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子公司“繼承”母行有優勢

工商銀行與工銀理財近日聯合發佈公告稱,根據國家金融監管政策的要求,前期由工行發行運作、符合相關監管要求的理財產品及相關配套服務,將統一移行至工銀理財運作管理,理財產品管理人相應變更為工銀理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財富管理研究中心指出,各大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開業後,首要工作就是承接母行的理財產品。在已經開業的理財子公司中,工行是第一家開始進行理財產品平移工作的銀行。從監管層的意圖來看,理財子公司如果有產品掛靠在母行上,這部分產品也要進行轉移,完全由理財子公司進行管理。

該公告還稱,產品移行工作將分批有序進行,相關投資管理、運行支持、風險控制團隊將移行至工銀理財,產品說明書及理財產品協議書等將一併更新。產品管理人的政策性變更與相應產品移行,不會對產品投資運作產生實質性影響。

某股份制銀行此前表示,旗下理財子公司開業後,該行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將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產品轉由理財子公司承接,未到期的老產品委託理財子公司運營管理。該行同時表示,理財子公司的設立,將使理財業務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理財子公司將充分發揮該行在品牌、客戶、渠道及金融科技等方面的資源優勢,以固定收益類投資為重點,以權益類、另類資產投資為輔助,逐步建立起全能型的資產管理業務經營模式,為客戶提供跨市場、多品類的理財產品組合及資產管理服務選擇,滿足客戶多樣化資產管理需求。

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榮表示,各銀行理財子公司都有完整的產品體系,但固定收益類產品仍佔絕大部分。“儘管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名稱看起來眼花繚亂,但按照理財新規的要求,按照投資性質不同,無外乎可以劃分為四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和混合類。基本上每家理財子公司都實現了產品的全體系覆蓋,但其中固定收益類產品佔絕大部分,也是發行最多的產品,這也符合銀行系統低風險、穩收益的特徵。”楊榮指出,“其次是混合類產品,這類產品兼具固收類產品的穩收益特徵,同時在權益投資比例上比較靈活,是理財子公司切入權益市場比較合適的選擇。再次則是權益類理財產品。最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最少。”

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近日撰文指出,在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以及投資者金融服務需求不斷豐富的大背景下,如何設計出匹配客戶需求的產品、如何不斷在產品創新上有所突破,成為關乎銀行理財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潘東表示,與基金公司相比,銀行理財具有較強的流動性管理能力和雄厚的資本以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也在債券投資上具有豐富經驗和相對優勢,因此,現金管理類產品和債券類產品將成為銀行理財固收類產品中的兩大支柱。她同時指出,在目前的監管框架下,公募理財產品和私募理財產品均可投資於非標資產,多層次的產品募集和發行模式有助於風險分層。此外,在權益類產品方面,銀行可通過FOF模式參與股票市場,憑藉客戶基礎優勢和資金優勢,遴選市場上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將資金端和優秀的管理人連接起來,為投資人創造價值。另一方面,銀行理財可大力發展低成本的指數產品,為客戶提供指數化的配置型工具,利用渠道優勢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提高投資者的回報率。

廣發證券分析師倪賡、戴康表示,相較於銀行內部理財業務和其他資管子行業,理財子公司主要遵循《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因此部分業務開展更加靈活,制度紅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認購起點;銷售渠道;業務牌照(目前唯一可同時從事公募和私募的資管機構,牌照優勢明顯);投資範圍(允許將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非標債權類資產投資餘額僅要求不得超過理財產品淨資產的35%,並且允許發行分級理財產品)。

倪賡、戴康同時指出,理財子公司意在承接銀行體內理財業務,因而具有銀行股東綜合優勢:理財子公司可以依託母行雄厚的客戶資源和銷售網點,在客戶、資產來源上具有絕對優勢,形成一定品牌效應;理財子公司最低註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相比其他資管子行業,資本實力更強。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