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內容之七:善終

孝道的內容之七:善終

《孝經》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孝子服侍父母,居家就對父母非常恭敬,撫養就讓父母開心愉快,生病就非常擔憂,父母去世就無比哀痛,祭祀就做到祭禮嚴謹整齊,這五個方面都做好,才算盡到服侍的責任。

儒家的孝道把葬禮看得很重,其原因在於每一個老人的葬禮,實際上是對其生前所作所為的社會評價,所謂“蓋棺論定”。所以孟子說:“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

古人之所以對喪禮重視,更多的是蘊含了教化的意義。

《荀子》: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 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

禮,是嚴謹地處理生與死的。生,是人生的開始;死,是人生的終結。終結和開始都處理得好,為人之道也就完備了。所以君子嚴肅地對待人生的開始而慎重地對待人生的終結。對待終結與開始就像對待同一件事一樣,這是君子的原則,是禮義的規範。

《荀子》:故喪禮者,無他焉,明死生之義,送以哀敬,而終周藏也。故葬埋,敬藏其形也; 祭祀,敬事其神也;其銘誄繫世,敬傳其名也。事生,飾始也;送死,飾終也;終始具,而孝子之事畢,聖人之道備矣。

喪禮,並沒有其它涵義,是為了彰明生死的意義,以悲哀恭敬的心情去葬送死者,最終把他周到地掩藏好。所以埋葬,是為了恭敬地掩藏死者的軀體;祭祀,是為了恭敬地侍奉死者的靈魂;那些銘文、誄辭、傳記家譜,是為了恭敬地傳頌死者的名聲。事奉出生的禮儀,是裝飾人生的開始;葬送死者的禮儀,是裝飾人生的終結。終結與開始的禮儀全部做到了,那麼孝子的事情也就完成了,聖人的道德也就具備了。

孝道的內容之七:善終

現代社會也有這樣的傳統。一個人生前品德高尚,有益社會,造福鄉里,他的葬禮上除了親朋好友,一定會有十里八方的鄉親群眾,甚至遠道而來致祭送喪者。而生前品行低下,作惡多端,其葬禮往往少人問津。哪怕生前能夠矇蔽大眾,葬禮風光,一旦惡行敗露,終究還會遭後世人唾罵。

所以葬禮的目的是緬懷與追思,表達對父母親離去的哀痛之情,不必奢華,但一定要嚴肅莊重。

《論語》: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禮儀,與其奢華,寧可儉樸;喪禮,與其儀式周到,寧可哀痛悲傷。

社會上有一種很不好的現象,父母在世的時候不知道照顧孝敬,去世的時候卻把喪禮辦的風風光光給大家看。這恰恰是違反孝道的。孝道更強調的是生前的贍養照顧和尊敬,而不是死後的喪禮有多風光。

《孔子家語》:子貢問於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將無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將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無知,將恐不孝之子棄其親而不葬。賜不欲知死者有知與無知,非今之急,後自知之。”

子貢問孔子說:“死去的人能知覺嗎?還是不能知覺?”孔子說:“我要說死者有知覺,恐怕孝順子孫們不顧生活厚葬死者;我要說死者沒有知覺,恐怕不孝子孫們棄死者不顧。賜你不要問死者有沒有知覺,不是要緊事,以後你就知道了。”

有些農村地區在老人的喪禮上請草臺班子進行惡俗表演,更加違背孝道,這叫做“羞先人”,是侮辱逝者的惡習。喪禮上的演出,實際上與請和尚、道士做法事一樣,並不是給活人看,它的作用一是頌揚逝者的功績,抒發眾人的哀痛之情,二是對親屬的勸慰,減輕其哀傷,三是為逝者祈福,寄託親屬的祝願與哀思。而在喪禮上進行惡俗表演,說明事主家人根本不懂得何為孝道,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傳統上,父母去世,兒女要守孝三年,原因何在?古人認為,每個人出生於世,從呱呱墜地父母懷抱的嬰兒,逐漸長大,要三年的時間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粗通人事,由此開始識字習禮,學習如何立身成人。而父母去世,子女守孝三年,是對父母當年的慈愛辛勞撫育的小小回報。

《論語》中孔子弟子宰我認為守孝三年時間太長,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說: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宰予你太沒有仁孝之心了!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服喪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予對你的父母沒有三年的愛嗎?

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村,也很看重去世父母三年的祭奠,稱為“過三年”,其實這就來源於傳統上對父母“守孝三年”的習俗。

因此,父母去世,從舉辦葬禮到守孝三年結束,這才次算是喪禮的完成。而做子女的才能從父母之喪中完全解脫出來,恢復正常的生活。這其中既有古人對於孝道的重視,也有古人通過整個喪禮過程對於下一代的教化,是建立傳統道德非常重要的方式。

孝道的內容之七: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