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6000多名外省人,慕名找這位“濱江醫生”看病

餘元雯,浙江慈溪人,祖上三代行醫,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杏林世家,年過九旬的爺爺至今仍在看病治病,“從小聞著中藥鋪子的香味長大,看爺爺待病人如親人,兒時就立志要成為像爺爺一樣的人。”

一年6000多名外省人,慕名找这位“滨江医生”看病

多年後,餘元雯圓了兒時的夢想,盡得爺爺真傳,來到濱江,隨後又將餘家百年積累帶到遠在幾千公里外的貴州麻江。

幫扶一年有餘,早已適應了異鄉生活,憑著精湛的醫術、隨和的性格,麻江當地親切地稱餘元雯為“濱江醫生”

“濱江醫生”成當地名醫

一年6000多名外省人,慕名找这位“滨江医生”看病

2018年7月,餘元雯於前往貴州省黔東南州麻江縣杏山縣鎮中心衛生院擔任掛職副院長,開始了為期一年半的醫療幫扶工作。此次前往黔東南州幫扶的杭州專業技術人才共32人,其中餘元雯是首位進入麻江的濱江醫生

中醫餘元雯,來得正好。

杏山鎮中心衛生院彼時正要設立一箇中醫館,苦於沒有經驗豐富的帶頭人。“我的杭州同事們都去了各縣的人民醫院,就我一人來到了更貼近居民的衛生院,因為我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過,有經驗。”

在他的努力下及麻江縣各方支持下,不到一年,“東西部扶貧協作醫務人員實訓基地”和“餘元雯名醫工作室”先後掛牌,不但開展了三伏貼、小兒生長貼等新技術新項目,還為當地培養了優秀醫療團隊。

一年來,衛生院的醫療水平明顯提升。前來衛生院中醫科的病人數量,從一年前的172人,躍升至如今年均6000多人,這還不包括下鄉義診所診治的患者。

曾經有位來自壩芒的老太太,被多年的哮喘困擾不堪,被餘醫生治好後無比感激,愣是陸續介紹了

五六十個親戚朋友前來看病。

“濱江醫生”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被叫開了。

自費買藥,還送美容皂

一年6000多名外省人,慕名找这位“滨江医生”看病

漸漸地,連省城貴陽,甚至廣西、四川等地病患都慕名前往。

在餘元雯看來,這也是和在濱江行醫最大的差別,在濱江時,人們遇到疑難病症往往會找更大的醫院;而在這裡,“濱江醫生”就是他們信賴的醫生,為此,他和他的團隊一刻不敢鬆懈,盡其所能。

一段時間問診下來,餘元雯發現很多病人久治不愈,就是因為缺乏有效藥物,比如當地人常見的痛風,其實並不是難治之症,只是礙於當地藥物匱乏,倒成了常見病。

找到了根源,餘元雯自掏腰包,讓同事把藥從濱江寄來,“衛生院也會統一採購,但有時用得急,讓同事買了寄過來方便。”

麻江屬經濟欠發達地區,老鄉醫療衛生知識匱乏,“有些貧困病人,為了省錢,會用洗衣粉甚至洗潔精洗頭的,對皮膚不好,也危害健康。”

針對此,餘元雯特地研製了一款手工中藥皂,贈送給前來衛生院的鄉親們。這款有美白祛斑抗皺功效的中藥皂一出,立即受到當地人的好評,甚至常有人來中醫館學習製作方法。

一年麻江,夠說一輩子

一年6000多名外省人,慕名找这位“滨江医生”看病

一年半的幫扶任期,轉眼已經過去一大半。餘元雯回憶起剛來時的情形,彷彿就在昨天,當時從上空看著未來1年多將要生活的地方,望不盡的群山心涼了一半,好在得益於優良的交通和通訊設施,聯絡家人或前往城區並不困難。

最讓他難以適應的是飲食:“餐餐火鍋,又麻又辣。”剛來的第一個月上火得滿臉痘。

如今,不僅適應了這裡的飲食,甚至愛上的麻辣的口感。

在麻江的這些日子裡,每天晚上下班後,餘元雯最喜歡的事就是和女兒視頻聊天。

女兒今年12歲,正在讀小學,學校離家幾十公里,以往上學都是爸爸送,如今爸爸不在身邊,就得學會自己坐公交。但小小年紀的她,不但沒有怨言,反而十分支持,為爸爸自豪。

和女兒團聚的日子眼看就快到了,餘元雯說,還沒想好和女兒見面要說什麼,但是在麻江的這些故事,夠我和她講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