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平凡的世界,芸芸眾生,無不奔波在生活的平行線上。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世界,走近生活,蓬勃的生命之光照耀著每一個人的前行之路。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今天,小編實拍的這位新縣人,一定有您所熟悉的故事。

每天穿梭於縣城大街小巷,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只是路人甲。然而,網購成為人們的重要生活方式的今天,一個個與此密不可分的快遞帝國正在崛起,作為支撐這個龐大帝國運轉的“螺絲釘”——快遞員們,生活狀況到底是怎麼樣的?

一件包裹送達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旅程”?

我們跟隨一名普通的快遞員,記錄下了她辛勤工作的12小時。


站內唯一的女員工,幹起活來“吃苦耐勞”

故事的主人公叫白獻萍,41歲的她,是洛陽偃師縣人。

十年前與在外務工的丈夫相識,追隨他嫁到新縣,去年當起了一名快遞員。

作為站內唯一的女快遞員,入行一年有餘,算是“老員工”了。因為工作勤懇、認真,吃苦耐勞,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早晨7:00 白獻萍和她的電動小三輪出現在潢河北路,開始一天的忙碌。其實早起已成習慣,每天6:30鬧鐘響起,都是用最快的速度換衣服,簡單地刷牙、洗臉、出發。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早上7:20 白獻萍來到銀基北城花園,這個燒餅攤是她經常光顧的。

“早餐在騎車去公司的路上就解決了,我一般就吃一個燒餅加一杯豆漿。如果是週一,肯定來不及吃,每週一都是最忙的”。

說話間,白獻萍匆匆買了燒餅。作為一個北方人,她還是更喜歡吃麵食。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早7:50 白獻萍到達物流中心,此時,同事們已經開始分揀快件,白獻萍迅速進入角色,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作為韻達快遞新縣站內唯一的女員工,白獻萍幹起活來“吃苦耐勞”。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上午9:00前 從漯河轉運站發往新縣的物流大貨,都會準時到達位於方灣的新縣韻達物流中心。

大件貨物,會採取人工搬運的方式進行卸貨,更多的常規件,則通過傳送帶進入倉庫,快遞員們根據自己所負責的片區將貨物分揀歸類。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上午11:00 分揀完成。白獻萍額頭滿是小小的汗珠,她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完成分揀。然後將快件依次按照配送距離及順序依次排列,最後使用終端機器掃描派件,一陣“滴、滴、滴”聲後,機器報出數字——“178件”。

“今天貨量也挺多的,不過除開“雙十一”,最多的時候,有時候一天有將近300件呢”白獻萍說。

白獻萍主要負責方灣、銀基、建設家園附近區域的快遞寄送攬收業務。“去年7月入行時,這些地方全都不熟悉,只能每天在附近晃悠,記住沿路小區的名字、路口和標誌性建築”。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根據派送的順序,178件包裹被有序地裝入電動三輪車。車廂裡放不下的快遞只好放到車頂,整理完包裹,她立馬慶幸道,“今天不用爬樓梯”

因為件多,白獻萍顧不上吃飯,便熟練地啟動了三輪車,準備送快遞了。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做我們這行的,大家都是風餐露宿,哪有什麼準時吃飯,定時午休的說法呢,早點把件送完就是我們最好的期待了。”白獻萍說到。

“不是在送快遞的路上,就是在收快遞的路上,我這一年下來除了春節放假,沒有請過一天假。”


“走走停停,每天要跑50里路”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中午12:15 溫度接近36°C,室外的熱浪此起彼伏,白獻萍出發了。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中午12:30 到達了第一個收件客戶的樓下,白獻萍熟練地拿起手機通知客戶取件。

這一帶認識白獻萍的人很多,客戶需要送快遞只要打她電話就行,她會根據自己的路線安排,與客戶約好上門取件的時間。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在白獻萍的心裡有一張區域三維地圖,她能熟練地報出這些路的門牌號碼,每個門牌號碼對應的是民宅還是商鋪,哪棟是低層哪棟是高層,10點前哪些商鋪還沒開門無法送貨......她都心知肚明。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下午16:35 車廂內的快件送了一大半了,白獻萍從車頂搬下大件放到車廂裡。

每天的搬上搬下,白獻萍打趣到自己已經是個有力氣的漢子了。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將快遞交給小顧客,並囑咐她一定要拿好媽媽的快遞,別弄丟了。

顧客收件以後,白獻萍需要將快遞掃碼錄入系統,這時物流跟蹤信息才顯示“您的快遞已簽收”,意味著結束了這個包裹的從寄出到簽收的一整套配送流程。

“沒有月入上萬,只有全年無休”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喝口水解渴,今天忘記帶水杯了,白獻萍買了一小瓶礦泉水。

“快遞行業很不容易,沒有月入上萬,派送一件平均提成是幾毛錢,寄送一件還要除去成本、發貨費、面單費.......,剩下的才是自己的,每月收入也就是三、四千元。”

“每天上班時間長達12小時,除去春節全年無休。不能請假,請假的話不光自己沒有了收入,負責的區域也就沒人去送件了,不僅客戶著急,自己也很內疚”。

白獻萍今年沒有請一天假,家中有事的話,她只能早上提前送件或跟客戶協商好晚上加班送件。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不怕忙和累,只求被理解、尊重

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是快遞員的工作常態。

夏天,除了要和毒辣的太陽作鬥爭,還要時刻面臨突然襲來的暴雨。

冬天,北風凜冽,電動三輪車沒有全方位的擋板,她的手每年都要經歷一次凍瘡的折磨。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若碰到收件人不在,只能將快件放到門衛室,這樣一來,難免出現拿錯件、丟件的煩心事。

“累點不算啥,快遞員最怕的就是丟件了,那意味著一天就白乾了,感到很委屈。”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快遞員的工作不僅辛苦,同時也非常繁瑣。而就是這樣一群人,每天奔波於這座小城的每一個角落,小心翼翼且忙碌地重複著相同的工作。每一次服務後,他們希望得到的是社會更多的尊重和認可。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下午17:30 送件途中出了一點小插曲,白獻萍察覺電瓶車剎車有些松,為了不出意外,便急忙前往修車店。

15分鐘後,修車師傅將電瓶車修好,並幫她檢查了車子,修車師傅也是韻達快遞的老客戶。


一輛三輪車,撐起家庭的半邊天

“我只有高中文化,起點低,工作辛苦,丈夫也在做電焊工,比我更累,但這是我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白獻萍說,他們夫妻倆要照顧2個老人,自己的孩子秋天就要上小學了,還有即將支付的房租、水電費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天色漸暗,白獻萍騎著修好的車子繼續趕路。

談起夢想,她笑著說:“未來想在縣城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到時候可以把孩子帶到縣城上學,但是現在房價太高,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實現”。

說完,白獻萍又補充到,想要在今年過年回老家看看父母,父母年紀都大了,因為經濟拮据,十年裡從來也沒有邀請父母和弟弟妹妹來新縣遊玩,也是一個遺憾,希望今年能多賺些錢完成這個“願望”。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晚上19:00 已是華燈初上,最後一個快遞被送到客戶手上,距離公司規定的快件每天晚上8點前要全部送達的要求只剩下了半個小時。

她們希望每天的配送一帆風順,她們也無疑是在與時間賽跑。

風雨無阻 使命必達!記錄新縣快遞員白獻萍的一天

夜晚19:30 夜色降臨,小城華燈闌珊。白獻萍確認所有快件都已配送完成後鎖上了車廂,騎上電瓶車趕回公司,在那裡她還要完成今天的攬件入庫工作才能下班,她的家人還在等她回家。


黃昏的時候,是那些散落在城市裡沉默的人們歸家的時候。

那些高溫中揮汗如雨的人,他們像晚歸的候鳥,在傍晚時分,收攏好自己的翅膀,默默歸巢。

在這樣的土地上,沒人知道,會有多少樓宇推倒重來;在這樣的土地上,沒人知道多少面孔生死明滅;在這樣的土地上,沒人知道有多少記憶戛然而止。

這些影像無法複製,這些影像轉瞬即逝。

我們唯一可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相機,走出去,走到街上去,記錄下自己眼中的真實故事,記錄下屬於這些普通人最平常的一天。

這樣,他們才不會被遺忘。

——《中國人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