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歪把子”機槍能否直接使用三八式步槍的彈藥?

鼎盛互聯



鬼子“大正十一年式”軽機関銃(歪把子)和“三八式”歩兵銃都是要6.5×50毫米口徑子彈是可以通用的,並且侵華戰爭爆發初期鬼子的歪把子機槍也確實使用“三八槍”的子彈,圖片上是歪把子和三八大蓋的通用子彈箱 ,有8個子彈格,每一個格里有3個五發裝彈夾,一共120發子彈。

輕機槍出現之後,在搭檔重機槍的同時,也給步兵班增強了一種火力支援武器,作為步兵班的火力核心,輕機槍的子彈有必要和步槍子彈通用,這樣才不至於一場戰鬥的中間出現了輕機槍因為沒有了子彈起不到支援作用情況發生,而步機槍子彈通用,即便是輕機槍組攜帶的子彈打沒了,其它的步槍子彈也能供輕機槍使用,所以子彈通用是非常重要的!



戰場上一個步兵班若是沒有輕機槍為火力核心,就會被對方的輕機槍逐一壓制,這仗也就沒法打下去了...其實步機槍子彈通用化,不但鬼子這樣做其他國家也是一樣,比如:蘇聯的7.62×54R彈,“莫幹步槍”可以使用,馬克沁M1910重機槍、郭留諾夫SG43、SVT–38/40半自動...都通用;德軍的7.92×57子彈,98K步槍和MG系列機槍都通用的。
“歪把子機槍”的供彈器很特別,採用“漏斗式”供彈具,將5發彈夾逐一的放到“漏斗”內,再將上蓋扣緊就可以了,橙色箭頭所指的就是那個“神奇”的潤滑油壺。為啥要搞一個油壺呢?就是因為“漏斗式供彈器”設計是敗筆,雖說這個供彈器操縱方便只需將5發彈夾放進去就可以了,但是,子彈要漏進槍膛內再發射就需要子彈下落平穩,但是戰場上做到這一點比較困難,因為受發射機械震動、高溫、高溼、大風沙影響較大,很容易造成子彈卡死!為了減少卡死的故障發生,設計這個滴速極慢的油壺給每一發上點潤滑油,起到平順潤滑順利下落到槍膛的作用。可問題是有油壺效果也不佳,該卡殼一樣的卡。


就是這樣一個彈夾疊一個彈夾往“漏斗”裡裝填,裝滿後把上蓋扣緊就可以發射了。

雖然“歪把子”和“三八槍”子彈通用,但是經常使用步槍子彈對“歪把子”的槍管磨損較大,“標準坂有步槍子彈”的發射藥要裝量為2.16克,子彈被擊發後發射藥所釋放出來的高溫和推力都很大,而“歪把子”的槍管散熱採用的是散熱片方式,散熱效果不佳,再加上發射藥的高溫和子彈與膛線摩擦高溫,都會降低了槍管的使用壽命,而“三八槍”由於是打一槍拉動一次槍栓,戰鬥射速較慢槍管有時間散熱,並不受此影響,機槍則是連續發生影響很大。


為了改善步槍子彈對機槍槍管壽命
的影響,鬼子又研製了一種專用的“減裝藥輕機槍子彈”,就是由原來的2.16克裝藥減為2克裝藥,發射藥量減少後,槍的膛壓和子彈初速都減小了,相應的對槍膛的腐蝕和槍管磨損都會減小...但是,這種“減裝彈”大大的降低了6.5毫米子彈的槍口初速度,使得機槍的射程變近,影響到了機槍打擊的距離。

總之,步機槍的通用化是減少後勤負擔和提高機槍火力支援持續性的主要手段,這項工作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通用化還需要槍械的配合,設計優秀的槍械彈藥通用化之後可以更好的發揮作用,相反槍械設計低劣則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皇家橡樹1972


可以,但有時候會出問題

畢竟歪把子這個沙雕彈鬥供彈具的設計本來就是為了能通用步兵的5發三八大蓋彈夾。

但由於幾個問題,導致歪把子在打這批標準步槍彈的時候容易出問題

一個是歪把子本來沒有預抽殼設計,槍機在後退抽殼過程中很暴♂力,一點都不體會彈殼的感受。所以容易拉斷殼,這也是為啥它得給子彈上油的緣故。

當然,光是這一個原因還沒啥,畢竟歪把子在設計的時候本來就是通用這批標準彈。如果槍械保養良好,而且清潔的話發射標準6.5mm友坂彈沒問題。但戰場環境就複雜了,尤其是歪把子的油和開放式的彈鬥容易進泥汙,這就導致抽殼更不順,標準彈壓力高,導致活塞後衝的也猛,拉斷殼的情況更嚴重。

所以日本將標準6.5的發射藥從2.15克減少到2克,並在包裝上表明“G”Gensou(減少)和一一式機槍專用

所以說,歪把子直接發射三八的子彈理論上是沒問題的,但是在實戰情況下,尤其是保養不當、泥汙過多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卡殼。因此為了保障自動射擊的可靠性,日本人特地給他餵了減裝藥的版本。


瘋狗的輕武


在現實中,“歪把子”機槍,即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確是可以直接使用步槍子彈的,並且作為班組支援武器,其子彈也可以分給班組裡的步槍手使用。但是這是在這個班組彈藥稀缺的情況下才會這麼做。因為大正十一輕機槍和三八式步槍所使用的子彈,雖然都是6.5X50毫米子彈。

但實際上日本人還是專門為大正十一輕機槍開發了所謂的“機槍彈”,即一款減少了裝藥的6.5X50毫米子彈。因此嚴格來說,大正十一輕機槍和三八式步槍使用的是兩種子彈。接下來就來講一講為什麼分出了兩款子彈,和平常狀態下不能混用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設計理念。最開始日本軍方想要一款,和步槍使用同樣口徑子彈的輕機槍,這樣做有利於簡化後勤的運輸環節。同時方便戰鬥中互相補給彈藥,來實現班組火力的最大化。即避免了,步槍手子彈打完了,機槍手還有子彈的情況,或者是相反的情況。用子彈通用的方式,來讓班組裡的每一把武器都處在開火狀態。當時的設計人員的確按照這個需求照做了。

可是到最後還是無法避免的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彈藥。本來這個彈藥通用想法是好的,可是實施起來卻有了一定的問題。首先,當時步槍彈的裝藥都非常的足,而步槍槍管本身就要承受巨大的膛壓。一發一發設計的栓動步槍這麼用還行,可大正十一式是個輕機槍啊。如果持續發射高膛壓的步槍彈的話,會加重子彈對槍管的損耗,並且會降低精度。

而大正十一式的設計本身又十分的糟心。它的槍管外附帶著一片一片的散熱片,用於在持續射擊時進行降溫。因為這一點,大正十一式很難在戰鬥中進行快速更換槍管的作業。如果打過熱了,或者槍管損耗過於嚴重無法再用,那就只能停火了。

實際上這個散熱片的設計,並不如日後德國的MG42機槍,一個熟練的射手可以在十秒鐘內更換掉MG42機槍的槍管。主要是MG42機槍散熱裝置和槍管是分開的,顯然大正十一式做不到這一點。既然上面非要打同樣口徑的子彈,又不能長時間使用步槍彈。那麼就只能走減裝彈的路子了。即減少子彈內的發射藥,降低膛壓。也是因此,大正十一式輕機槍雖然能夠直接使用三八式步槍的彈藥。

但實際上,當時的大正十一式機槍射手,使用的都是特製的6.5X50毫米減裝彈。並沒有達到簡化後勤的目的,仍舊需要配發兩種不同的彈藥。所以只有班組內彈藥非常緊缺的情況下,大正十一式才會發射步槍子彈。


雷姐的機械空間


不能,如果直接使用三八式步槍使用的6.5×50毫米有坂步槍彈的話,“歪把子”機槍是會出現問題的。

“歪把子”機槍和其使用的彈藥

“歪把子”機槍,也就是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它是舊日本陸軍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配發的一種輕機槍。該槍最大的特點,除了為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的槍托外,就是槍身左側用來供彈的彈鬥。這種供彈方式,在當時各國採用的彈匣、彈帶、彈鏈、保彈板等供彈方式面前,可以說是十分另類。

“歪把子”機槍的彈鬥,內部可容納六個三八式步槍使用的彈夾條(每個彈夾條裝5發彈,總共30發)。彈鬥上方的蓋子可向下施加壓力,使最底層彈夾在打完後子彈後,從彈鬥底部排出,而疊在上面彈夾,會因壓力下降,進入輸彈位置。彈鬥底部的推彈裝置可將進入這一位置,彈夾中的子彈推向給供彈口,推彈入膛,依次反覆。因為使用彈斗的獨特設計,使得步兵只需要攜帶一種規格的子彈,就可以在兩種槍上使用,這也是當時日本人採用這一設計的原因。

6.5×50毫米有坂步槍彈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日本人的這一設計,在理論上,只要不斷向彈鬥中裝填彈夾,即可持續射擊。但是實際使用中,這款槍就出現了很多問題。

因為壓彈機為開放式結構,無法杜絕沙塵等髒東西進入槍機。原廠雖然聲稱讓子彈塗油可以改善這一情況,但潤滑油本身就是一種容易粘髒東西的介質,最後的結果是讓更多的雜質干擾槍機運作。

另外,由於槍機的生產工藝問題,導致其無法承受6.5×50毫米有坂步槍彈較大的膛壓,如果使用的話,會使射擊不順暢,嚴重的話還會出危險傷及射手。日本陸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製造6.5毫米減裝彈(就是減少彈殼內發射藥的裝藥量),補給時還會在彈藥盒外專門打上G的印記(減裝的意思),特別標記避免士兵混用。

6.5×50毫米有坂步槍彈

所以說,“歪把子”機槍是無法直接使用三八式步槍使用的6.5×50毫米有坂步槍彈。日本設計師的想法非常好,但是實際上卻讓使用者更加麻煩。


軍事貼圖


能,這點毋庸置疑,只不過,用了之後會出問題,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使用三八大蓋的子彈進行射擊。通常情況下,歪把子是斷然不會用三八大蓋的子彈的。

二戰時期,日本就力求槍械彈藥通用,設計的時候,三八大蓋和歪把子機槍還有九六式機槍,都是使用同一種子彈的。九九式機槍和九九式步槍同樣是使用同一種子彈的。子彈通用這一方面,日本確實考慮的不錯。然而,前期歪把子和三八大蓋子彈通用的計劃,破產了。

三八大蓋和歪把子使用的都是6.5*50mm步槍彈,最初子彈相同,而且是完全相同。然而,歪把子機槍在射擊的時候,槍膛根本無法承受6.5*50mm子彈的壓力,使用的時候,會出現故障,甚至可能會炸膛。這個原因直接就導致了,歪把子機槍和三八大蓋子彈通用的計劃破產了。

在歪把子機槍身上的問題過多,而且根據槍的結構,想改進,太難,還不如直接換一把新槍。然而,這個時候,日本還研製不出新槍,歪把子還得用。沒辦法,對6.5*50mm子彈進行改裝,其實是減裝,減少裝藥量,降低槍承受的壓力。也就是說,歪把子使用的子彈,和三八大蓋是一樣的,但是火藥少了。

歪把子其實是個挺奇葩的機槍,甚至是莫名其妙的。在生產製作的時候,歪把子機槍理論上可以一直供彈,其實就是邊打邊供彈,事實上,根本行不通。而且,在射擊的時候,歪把子機槍奇葩的供彈方式,讓其故障率特別高。

歸根結底,歪把子就是一款失敗的武器,日本人是不喜歡,為了改變現狀,日本人積極研製新式機槍,他們將繳獲的國軍的ZB26輕機槍帶回去研究,弄出了個九六式機槍,依舊是使用6.5*50mm子彈,這次,槍貌似沒什麼問題了。


軍武文齋


日本“歪把子”機槍是一款優...算了,是一款勉強能用的機槍,我們大家都知道,他的那個大盒子,就是為了可以使用三八式步槍的彈藥進行彈藥供應,那麼實際上是不是真的能直接使用三八式步槍的彈藥呢?

雖然理論上,以至於日本人自己都是這麼想的,可是實際上現實是殘酷的,歪把子不能長時間直接使用三八式步槍的彈藥進行射擊,由於槍機的生產工藝問題,導致其無法承受6.5×50毫米有坂步槍彈較大的膛壓,如果使用的話,會使射擊不順暢,嚴重的話還會出危險傷及射手。日本陸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製造6.5毫米減裝彈(就是減少彈殼內發射藥的裝藥量),補給時還會在彈藥盒外專門打上G的印記(減裝的意思),特別標記避免士兵混用。

而歪把子本身的壓彈機為開放式結構,其在供應彈藥的時候無法杜絕沙塵等髒東西進入槍機,雖然兵工廠聲稱讓子彈塗油可以改善這一情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讓歪把子使用三八式步槍彈進行的補救,但是可惜的是效果真的是不咋地),但潤滑油本身就是一種容易粘髒東西的介質,在經過長時間射擊之後,最後的結果是讓更多的雜質干擾槍機運作,導致槍械供彈不順暢甚至是炸膛炸管

而到最後,歪把子不僅沒能解決彈藥通用的問題,其最後還變成了一挺火力和半自動步槍差不多的武器(那個氣冷式散熱已經槍管的工藝無法承受長時間的射擊)


楠竹一


歪把子輕機槍,是抗戰軍民的俗稱,在日軍中稱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是二戰時期,侵華日軍步兵的制式裝備,平均每個分隊(相當於其他國家軍隊的班)裝備一挺,作為分隊最主要的進攻和掩護的武器。

此槍槍長1.1米,槍重10.5公斤,口徑6.5毫米,有效射程600米,採用漏斗供彈,每次能將6只5發彈夾壓進彈鬥。

30發的容彈量,在二戰輕機槍中,已經是不算少了,捷克ZB-26以及美製勃朗寧輕M-1918A1/A2輕機槍,都採用了20發彈匣供彈,在持續射性能方面要遜於日軍的歪把子輕機槍。

關於歪把子輕機槍的子彈,確實是和日軍普遍裝備的三八式栓動步槍是通用的,日軍考慮到了戰場上彈藥保障問題,一是彈藥的數量,士兵能攜帶多少;二是彈藥的型號,要保證機槍和步槍能通用,以減少戰場上的後勤壓力,提高步兵的作戰能力。

基於這樣的理念,機槍要使用步槍的5發裝彈夾,一名日軍步兵身上背24只5發彈夾,即120發子彈,除了供自身三八式步槍使用的60發子彈以外,另外60發子彈,是給分隊的那挺火的力支援槍械歪把子輕機槍使用的。

此外,日軍供應的整箱6.5毫米子彈,打開後都是提前準備好的5發彈夾,基本上沒有散裝子彈,打開彈箱就能直接供步槍和輕機槍使用,顯得非常方便和實用。

日軍此舉,較好地解決了戰場上,耗彈量大的歪把子輕機槍子彈來源問題,除了射手和副手攜帶的6.5毫米步槍子彈以外,其他的士兵也攜帶了600發左右的6.5毫米步槍子彈,使得步兵分隊的那挺歪把子輕機槍有1200發子彈,能維持較長時間的作戰。


國平軍史


理論上,兩者是可以互相通用的,日本當初在設計“歪把子”時,就是以節約子彈為第一要素而展開研究的,畢竟其本國資源實在有限,沒有能力生產多種型號的子彈,所以為了能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就把三八大蓋的子彈和“歪把子”機槍的子彈都設計成6.5毫米,但是也因為如此,歪把子只能在槍膛和設計上做出讓步,這讓歪把子成了一款質量比較差勁的機槍。



歪把子機槍的彈夾是開放式的,在實戰過程中飛濺的泥沙,很容易進入彈夾,所以需要小心保養,經常要清理其中的泥沙,而由於其本身的結構比較複雜,必須要經常擦油才能順利開搶,反而使用潤滑油會吸附更多的灰塵進去,而導致更多的故障,平均打兩百發就會出毛病,而且副射手還可能會因為供彈夾被夾傷或者夾斷手指。



在東北嚴寒和太平洋溼熱的環境下,根本無法使用,在東北還能掛一把油壺湊合著用,在東南亞溼熱的環境下,則基本就是一把死沉死沉的燒火棍,沒啥用處,在自然條件良好,不幹不溼的環境中,確實可以實現不間斷擊發,但是使用久了過熱就會出故障,三八大蓋用到機槍上,子彈擊發不順暢,子彈膛壓大,只能採取減裝的子彈,減少子彈的裝藥量。



我軍繳獲的大量歪把子,正規軍隊基本沒有用的,都是被游擊隊和地方武裝使用,反而我軍用的捷克式被日軍繳獲後使用,而且專門為此生產捷克式機槍用的子彈,當初設計它與三八大蓋子彈通用的設計基礎,也成了有害無利的設計。



三八大蓋長度有1.27米,再加上刺刀,有1.66米還多一點,日本人本來個子就矮,所以長槍讓他們在實戰中彌補了個子矮吃虧的缺點,(我軍也同樣很少使用大刀,除非是真的沒有刺刀,多數也是在游擊隊之類的使用,大刀和刺刀比,傷亡率更高)。


風雲一點通


首先必須申明一點,兩種槍械所需彈藥是一樣的,通用的,但是不能直接使用,不能直接使用!

日軍當時為了與步兵分隊彈藥通用,選擇了跟三八式相同的橋型五發彈夾供彈,彈倉可以放六排共三十發子彈。

但是日軍步槍彈與機槍彈並不完全相同,緊急時機槍也可以使用步槍彈,但是大多數時間都使用專門的機槍彈。

雖然網上把歪把子貶的一無是處,但是日軍確實在彈藥通用方面走在了前列。歪把子使用專用彈藥,彈夾潤滑保持良好的情況下,確實能夠實現“不間斷射擊”,其次就是歪把子精度確實不錯。

即使到了現在,中國的機槍子彈和步槍子彈也不通用,如95式輕機槍子彈和步槍彈是不通用的!


小Young視界


歪把子機槍是中國抗日軍民對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俗稱,其主要是因為它那奇特的槍托的得名。但實際上,這種輕機槍的地位在日軍在及其低下,甚至不如擲彈筒。就連當時裝備貧乏的八路軍繳獲了也不願意使用。

圖為大正十一式輕機槍

大正十一式機槍在設計之初其實是為了減輕步兵攜帶彈藥種類過多的壓力而製造的一種通用性輕機槍,設計師在設計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時,沒有采用傳統的彈夾供彈,而是設計了一個可以容納6.5mm步槍彈的彈盒,這樣,便可以直接將三八式步槍的彈藥放進去直接為輕機槍供彈,簡化了彈藥種類與存放標準。

圖為蘇軍繳獲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

當然,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由於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無法承受6.5mm步槍彈的巨大膛壓,在連續射擊時,極易出現卡殼等意外狀況,甚至在過熱的情況下導致射手受傷。為此,日本方面不得不設計6.5mm減裝彈,以減少殺傷力為代價,換取安全性。不過,在使用減裝彈後,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射擊聲音減小,精準度提高,因此在太平洋戰場上,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常常被日軍士兵作為狙擊槍伏擊美軍士兵,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圖為三八式步槍的6.5mm步槍彈彈盒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作為一種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裝備的輕機槍,在二十年後的戰場上,出現一些難以適應新局面的情況也是在所難免的。而日本方面也深知這一問題,因此,在二戰中日本裝備的所有輕機槍中,大正十一式僅佔很小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