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国防科大校史馆

毛泽东对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

“哈军工”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01

亲自决策创建军事工程学院

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举国欢腾,毛泽东等开国领袖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人民军队。毛泽东后来说,当时他的心情其实“又愉快又不愉快。”愉快的是,他看到了白手起家的人民军队如今已发展壮大,不愉快的是,中国还是一穷二白,尤其是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依然如此落后。

建设强大的国防,巩固新生的政权,实现我军正规化和现代化的任务刻不容缓。

毛泽东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决定创办一批高级军事指挥院校和高等军事工程院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再次表明了,现代化战争需要现代化武器装备,人民解放军急需一大批能够掌握现代军事技术和驾驭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人才。

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1952年3月18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和朱德、周恩来、林彪副主席呈送《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报告指出“有即着手建立军事工程学院(在人力财力物力上较各特种兵自办技术学校更为经济)藉以培养军事工程技术干部之必要”。报告对学院的部系设置、学制及校址等提出了具体意见,很快得到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批示:“同意。”3月26日,毛主席批示“同意,退粟裕办。”

1952年6月23日,在接见陈赓的当天,毛主席就签发了《关于调整全国军事学校命令》。

02

 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谁来出任我军第一所军事技术高等学府的院长呢?毛主席反复思量着这个问题。此时,一个名字跳入领导人的眼帘,那便是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又有学识的陈赓!

1952年6月23日下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在中南海怀仁堂召见从朝鲜战场奉命回国的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商谈筹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毛主席对陈赓说:“要是我们有了现代化武器装备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干部,把敌人赶出朝鲜战场是不成问题的。中共中央决心解决这个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

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接着,毛主席告诉陈赓:“调你回来就是要你创办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军官,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我们商量由你来当这个学院的院长兼政委。”

听到这里,陈赓有些迟疑,对主席说:“这个我隔行,恐怕办不好。”毛主席摆了摆手:“你办不好,谁能办好?有困难找总理给你解决,还有苏联顾问的帮助,凭你的才智和干劲,一定能干好,你放手去干好了。”

1952年7月8日,毛主席签署命令,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03

为学院题写《训词》

校报题写报名“工学”

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1953年7月10日,陈赓谒见毛主席,将学院筹建情况扼要地作了全面汇报后,向毛主席提出,学院9月1日开学,请主席题写训词,并希望为校报题名。

毛主席半开玩笑地说:我现在也是个官僚主义者,懒得动笔,不常写东西。让萧向荣主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先起个草吧,我再修改修改。不要写得太长,要突出办军工的意义,要发扬我们军队的好传统。陈赓,你和萧向荣商量吧。校报的名字,我给南京军事学院的报纸取了叫“军学”,参照他们的名字,你们的报纸就叫“工学”吧。只有两个字,就不好抓别人公差,我来写吧!毛主席随即在宣纸上写下了“工学”两个遒劲的大字。

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1953年8月26日,经毛主席修改审定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颁布。训词规定了“哈军工”的办学方向、目标任务和地位作用。

训词强调,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对于我国的国防事业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陈赓曾多次强调:“主席《训词》是我们学院的传家之宝”,“今后新学员一入学就要好好学习主席的《训词》,使《训词》牢记于心。”

04

审定批准第一期教学计划

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1953年,学院根据我军对军事工程技术人员的迫切需要,制定了第一期教学计划,明确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安排。

陈赓专程去北京请毛主席审阅。毛主席对学院第一期教学计划只是圈去了“毛泽东思想”5个字,批示“照发”。

陈赓召集党委委员学习讨论第一期教学计划时指出:“虽然主席圈去了‘毛泽东思想’这5个字,可是我们大家要牢记,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全党、全军,也是学院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一定要努力学习好,什么时候也不能动摇。”

全院师生员工坚决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于教学,坚决保证了教学计划的完成。

05

指示青年学员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1964年2月,毛远新向毛主席汇报寒假期间在农村参观学习的见闻和向农民学习的体会时,毛主席说:“农民知道的东西很多,知识很丰富,我不如他们,应该向农民学习。”他吩咐毛远新:“回去告诉你们的政委,就说是我说的,今后你们每年都应该到农村去一次。这样很有好处。”

7月5日,毛主席再次同毛远新谈话,强调学政治要到实际中去学,你们学院应该到农村去搞“四清”,去工厂搞半年“五反”。

学院将毛主席的指示上报国防科委后,9月22日,国防科委办公会议研究,把毛主席谈话纪要转发国防科委所属各院校,强调“主席的指示非常重要,各院校应结合主席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一步学习研究贯彻”。

毛泽东与“哈军工”的故事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和总政治部的通知,1964年10月初,院党委按照高年级学员先下、低年级学员后下、尽可能少影响教学的原则,作出分2~3批组织全院学员、教师、干部和青年到农村参加为期6~10个月的“四清”的安排。

通过深入农村,学员、干部们经受了生产劳动和艰苦生活的锻炼,学到了许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受到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社会主义教育。


供稿 | 校史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