也少不了的,所以語文很重要,出了名以後要出國進行藝術的深造或者是參加紅毯秀,不能帶翻譯,英語也是少不了的,如果做一個演員不滿足還想做編劇,那麼邏輯思維少不了的,數學也很重要。為了完成這麼一個夢想,我們要從各個角度去朝著這個目標去實現它,所以這孩子就特別目標清晰,每次都特別明確自己要的是什麼。學習成績也是一路飆升,現在高一了也是重點學校裡的第1名。距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智慧的媽媽是幫助孩子成就她自己。而不是打造一個自己想要的孩子。那些望子成龍只是一種人為的非自發性的學習推手,只會讓孩子厭倦了學習。

言傳勝於身教。

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力遠遠超越父母每天對孩子的嘮叨。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現在這個年代,人工智能會替代越來越多的職業和行業,那麼對於孩子的未來的成就和影響,不能用唯一的這個標準去衡量,雖然有很多家長依然迷惑於在應試教育中取得一個成績,但可喜可賀的是中國的教育制度現在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的評判標準也正在朝著更加科學更加人文更加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而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和改變。

近兩年國家出臺的系列中高考的改革政策:比如,2018年北京市教委《關於初中綜合社會實踐活動、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計入中考成績的通知》、2019年6月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等,大家對此需要有所瞭解,政策的背後是國家已經意識到現代的體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已經開始從考試分數做為唯一的評價指標,開始向多元綜合素質評價方式在過度。做為家長,需要從更長遠的角度來思考孩子的教育。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大型傳統文化推廣協會應運而生,為廣大的交流的父母提供了一個非營利性的公益的平臺,帶領父母和孩子從“心”出發。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從“益心行”帶領孩子走進自然,到經典誦讀,到 家庭傳統文化志願者導師的公益培訓,一步步帶領家長走出焦慮,迴歸到家長的教育本質。做合格的父母,做優質的父母,做能夠陪伴孩子,實現夢想的引領者,當你不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同孩子一起向前奔跑的小夥伴的時候,孩子還有什麼不聽話之說呢?還有什麼學習上的困難呢?

加入大興家庭傳統文化志願者導師也是在為孩子做一個學習的榜樣。你讀經典孩子也會讀經典,你打麻將孩子也會打麻將,你玩手機孩子也會玩手機。你願意去做一個志願者,孩子也會興致勃勃地跟著你去做一個志願者。

孩子每天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在父母身邊的時間是無限的。

海闊天空,孩子很快就會到18歲,在你身旁的時間也所剩無幾。我不信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孩子會不會有持久的學習能力,孩子的無限潛能,都在取決於於我們是否是一個合格的愛學習的父母身上。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大興少年宮家長學校第二講

(也有特別有天賦的孩子,卻因為分數一把尺子,把孩子困在其中,如同這朵遲開的花,儘管它沒有開在春天裡,在十一月份的北京,仍舊在蕭索的寒風中怒放它的生命)。

大興少年宮家長課堂,今年還有三次機會給家長開課,愛學習的父母,或者祖父母,歡迎大家抱團養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