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鬆,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竇唯這個題材準備了一週,遲遲沒有動手。感覺有很多要說的,又一直找不到切入點。直到看到了高曉松,突然發現他們兩個人年輕時有如此多的相同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分離。這個很有意思。

昨天又重溫了一遍魔巖三傑94年紅磡演唱會。25年過去了,竇唯沉穩的颱風、顧盼的眼神、逆天的嗓音、俊朗的外形、強大的氣場依然顛倒眾生。彈幕中最多的評論就是:帥。颱風最耐看的就是竇唯,那是與生俱來的,無法複製。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竇唯所有的外在美好都在那些年集中釋放出來。很多人設想如果昨日能夠重來,竇唯會是一個什麼樣子?一個入世的、接地氣的竇唯會是一個什麼樣貌?高曉松也許可以當作一個參考樣本。

01

竇唯與高曉松都出生在北京,都是1969年出生,都是離異家庭的孩子,都曾中途輟學,都是音樂人,都組過樂隊,都年少成名。他們的起點很接近。

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出現了分離。竇唯1999年與王菲離婚後,基本上就成仙了,和社會的交集越來越少,悶頭創作,成了一個年年出張唱片的純音樂人。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高曉松的經歷就豐富多了,校園民謠成名之後,就開始了“折騰”,他的身份: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1.老闆:1996年開廣告公司,然後拉宋柯組“麥田音樂”唱片公司,當上了老闆;

2.導演:1999年開始拍電影《那時花開》、《我心飛翔》、《大武生》;

3.作家:出書《魚羊野史》、《如喪》、《曉說》、《萬物生長》;

4.導師:參加綜藝節目《2009快樂女聲》、《快樂男聲》、《奇葩說》;

5.脫口秀演員:《曉說》、《曉松奇談》;

6.職業經理人:2012年與師兄宋柯加入恆大音樂公司,2015年加盟阿里音樂,出任董事長。

7.唱片製作人:薩頂頂《萬物生》,曾軼可《會飛的賊》、譚維維《譚某某》;

8.公益:雜書館館長;

9.網紅:曬大臉照、曬自己菜園種的奇形怪狀的水果、曬自己秀美的腿、推高曉松搞怪表情包。自黑自嘲,和網友調侃互動,有趣人生。

眼花繚亂的操作,豐富的人生經歷。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縱觀高曉松和竇唯的經歷,我看到了主動高曉松與被動竇唯,善於解決問題的高曉松與面對問題手足無措的竇唯。

02 被動的竇唯

竇唯加入黑豹是樂隊成員主動找的他。

1989年黑豹的一個小型表演現場,一個大學女生薑昕被竇唯舞臺上的氣場淹沒了:“那一夜他在我眼裡成了‘英雄’,而我,也就在那一夜,‘無可救藥’的陷入了情網。”(姜昕《長髮飛揚的日子》)

幾年後,一個女星為竇唯的才華而陷落,她就是黑豹成員欒樹當時的女友王菲。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因為上述事件,竇唯被迫離開黑豹。簽下不再演唱黑豹歌曲,轉換演唱風格的君子協議,從此竇唯版的《無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別去糟蹋》成為絕唱。

和魔巖簽約,他們沒有版稅意識,只有工資收入。魔巖撤出內地,沒有演出維持生存。竇唯遇到了生存的尷尬。

細細縷來,這樣的事情不一而足,就不再贅述了。總之,一個天才的音樂少年,被社會的物慾洪流吞沒了。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竇唯出生在北京大雜院,父親搞民樂,母親在北京第一機床廠上班。是一個平民之家。

13歲時,父母離異,自己和姐姐隨母親生活。

社會意識開始建立的時候,缺少父輩的指導與點撥。沒有建立起自我社會規則,不知道自我的邊界在什麼地方,經常被別人侵犯,守不住自己的邊界,無法與別人建立規則。這就是他處處被動的原因。

成熟的人應該知道什麼是可接受的,什麼是必須說不的。否則你的生活就會一塌糊塗,這就是竇唯後來所說的“陰謀論”。你沒有守住自己的底線,那他就會一次次被突破。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更何況,竇唯面對的不是一個升斗小民的生活瑣事,而是一個萬人矚目的利益洪流。他顯然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再加上缺乏社會經驗,沒有自我保護意識。被邊緣化是必然的。

03 主動的高曉松

高曉松很少提到自己的家庭,在某節目中,他曾經說在四十歲前,和父親的關係非常緊張。他的父母也是離異的,離異時間不詳。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但和竇唯不同,高曉松出生時就已經非同凡響了。看看下面這個高曉松親屬表,就知道要進入他的家庭門檻有多高。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這樣的家庭出生,尤其在那個信息相對封閉的時代。他們的見識和視野是普通家庭無法企及的。即使和家庭關係緊張,高曉松處事的態度明顯不同。

在個人事業上,當唱片業興盛時,拉來有商業頭腦的大師兄宋柯,開唱片公司。當自己的音樂創作遇到瓶頸時,開始轉型做製作人,發掘了小柯、朴樹。唱片業開始衰退時,轉投電影,當導演。發現自己導演才能平平時,開始為大公司打工,當職業經理人。發現恆大音樂前途渺茫時,拉著宋柯轉投阿里音樂。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互聯網大潮襲來時,開始通過網絡平臺開播脫口秀,開始參加綜藝節目,開始知識分子的網紅之路。

幾十年的浪潮鉅變,都有高曉松衝浪的身影。每一次都是主動出擊,跟隨甚至引領潮流。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婚姻上,高曉松也經歷了兩次婚姻。

1999年,和外經貿大學法律系女生沈歡一見鍾情,同年結婚。正常應該是高曉松主動的追求。三年後離婚,雖是淨身出戶,也沒有搞得滿城風雨。

2008年,高曉松與在美國留學的80後女孩夕又米結婚,應該也是高曉松主動追求的。2014年宣佈離婚。離婚聲明堪稱明星應該學習的範本,依然相敬如賓的客氣。

總之,高曉松是一種入世的態度,主動出擊。建立了自己的處事規則,贏得了和社會積極的互動。

04 竇唯的苟且與高曉松的見招拆招

除了音樂上的出類拔萃,竇唯最著名的就是婚戀風暴和燒車事件。

面對複雜的男女關係,竇唯沒有處理能力。他沒有建立起來與人相處的規則體系,屬於討好型性格的人,誰也不願意得罪,結果得罪了所有人。

“燒車事件”針對當時記者的不實報道,竇唯採取的是很君子的先禮後兵。穿著整齊地在報社和人家交涉。其實別人這樣寫他,只是為了博眼球,本來就是耍賴,可能和他講道理嗎?這是典型的秀才遇見兵的故事。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他既不瞭解人性,也沒有有效地處理問題的方法。公眾傳媒的不實報道已脫離道德層面,完全可以用法律來說話。

高曉松多年在社會上的歷練,使他行事更有條理。當年也有幾個糾紛,高曉松都是通過打官司來解決。比如2016 年 7 月,微博有幾個賬號發佈微博稱,高曉松與鄭爽在談戀愛,高曉松獲知後,遂以名譽權侵權侵權為由將他們告上法庭,最後勝訴,獲得賠償和道歉。

自己行事有規則,遇到問題會利用規則,這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處理離婚問題上,相比竇唯的雞飛狗跳,高曉松處理得就要理智得多。

媒體沒事還要抓個花出來,何況逮著這樣的新聞,低調是最明智、最保留尊嚴的處理方式。高曉松和夕又米的離婚聲明,交代了事情,送上了彼此的祝福,把輿論引導到了準確方向。想作妖的不良言論,就沒有了生存的土壤。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05 總結

2008年竇唯接受《南方人物週刊》採訪時說:我總希望能跟人結善緣,得善果。大家能跟我合作,共同有這些作品,也是冥冥之中,因為心存善念,好事聚來。

看到這段文字,我突然悲從心來。以前一直信奉的因果觀幾乎崩潰,也許“忠厚是無用的別名”罷了。

黑夢裡的竇唯,詩與遠方的高曉松,是什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寫這些不是為了比較優劣。閒雲野鶴是一種生活方式,為稻糧謀也同樣值得尊重。

我只是討論怎樣與他人相處,怎樣與社會相處。這是每一個走向社會的年輕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這一課。

天底下沒有新鮮事,以史為鑑,學習別人的長處,躲避不必要的陷阱,這就是我打字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