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正確看中醫,你做對了嗎?

教你如何正確看中醫,你做對了嗎?

由於中醫藥文化的晦澀難懂,加之西醫文化的“入侵”,使很多普通老百姓對中醫不甚瞭解,看中醫時,缺乏基本的中醫知識和疾病常識而遇到庸醫、騙子,最終錢財散盡,病情加重。有感於此,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簡單的中醫知識和看中醫的經驗:

當我們尋醫看病時,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病症是慢性病,還是急症,急症不尋慢法,慢病不得急治。

什麼是慢性病?慢性病多為長期飲食不節、起居無常、外邪長期侵襲所致,比如當今最為常見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中風、耳鳴、腦鳴等;什麼是急症呢?急症的定義為急性發作、病情危急等,例如急性扭傷、急性闌尾炎、突發頭痛、突發腹痛等。

慢病遵循循序漸進法進行調理方可康復,滴水石穿,病症日久,也可成難治頑疾,切忌急功近利,幾劑湯藥難有克病之功。如若採用急性療法去療愈慢性病,往往病症反反覆覆,當下有效,過些時日又發作更甚,甚至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

現在,很多人看中醫、西醫的第一句就是問,能否治好?幾次可好?多長時間可康復?非常缺乏耐心和疾病常識。真正的醫者,無一不以治病救人為己任,一名合格的醫者,無一不是經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的靜心刻苦鑽研,以自身試藥、試針,最終有所成就的。固然存在一些庸醫、偽中醫哄騙患者的情況,但我們在看中醫時,一定要有一顆信任的心,如果對中醫存有質疑,大可不去看中醫。

如何看中醫呢?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些小知識:

當我們去求診於中醫時,保證面部乾淨,不塗抹化妝品,以免影響大夫面診;求診需心平氣和,氣息順暢後(可深呼吸調節氣息)然後讓大夫號脈;切忌一上來就對大夫講在醫院及其它大夫診斷後的結果,以免影響大夫主觀判斷;儘可能將自己的主要症狀表述清楚,可詢問大夫病理病因,做到心中有數;辨證後,認真聆聽飲食宜忌及後續康復保養;大夫開處方時,莫要刨根問底,以免大夫心神失守,有所遺漏、瑕疵;服藥或進行其它療法後,將自己的反應及時反饋給大夫,以便大夫及時調方、改變療法,醫則治三分,餘則七分養,重要的是調節自己的情緒,改變不良習慣,飲食恰當,作息規律,適當鍛鍊,方可不藥自愈。(感謝蓮花手法醫學張建銀老師的分享)


如有疾病、健康等問題,歡迎私信或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