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患病全家倒下,家庭顶梁柱因病致贫后怎么办

一人患病全家倒下,家庭顶梁柱因病致贫后怎么办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个问题肯定还会长期存在

“每一分钱都能起作用”

王世红至今也说不清楚什么是“顶梁柱”,虽然一年前他接受了这个项目的1822.13元帮扶。他只记得当时村里叫他报过一次账,要去了身份证、银行卡、住院报销单等个人资料,几天后这笔钱就到了他手里。

这始于一场大病。2017年正月底,王世红吃晚饭时突然发现“手指头没有力气”,“筷子夹着面条,送不到嘴里”。他以为是劳累过度所致,“那天干活很厉害”。

第二天,他继续帮邻居修房子,同样的情景再次发生,“连一块砖都提不动了”。他有点慌,去当地县医院看病,无果,又转去临近的四川泸州某医院。王世红是云南镇雄县人,该县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乌蒙山区腹地,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在泸州的医院,王世红被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也称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一种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一种他从未听过的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他变得全身无力,一度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单。

但他觉得“没了就没了”,只是“搞一屁股债,病也看不好,我的小孩肯定就(生活)更难过了”。

王世红有4个孩子,1个女儿,3个儿子,最小的两个儿子是一对双胞胎,他得病时双胞胎才9个月大。一家六口挤在一座二层小楼的几间偏房内,屋里有几件旧家具,一个硕大的煤炉,上面烤着土豆。楼上住着父母,一楼对面是弟弟家。这里属于镇雄县赤水源镇螳螂村的一个村组,山高沟深路弯,一条小溪从门前流过,屋后有几亩田地,主要种植玉米和土豆。

王世红躺在医院里,输免疫球蛋白液体,“一天七八千,输了10天,就好了。”

医生让他休养至少半年,他休了一个月就出去干活儿了。这期间他也在吃药,药物的副作用使他的体重从180斤飙升至240斤,后来他干脆停了,之后也再没有去医院复查过。“去一次至少两万,我回来以后就没挣到过两万。”

王世红今年36岁,正值壮年,虽然经历过一场大病,他看上去仍然很健壮,以前在外打工,“什么活儿都不怕,什么活儿都敢接”。做瓦工时他每天能挣200元,每月五六千,虽然也都用完,生活“还是那个狗样”,但没欠债。

为了看病,他借了1万多。而这场病前前后后共花了5万多,经过四重保障(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报销后,自付了5900多元。

但王世红已回不到从前。这个病严重侵害了他的身体,他再也干不了重活,每遇下雨天,手会发麻,只能打杂工。他现在在镇雄县以古镇的中小学工地上做木工,每天工钱有130元,但下雨天要请假,算下来每月能挣两千元左右。从赤水源镇到以古镇,骑摩托车需要两个小时,他只能两个月回家一次。

收入下降,再加上家中人口众多,老婆在家全职带孩子,家庭全靠他一人支撑。两年下来,王世红前后已欠了10万元。2017年,因病致贫的王世红一家被村里确定为建档立卡户。

2017年底,互联网公益保险项目顶梁柱落地镇雄县,为全县27万多名建档立卡户投保,每人每年30元标准,王世红因此得到一份保险。镇雄有170万人口,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2017年末仍有贫困人口约54万。2016年,镇雄县贫困人口产生的自费医疗费用约1.3亿元,顶梁柱项目在这里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2018年4月,赔付工作启动,王世红2017年的住院花费按照相关方案(自付部分减去起付线1500元,再乘以41%),拿到1822.13元赔付。

第二年,该项目在镇雄继续实施,理赔方案发生变化,起付线调整为2500元,报销比例达到75%。这意味着如果复查,王世红还会得到相应理赔。

王世红也知道1000多块钱不多,但他有自己的道理,“每一分钱都能起作用。像救命这一块,在医院里,差100块就不给你看。你去买东西,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的。”

最硬的那块骨头

顶梁柱全称“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是阿里巴巴公益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蚂蚁 金服公益、蚂蚁金服保险平台于2017年7月12日联合发起的精准健康扶贫项目。该项目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为受益主体,即所谓“顶梁柱”,年龄为18到60周岁,为这个群体提供专属扶贫公益保险。一旦发生理赔,不区分病种、医院和治疗地区,对住院总费用中的“自付费用”进行补充报销。

这个项目最初缘起于支付宝的保险业务。据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平台公益负责人明宏伟回忆,2016年中期,阿里内部开始共创,就公益与保险业务相

结合做了一些事情,但只是产生了“公益保险”这个概念,并无下文。“支付宝自己尝试做了几个小项目。”

一直到当年年底,共创重启。这一次的讨论更为深入,比如在投保对象的选择上,公益项目受益人或实施人(如志愿者)都曾进入讨论范围。

“因为当时已进入脱贫攻坚阶段,我们想,应该结合国家大政方针,做这个事情。”明宏伟说。

大方向确定之后,2017年初,阿里公益找到中国扶贫基金会,两家机构开始频繁沟通。“最初确定的方向是,围绕脱贫攻坚,做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公益项目,解决脱贫攻坚中的一个问题。”明宏伟回忆。

而脱贫攻坚本身还有很多细分方向,教育、产业、健康......“之前想的是每一个方向我们都出一个险种。”明宏伟说,“后来我们意识到要解决所有问题是比较难的,不如瞄准最核心的问题,也就是因病致贫。”

当时中国扶贫基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占到40%以上,这几乎是脱贫攻坚任务中最硬的那块骨头。接下来确定受益人群。“是所有人都投保还是有所聚焦?”明宏伟说,“从公益的手法来说,要解决最核心的问题。而对于脱贫来说,最重要的是家里的劳动力,所以我们圈定了顶梁柱这个人群。”

之后四家发起方到位,阿里巴巴公益和蚂蚁金服公益负责筹集资金;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项目实施;蚂蚁金服保险及合作保险公司负责投保和理赔工作。另外各方还约定了资金使用原则,如善款的90%用于被保人理赔,另外10%用于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及保险公司的项目执行和运营的基础费用。当年理赔结余的资金会转到下一年继续投保,超赔的 资金由阿里巴巴公益负责筹集进行兜底。

2017年7月,顶梁柱项目正式启动。当时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孙利军刚刚履新到位,专职负责阿里巴巴经济体的社会责任工作。他为项目提出了具体目标:2020年之前覆盖1000万人次。

2017年底,阿里巴巴脱贫基金成立,顶梁柱项目被纳入阿里巴巴脱贫战略,成为五大脱贫方向之一的健康脱贫中最重要的项目。

一人患病全家倒下,家庭顶梁柱因病致贫后怎么办

2019年5月29日下午,王世红在镇雄县以古镇中学的工地上。限于身体状况,他只能承担一些强度不大的工作。

425万和3.6亿

顶梁柱项目启动之后,推进迅速。据5月16日阿里巴巴发布的首份经济体“公益财报”,截至去年年底,顶梁柱项目已为12个省区66个贫困县共计425万人次的建档立卡户提供了保险。

另一端的数据更惊人。通过阿里公益和蚂蚁金服公益,“顶梁柱”已带动3.6亿公众,112万商家产生了27亿笔公益捐赠,累计筹款1.36亿元。

事实上,在最初的设计中,资金来源为三方,政府、企业、平台,“1+1+1”。“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地方政府配资和大企业捐赠这两者开发难度较高,从体量上来说,和公众资金无法相比。”明宏伟说。

在支付宝公开的资金来源中,仍然可以看到三方资金情况。两家企业和三个地方政府参与了捐款,共计280万元,相比之下,来自阿里公益的资金高达1.6亿元。

公众对健康公益保险显示了巨大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项目的高透明度带来的信任感。从资金入账,到投保,再到理赔资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项目每个环节的公开透明。以上所有信息在线上都可以看到。支付宝的理赔动态里,每一笔理赔金额、被保人姓名和理赔时间都会展示,密密麻麻地,金额从几块钱到10万元不等。

对个人而言,小额赔付可能更多在于对未来信心的提升。但从县域上来看,帮扶效果明显。以镇雄为例,顶梁柱项目使该县建档立卡户的整体报销比例从原来的88.06%提高到90.12%,受益家庭报销比例则提高到95.11%以上,受益人员平均自付费用从7951元降低到3862.75元。

从公开数据可以看到,截至2019年3月7日,镇雄县已使用资金1171万元,保障人数为58.9861万,已理赔人数为2861。

“该项目在四重保障的基础上加固了第五重保障,帮助了我县上千个贫困家庭。”镇雄县副县长张启仙评价说,“顶梁柱缓解了因病致贫的困境,贫困家庭最高受益达10万元,帮助贫困家庭进一步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从2017年到2020年,是“顶梁柱”的第一个项目周期,但并不意味着2020年之后项目不再延续。“(2020年脱贫之后)相对贫困人群本身不会消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个问题肯定还会长期存在。”明宏伟说,“2020之后做什么内容,我们已经在探讨,年底之前会有初步计划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