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糧庫走訪記——倉廩實 天下安

無論是糧食收購、儲存,還是供應,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大局。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是名副其實的“中原糧倉”。

耕地面積佔全國的1/16,產糧佔全國的1/10、小麥產量佔全國的1/4,除解決本省1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外,河南省每年調出約400億斤原糧及加工製成品。

糧食庫存實不實?糧食質量是否可靠?智能化糧庫建設有何亮點?

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走訪了河南鄭州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以下簡稱“興隆糧庫”)和河南開封城東糧食儲備有限公司(原河南開封城東國家糧食儲備庫——記者注)。

倉中有糧

中原熟,天下足。

河南省糧食產量由1949年的142.8億斤,增加到2018年的1329.8億斤,增長8.3倍;人均糧食佔有量由1949年的171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609.7公斤,增長2.6倍。

對糧庫而言,夏糧收購無疑是一場“攻堅戰”。每年小麥收割之前一段時間,興隆糧庫就會安排技術人員、質檢人員、經營人員走入田間地頭,對農民進行種植和收割方面的技術指導。

嚴把糧食收購入庫質量關,是確保糧食存儲質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收割前,指導追水時機,確保麥穗長實;收穫時,確保糧食不混入雜質;收穫後,延長收購時間解決農民賣糧難題,甚至將收購點設立在田間地頭。”談及夏糧收購的情況時,興隆糧庫倉庫副主任吳濤說。通過這些服務“三農”的舉措,可以建立良好的收儲關係和感情,確保糧庫收到優質糧食。

始建於1984年,吳濤所在的興隆糧庫是隸屬於鄭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大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主要承儲最低收購價糧、市級儲備糧和商品糧。

和興隆倉庫類似,河南開封城東國家糧食儲備有限公司也承擔著收儲最低收購價糧、市級儲備糧的重任。

“為確保農民不再出現賣糧難,近年來糧食收儲力度不斷加大。”河南開封城東糧食儲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申建民說,最近三年來,河南開封城東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糧食收購量均突破20萬噸,銷售收入均突破3億元。

河南粮库走访记——仓廪实 天下安

興隆糧庫標準化糧儲庫房。圖/ 鄭智維

智能化糧庫建設加速

“登記領卡、糧食檢驗、單價核定、毛重檢斤、倉房裝卸、回皮檢斤、庫存統計、核定量價、結算付款、出庫銷卡。”在興隆糧庫現場,興隆糧庫倉庫副主任代永向記者演示了使用“一卡通”賣糧流程。

除了方便快捷之外,使用“一卡通”還可實現扦樣質檢這個環節“盲檢”,避免了客戶和質檢員的直接接觸,從而避免了“人情糧”的出現。結果錄入後,由系統自動判定糧食等級和價格,從而確保交易公平。

2016年,興隆糧庫建成河南省首批智能化糧庫試點單位。“通過智能化糧庫系統的建設,實現日常業務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做到資源共享、報表自動生成、質量安全追溯、業務環節可控。”吳濤說。

根據興隆糧庫提供的一份文字資料顯示,“糧庫與河南工業大學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通過保水通風、環流燻蒸、糧情檢測、氮氣氣調等綠色儲糧新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改善了存儲條件,提高了糧食的庫存品質。”

1998年畢業以來,代永一直在糧食倉儲系統工作,談及智能化升級改造他感慨頗深。

“以前遇到惡劣天氣,兩名保管員要用搖把手動關窗一個多小時才能將倉房窗戶全部關閉;現在糧庫開關窗實現了智能化自動化,同樣的事情只需點擊鼠標或設置通風模型就可在短短几分鐘內做完。”

截至2018年9月底,河南省367個智能化糧庫,已建成試運行356個,其他11個項目正在建設。其中,鄭州興隆庫、許昌新興庫、焦作隆豐庫和中原糧食集團等74個項目已完成與省局管理平臺的互聯互通。

從數量到質量

10月25日,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鄭州召開全省優質糧食工程等重點工作推進會。

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河南將統籌推進糧食產後服務體系、糧食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等3個子項建設,從而可促進倉儲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提升,糧食質量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糧食產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基礎性強、涉及面廣。從糧食儲備系統的變化,開封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李培健感受到了國家層面對糧食安全的重視。

“圍繞基礎設施提升,幾乎每年都會有相關的項目啟動。”回憶起過去幾年的情況,他說,“危倉老庫改造,功能設備提升,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糧食質檢體系建設,‘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

“從歷史上來看,河南是個多災多難的省份。因為深知糧食的重要性,很多農民有在家中存糧的習慣。以前糧食儲存的情況是農戶佔1/3,糧食加工企業佔1/3,糧庫佔1/3。”李培健說。

近幾年,這種情形正在發生著改變。隨著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群眾已不再擔憂糧食緊缺,而更加關注糧食質量安全,消費需求也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便利”。

作為糧倉,糧食安全的“飯碗”要端起來,確保糧食質量和數量的雙安全。

“作為糧食安全上的一個主要環節,糧庫要確保將一車車優質糧食收購進來,然後利用糧情監測、智能通風、遠程監控等科技手段確保口糧在存儲期內絕對安全。”吳濤說。

(□ 《民生週刊》記者 鄭智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