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心臟—未雨綢繆,這些您應該知道

保護心臟—未雨綢繆,這些您應該知道

大家一談及心臟病,就會想到胸痛,想到急性心肌梗死,想到猝死。怎麼防心臟病,我想各大健康自媒體又會廣泛去宣傳:時間就是心肌;怎麼識別冠心病引起的缺血性胸痛;在胸痛的時候怎麼做才是又快又對;怎麼去認識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療和溶栓治療等等......所有的信息都突出一個字“急”

保护心脏—未雨绸缪,这些您应该知道

誠然,由潛伏的冠心病到猝死發生,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但今天,我更想和大家介紹一下,怎麼未雨綢繆去防止心肌梗死的發生。

解析冠心病

01

冠心病本質上是一個慢病,冠心病給了大家太多的機會去防去治,但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沒有抓住這樣的機會。而總是隻把努力放在“胸痛”的鑑別診斷上,只想在“胸痛”發生時去更早的診斷。其實這時已經太晚了,實際上我們醫生還能做到去防止70%-90%的心肌梗死發生。

保护心脏—未雨绸缪,这些您应该知道

大家看上圖。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塞、外周血管閉塞等,我們統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這些疾病的核心環節是人體的大中動脈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圖中的血管壁上的黃色物質,動脈粥樣斑塊。

這些物質形成的斑塊越來越大,血管的狹窄也就越來越嚴重了,也就可能出現心臟缺血心絞痛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如果有一天,斑塊發生了破裂,繼發血栓形成,血栓一大就可能完全堵塞血管了,那就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腦梗塞發生了,甚至於死亡。這個過程的發生可能只需要幾分鐘或幾小時。

但請大家再看一下圖中上面的時間橫座標,10年為一格。給了大家太多的3-4-5個“十年”去做防治工作。

心梗的致發因素

02

我們繼續拆解這個圖,也是講解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過程。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鑽入了血管壁,積累起來,並引發了血管的一系列變化。

“膽固醇鑽入”是否容易,一由血管壁內皮細胞是否堅強決定(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二由破壞血管壁內皮細胞的危險因素多少決定(心血管危險因素),三由膽固醇的多少決定(心血管危險因素)。

㈠ 家族史先天註定是我們現在所無能為力的。但提醒有心肌梗死、腦梗死、支架植入等家族史的人群更應該做好其它危險因素的防控。這也是先天不足,後天補上。

㈡ 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菸。這五個是第一梯隊,這是不想得心肌梗死的朋友們要重點去努力的地方。

保护心脏—未雨绸缪,这些您应该知道

第二梯隊還包括高尿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心率、壓力大、A型性格等。

對前五大危險因素,防控分兩個層面:一是從小(小至嬰兒)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避免菸酒;二是監測血壓、血脂、血糖指標,並及時遵從專業醫生進行處理。這是ASCVD的一級預防。

㈢ 已經被診斷出冠心病、腦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的人群,在繼續積極做好上述的一級預防同時,也需要做好二級預防。

這時往往需要核心的兩大類藥物:他汀和抗血小板藥物。更嚴重的狹窄的時候和更危急的時候,往往是藥物所不能確保安全的,這時就是介入(支架)治療和外科搭橋治療該出手的時候。

目前,一些不良的宣傳過度地強調介入支架的副作用,這實是因噎廢食。支架可以毫不誇張的講是近幾十年心血管領域最重要的進步,沒有之一。放棄支架,也意味著你的治療方案一下子就退步幾十年到1980年水平。大家要做的更多是聽從專業醫生的診療方案,醫生並不會無原則的去瞎放支架。

預防措施

03

總結一下:未雨綢繆,這樣的彌補機會包括:

生活方式干預

1

減鹽、健康飲食結構、控制體重、適當體育活動、戒菸限酒、平和情緒、良好睡眠等。

保护心脏—未雨绸缪,这些您应该知道

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一級預防)

2

至少應按現有指南達標管理好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CVD患者高危個體管理(二級預防)

3

已患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按指南進行規範治療。

保护心脏—未雨绸缪,这些您应该知道
保护心脏—未雨绸缪,这些您应该知道

下一步,由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內科牽頭,集合專家力量,我們將推動建設“全代謝疾病綜合管理門診”,對ASCVD疾病開展全流程一站式管理。以期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殘。這樣的門診我們不光要在總醫院建設,我們也要在總醫院的社區醫聯體單位建設,也要在全市推廣建設,甚至推向全國。盡請期待和關注

您的心臟安全,我們來負責。

請轉發給所有你關心的人

保护心脏—未雨绸缪,这些您应该知道

保护心脏—未雨绸缪,这些您应该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