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牛津阅读树要小心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长都中招了

越来越多家庭开始重视起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为孩子的未来英语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然而家庭启蒙也只是入门而已,最好要跟其他的教育方式相辅相成,例如报少儿英语培训班就是个不错的方法。

读牛津阅读树要小心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长都中招了

在给大家分享牛津阅读树正确使用方法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过来人,我是如何带领孩子学习英语的。除了在家陪孩子自学英语启蒙课本外,我还陪孩子试听过主流的几家在线少儿英语培训机构,为孩子选了一家寓教于乐的外教线上培训班进行口语提升学习。

我是为孩子选择了基础的熊出没课程,孩子自己也比较喜欢看熊出没这部动画片,学习顾问根据孩子的学习水平安排好课程和外教,就可以每天和外教一对一上课了,比我在家自己教效果要好,阿卡索也有免费的试课可以领取点击文章末尾“了解更多”就可以免费领取一节英语试听课,具体效果好不好,建议大家带孩子去试试,什么东西都要自己试过才知道好不好!

读牛津阅读树要小心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长都中招了

下面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牛津阅读树的正确使用方法:

源于英国的《牛津阅读树》在国内风靡一时,很多家长纷纷跟风,认为只要抱紧这么一颗“大树”,就一定能帮孩子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于是不惜巨款,毫不犹豫买下了绘本套装、巨无霸套装、音频,没过多久却发现经过种种努力,孩子依然对英文阅读没有兴趣,昂贵而崭新的书最后只能躺在书架上落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网路热句正好用来形容这一现象,于是不少家长对此纷纷表示质疑:牛津阅读树真的适合中国孩子吗?

但小编在这不禁反问一句:各位家长们真的用对了《牛津阅读树》吗?

《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是一套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龄前及小学孩子,为他们培养阅读兴趣、寓教于乐量身打造的阅读教材,牛津阅读树系列的分级标准是根据英国国家制定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标准来划定的。

全套分两大系统:First Stories 和Phonics,纯故事和故事加自然拼读。


这两个部分互相辅助,相互交叉。而每个部分又分别都有清晰的分级,层层递进,让听说读写能力全面逐步进阶。

我们来看看这个分级标准

第1—3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以及孩子的听说能力和看图理解情景的能力,所以1-3阶段的阅读素材通常文字不多甚至没有字只有图,适合3-6岁孩子进行英语阅读启蒙学习。

读牛津阅读树要小心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长都中招了

第4至6阶段则教授阅读技巧

这三个阶段涉及到了一些长元音和多音节的单词,句子和单词难度都在逐步增强,帮助孩子了解学习简单的拼写规则,并逐步积累起孩子的词汇量,同时帮孩子打下语法基础。

这一阶段的文字信息比1-3阶段有明显增长,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读,并在读完后同孩子讨论其中的人物和情节,鼓励孩子尝试默读等阅读技巧。

第7至9阶段则让孩子透过阅读学以致用

这个阶段中,每册重点学习3至5个单词,语法的使用也开始变得非常高级。

比如,第7阶段中,孩子可以接触到各种完成时态,甚至虚拟语气:

We have found gold at last. I thought we'd never find any.

这个句型很好用,孩子们在写日记周记的时候,想要记录自己经历的一件小事,如果想表达“我们经过努力,完成了一件...事儿,我本来以为是不可能完成的......”,就可以直接套用。

第8阶段,孩子可以接触到各种从句。比如:

I don't know hot to work the computer yet.

He didn't really know what to do,but he didn't like to tell Fred.

孩子是不是常常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可以直接用这句来表达“I dont know how to do...”

读牛津阅读树要小心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长都中招了

第9阶段,各种句型和语法运用更加综合,还有很多口语中简单又传神的表达。比如:

How do we do that?

You'll think of something.

这些句型虽然看上去很高级,但是放在多元化的故事背景下,孩子们阅读起来并不会觉得吃力。

了解完这些后,让我们来看看看看《牛津阅读树》在英国是如何被使用的。

英国公立学校大多都会用牛津树分级作为考量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标准。这些学校会在不同分级的书籍中贴上对应的颜色,方便老师学生进行选取,一旦通过评级考试便能在更高一级书单中选书阅读。

而往往其他系列的书也会根据难以划分在《牛津阅读树》的等级中。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恐怕不解:这些跟我们刚刚的话题有什么关系?分了级孩子们就爱上阅读了吗?

读牛津阅读树要小心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长都中招了

那我们一起看看英国的家长老师们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的?

对于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英国教育主张的是从小打好基础。每个社区图书馆都会设有故事时间,并且会在故事时间专门安排一批给学龄前儿童讲故事的志愿者。听完故事后,孩子还可以和家长一起在图书馆看图画书。

上了小学后,大部分小学课后作业安排极少,空荡荡的书包里往往只有一本阅读书,纵使各科目任务花样繁多,唯一不变的作业只有阅读。

为了提高阅读兴趣,学校经常组织各种主题读书活动,一年一度的全国读书日更是每个孩子们的心头好,因为这一天孩子们都能将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欢的人物,到学校讲讲关于这个角色的故事。

另外英国教育方面有一点值得提倡,学校会和书店进行合作,每个在校生都能拿到一张免费书卡,凭借书卡可以到书店中从指定的书项里自选一本。

说到现在,培养阅读兴趣只是第一步而已,那么英国家长老师是怎样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的呢?

英国在提高孩子阅读能力方面的教育往往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被称为:shared reading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孩子具备自主阅读能力前由家长、图书馆志愿者或老师大声读书给孩子听,以故事、科普知识为素材,用有趣的情节、知识引导孩子们提高思考、阅读兴趣。

如果单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一步大部分中国家长用中文也能做到,但是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通过这个方法顺带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那么可能对家长或者老师的英语水平会有比较高的要求。

读牛津阅读树要小心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长都中招了

第二阶段被称为:guided reading
这一阶段要求家长或者老师主动引导孩子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从被动阅读向独立阅读、主动阅读进行过渡,贯穿了英国整个小学阶段。

在学校里有分组阅读时间,老师会将阅读情况记录在阅读本上。学校要求家长每天花20分钟伴读,读后和孩子讨论并将阅读内容记录下来,根据阅读能力评定阅读级别,也就是牛津阅读树的级别,升级后可以阅读更高一级的图书。

第三阶段被称为:independent reading
independent reading,顾名思义就是独立阅读,要求孩子能够不在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地进行书籍或者报刊阅读。

在英国小学中,其他科目科目都相对简单而次要,唯有英语学习是重中之重,在这方面,中国学生完全无法相比,特别是在词汇量方面。据统计,一个英国小学毕业生的词汇量平均可达到8000-12000以上。

而《牛津阅读树》正是基于这一水平上进行编撰的,因此如果要求一名中国按照对应的阶段阅读《牛津阅读树》,低阶段时尚可接受,而高阶段则不可谓压力不大。

那么为何中国学生无法对应英国小学生的阅读阶段?制约中国学生提高英文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国内原版书籍资源有限,种类少、内容残缺

相对来说,在英国,许多地方都有大量可低价购买的图书,另外学校的建议书单往往很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其中一部分阅读,当然也不能局限于某些主题。

而在国内,由于许多书籍版权未引进等原因,许多家长却找不到能获取大量原版书籍的渠道,大多只能通过海淘等方法邮寄购买,而这需要花费大量额外成本。

读牛津阅读树要小心这些容易踩坑的地方,80%家长都中招了

其次是中国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原版书年龄不匹配

中国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国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往往最少相差2-3年,同时随着年龄增加,差距不断增大,例如大多数8、9岁的中国学生往往词汇量、英文阅读能力同英国5、6岁相当,但让一个8、9岁的中国孩子阅读牛津树5、6岁年龄段的书籍,内容则显得幼稚浅显。

随着年龄增大,阅读能力差距加大,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英语阅读的兴趣。

最后国内尚无标准评估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同时无法给予正确的阅读指导

绝大部分中国家长无法使用文中提到的3种阅读方法,更无法准确判断孩子实际阅读水平给予指导。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家长应该怎么做?

一、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主题下手

不同孩子最感兴趣的形象往往不同,像有些孩子更喜欢赛车,而另一些孩子则对超人更感兴趣,那么家长就需要找准孩子的兴趣点切入,为孩子多准备这方面的阅读素材,进而拓展到其他主题。

另一方面,如果是孩子已经读过、看过或者听过的故事,在英语阅读方面的难度也会降低。

二、看和听最好结合一起,配合进行

英国的学校老师也推荐听书,亚马逊kindle的沉浸式阅读,听书、看书同步进行,同时提高听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三、尽可能选择长度、难度适中的阅读书

例如对于具备自主阅读能力的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绘本内容过于简单;而整本小说的阅读难度则过大、时间太长,容易产生阅读疲劳,所以家长应找好对应年级适合的读本素材。

看到这里,家长明白了该怎么利用好《牛津阅读树》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