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鮮于樞草書冊頁

《醉時歌》


鮮于樞(1246-1302),字伯機,號困學山民,漁陽( 今北京薊縣) 人,官太常博士。鮮于樞的書法成就,主要在於行草。草書學懷素並能自出新意。趙孟頫對他的書法十分推崇,曾說:“餘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餘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鮮于樞的書法成就,主要在於行草。草書學懷素並能自出新意。他的執筆方法很有特點,使用獨特的迴腕法;喜歡用狼毫,寫字強調骨力。的確,他的行草書骨力勁健,真力飽滿。行筆瀟灑自然。他的功力很紮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同時代的袁褒說:“困學老人善迴腕,故其書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然與伯機相識凡十五,六年間,見其書日異,勝人間俗書也。”(《書林藻鑑》)而書法家陳繹曾也說:“今代惟鮮于郎中善懸腕書,餘問之,嗔目伸臂曰:膽!膽!膽!”可見他敢於創新的精神。他的楷書有《李願歸盤谷序》,現藏上海博物館,筆法古樸,結體謹嚴,氣魄恢宏。行草有所寫自作詩《大字詩讚》和《唐詩草書卷》,筆法縱肆,欹態橫發。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元代草書高手,趙孟頫甘拜下風



《醉時歌》原文


(杜甫)

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鬢如絲。

日糴太倉五升米,時赴鄭老同襟期。

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疑。

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

清夜沉沉動春酌,燈前細雨簷花落。

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

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字終投閣。

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

儒術於我何有哉,孔丘盜蹠俱塵埃。

不須聞此意慘愴,生前相遇且銜杯!

(下節錄儲光羲《同武平一員外遊湖五首時武貶金壇令》)

朝來仙閣聽絃歌,暝入花亭見綺羅。

池邊命酒憐風月,浦口還船惜芰荷。

(……)

花潭竹嶼傍幽蹊,畫楫浮空入夜溪。

芰荷覆水船難進,歌舞留人月易低。

(下節錄儲光羲《寄孫山人》)

新林二月孤舟還,水滿清江花滿山。

借問故園隱君子,時時來往住人間。

(下為王昌齡《西宮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卻恨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下為王昌齡 《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下為王昌齡 《重別李評事》)

莫道清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下為劉長卿《尋盛禪師蘭若》)

秋草黃花覆古阡,隔林遙見起人煙。

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下為劉長卿《尋盛禪師蘭若》)

憐君一見一悲歌,歲歲無如老去何。

白屋漸看秋草沒,青雲莫道故人多。

(下為劉長卿《寄別朱拾遺》)

天書遠召滄浪客,幾度臨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騎發金陵。

(下為劉長卿《昭陽曲》)

昨夜承恩宿未央,羅衣猶帶御煙香。

芙蓉帳小云屏暗,楊柳風多水殿涼。

(下為高適《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