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他與其他孩子一直比一直比

近日,在微博上看到一則這樣的新聞時,十分心疼這名小男孩的遭遇。

知乎上有一個學霸分享自己的經歷。

高考狀元出身的曉琳,目前就讀於美國頂尖大學金融碩士班,人前風光的她,私下卻是一名焦慮症和拖延症患者。

曉琳從小乖巧懂事,父母經常對她說:“你要考過別人,比別人更加優秀,讓我們滿意。”

別人看電視的時候她看書,別人打籃球的時候她刷題,十年如一日,曉琳從未鬆懈。

比別人更好,一定要贏,成為了曉琳的人生信念。

來到美國後的曉琳,再也不是唯一的“天之驕子”,無論怎麼努力,總有人比她強。這讓她感到抓狂,陷入深深的焦慮中無法自拔,甚至影響了學業,導致掛科。

這個分享,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他與其他孩子一直比一直比

有人評論:小時候,我媽就讓我凡事爭第一。做不好時,打我罵我,說我怎麼還不如別人聰明。現在的我常常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

還有人說:我媽整天罵我笨,不如別人會學習,我真的生不如死,想自殺。

黑爾斯等學者認為:由於家庭是兒童接觸最早、最頻繁和最親切的社會基本單位,兒童的內在自我價值感主要是通過父母及其他親密的家庭成員之間密切的、頻繁的、廣泛的互動而形成的。

所以,當你對孩子說“你不如別人時”,是在否定和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讓他深覺自己無用。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對自我的認同感和價值感很難被建立。

父母拿孩子做比較,不是使孩子自卑,就是自傲,容易讓孩子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迷失方向。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父母學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和不同,是養育優秀孩子的基礎。



01 智慧的父母,懂得欣賞孩子的不同

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孩出生時因為醫生疏忽,造成她腦部神經受到嚴重的傷害。因為面部肌肉無法控制,嘴角歪斜的她,衣服上、地上全是她流的口水。六歲了,還不會走路。

女孩爸爸是一名牧師,外出工作時經常把她帶在身邊,並不懼別人投來的異樣眼光,大方向別人介紹:“這是上帝賜我的寶貝女兒——黃美廉,我很愛她哦!”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他與其他孩子一直比一直比

醫生說,患有腦性麻痺者到二、三十歲仍是在地上爬。但小美廉的爸媽每天堅持給她做康復訓練,奇蹟般的,她的四肢漸漸有力了,開始能扶著站起來,後來能自己走路,不需要人攙扶了!

學校裡,有同學經常嘲笑她,“你這個啞巴,瘸子,你就是個怪物!”小美廉被氣的渾身發抖,還有甚者,用石頭棍子打她。

爸媽告訴美廉:“寶貝,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逆境,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人。我們愛你,會一直在你身邊。” 父母的愛讓小美廉一次次重拾信心,不被嘲笑拳頭打倒。

二年級時,小美廉被老師稱讚很有美術天分,從此她的畫家夢一發不可收拾。拿不好筆,她一次次練習,手指磨出老繭也不叫苦,有時,爸媽心疼地直掉眼淚,但也為她一直加油打氣!終於,美廉拿到了洛杉磯加州州立大學藝術學院的offer,並取得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名畫家和作家。

印度哲學大師奧修說:“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較”。

父母的欣賞,是孩子生命的助力器。在父母欣賞眼光中長大的孩子,能更好培養出勇氣和自信的品格。哪怕未來人生中,遭遇困境,也能勇往直前,不屈不撓。

02 父母如何激勵孩子

每個孩子在生命之初,猶如一張白紙。優秀的父母懂得如何運用好手中的畫筆,為孩子的生命繪畫出你期待的顏色和精彩。

發現和發展孩子的優點,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朋友的兒子自小被學校認定為“問題兒童”。但朋友從未有半句責備,每天堅持陪伴孩子學習。

在發現兒子對音樂很有興趣後,爸爸竟自學了小提琴和鋼琴,再教導兒子。

十年如一日的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雲南省藝術學院小提琴專業,後又在一次大賽中因表現優異而留學芬蘭。

《偷影子的人》裡是這麼說的:

永遠不要把人拿來比較,每個人都與眾不同,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差異性。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他與其他孩子一直比一直比

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父母是孩子成才路上的第一個伯樂。更要努力挖掘和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深耕栽培,等待有天開花結果。

漫畫師小林說:等一朵花開,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莊子》裡有云: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人,常常是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以身作則,才是養育一名優秀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幾個月前,人民日報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55歲的媽媽周亞松參加了華中師範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典禮,還被校長提名誇獎。

三年前,女兒吳悠備考華中師範大學音樂系研究生。看到女兒壓力超大,周亞松萌發了陪女兒一起考研的念頭。

52歲考研,談何容易?面對令人發怵的英語和專業課,她咬緊牙,夜以繼日的學習。背誦、刷題、反覆練習。最終,周亞松以很不錯的成績先於女兒考入華師大音樂系。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他與其他孩子一直比一直比

看到媽媽如此努力和付出,吳悠也放下所有包袱,重新振作起來,再接再厲,終於在次年成了媽媽的學妹。

畫家威·亞歷山大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

父母的榜樣,是孩子邁向成功路上的捷徑。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2、每天進步一點點

短片《努力一點點》中,媽媽對愛踢球的孩子說:“我不希望你總得第一名,但是,我希望你能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他與其他孩子一直比一直比

足球教練說:“這孩子基礎不好”。媽媽卻對孩子說:“教練誇獎你很努力呢!你只要再努力一點點,頭就能觸碰到球了。”

每次沮喪的孩子,只要聽完了媽媽的話,就備受鼓舞,瘋狂練球,每天進步一點點。

終於,在一場足球比賽中,孩子迎來了他的高光時刻。用一個漂亮的頭球拉平了落後的比分。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他與其他孩子一直比一直比


有一句格言說:“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人與人比較,沒有盡頭。與自己比較,才會進步。因為,人生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擁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孩子,才是決定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他與其他孩子一直比一直比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只有承認和尊重他們的個性,才能做好孩子生命的領路人。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相同的兩個孩子。不同,才使這個世界更加豐富多姿。願每個父母以愛為原點,從心出發,不再比較,懂得欣賞,讓每個孩子能夠心裡有夢,手裡有光,不懼艱險,勇敢逐夢。

—End—

作者簡介:七月,脖子以下全是腿,脖子以上非常美的優質文青。熱愛自然,性格開朗,抱娃寫作兩手抓,音樂攝影兩手硬。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融內秀與張揚為一體的80後辣媽。育兒不易,教子很難,一路風塵僕僕,歸來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