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了!150個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命運即將揭曉

開始了!150個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命運即將揭曉

談判現場門口焦急等待的人群

一場驚心動魄、為期三天的醫保價格談判戰,來了。

11月11日~13日,70多家藥企陸續來到北京,與國家醫保局的談判專家進行醫保目錄的價格談判。每天有上下午兩場談判,每場約20家左右藥企。據瞭解,此次擬談判藥品,均為臨床價值較高但價格相對較貴的獨家產品,這些藥品的治療領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見病等重大疾病,以及丙肝、乙肝、高血壓、糖尿病等。具體談判的品種中包括:4款PD-1產品(兩個進口,兩個國產)、丙肝新藥索磷布韋韋帕他韋複方、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肺動脈高壓藥物(多款PAH),阿柏西普/康柏西普、呋喹替尼、阿來替尼、侖伐替尼、依庫珠單抗、CKD相關藥物等等。

第一天,北京清冷的傍晚並未影響門口等待的人,直到晚上6點多最後一個藥企老闆走出來,談判才結束。據瞭解,共談了五組,共計50個品種,目前知道的情況彙總如下,未經證實,一切以官方最後公佈為準:

1)三生的艾塞那肽微球價格降5%;

2)億帆醫藥的複方黃黛片降價5%左右;

3)利拉魯肽降價10%;

4)西藏藥業的新活素也是降價5%左右。

以上是2017年進入醫保目錄的品種,滿兩年再次談判,目前來看這些老品種價格維護的還可以。

其他消息:

1)康弘藥業後天談,除了康柏西普、阿柏西普、雷珠單抗,又新增了艾爾建代理的一個品種;

2)天士力、賽諾菲、默沙東、艾伯維都是下午談的,具體產品降價幅度都沒有說。

大冢製藥的德拉馬尼片降價幅度40%左右。德拉馬尼片是治療肺結核的新藥,去年在中國獲批上市,但還未真正進入中國市場,按照其在歐洲的價格,服用6個月摺合人民幣約21萬,此次降價後,中國肺結核患者將獲益。

另一家合資企業天津賽諾製藥公司的中藥二類新藥產品注射用黃芪多糖降價幅度28%左右,其市場銷售價格原本為500元~700元不等,黃芪多糖主要用於腫瘤患者化療造成的白細胞減少、生活質量降低和免疫力降低。

傑華生物相關工作人員因在朋友圈公佈消息,以第一個談判成功者被藥圈所知。傑華生物的“樂復能”是慢性乙肝用藥,每支價格從250元~300元不等,一般來說從初期治療到完成治療大約3萬元左右。但具體降價幅度並不知曉。

另一個談判成功的乙肝用藥是四環藥業的注射用複方甘草酸苷,是輔助類用藥,注射用複方甘草苷酸的生產廠家比較分散,主要生產廠家有日本米諾發源座間、瑞陽製藥、閩東力捷迅、四環藥業股份、北京凱因科技、樂普藥業、日本RBQS、西安利君製藥等。

此外,艾伯維的修美樂也談判成功。修美樂(阿達木單抗)是全球藥王,2018年全球銷售收入達到205億美元,獲批適應證包括類風溼、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等等。但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卻長期不佳,2018年在中國樣本公立醫院和樣本連鎖藥店的銷售額分別僅有2120萬元和1460萬元。

這與其高昂價格和獲批適應證較少有關。目前中國上市的同類產品較多,幾乎都比修美樂便宜,以益賽普為例,其一個月的治療費用在5120元左右,而修美樂以兩週一支的用量計算,一個月的治療費用約6320元。

接下來兩天,“慘烈”的價格戰將繼續進行,也必定幾家歡喜幾家愁。

70 個新藥進入國家醫保藥品談判

一年來多來,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何時發佈和執行備受業界關注。

今年 8 月 20 日下午,國家醫療保障局官方正式發佈了 2019 年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

按照國家醫保局原工作方案時間安排,發佈新版常規目錄及談判藥物名單後,8~9 月與藥企談判,9~10 月發佈談判准入目錄。

而據實際進度估計,談判時間大概要在 11 月份了。

其後,據業內消息,8 月 31 日上午,國家醫保局已經召集擬談判品種相關企業舉行溝通會。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按通用名計算,近兩年內共計 128 個新藥上市,其中 10 個已於去年專項抗癌藥談判准入,18 個新增入 8 月新發布的醫保藥品常規目錄,除此之外,將由 70 個新藥進入此輪談判,剩下的 30 個新藥因為種種原因排除在外,比如供應問題、尚未準備在中國上市等。

進入談判的新藥大多價格貴,有降價空間,談判成功後,入選的藥品將列入新版國家醫保藥品乙類目錄,支付標準兩年內不變。

地方醫保增補目錄將被廢止

在新版常規目錄發佈時,國家醫保局聯合人社部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要求全國各地應嚴格執行《藥品目錄》,不得自行制定目錄或用變通的方法增加目錄內藥品,也不得自行調整目錄內藥品的限定支付範圍。

對於原省級藥品目錄內按規定調增的乙類藥品,應在 3 年內逐步消化。消化過程中,各省應優先將納入國家重點監控範圍的藥品調整出支付範圍。

這個要求意味著存在多年的省級醫保目錄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也使得各大藥企更加重視自家產品在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列名工作。

而本週,最終的關鍵時刻終於要來了!

10 月 31 日,在月壇北小街的那棟樓,70 個擬談判品種和 31 個續約產品企業齊聚國家醫保局,由醫保局對談判准入要求進行最後說明,這意味著談判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結果將關乎中國數千萬患者臨床治療選擇。

其實,從國慶節之後,在藥物經濟學領域的重要專家連續三週往返京城,為這一次醫保談判品種降價給出意見,藥物經濟學主要考察藥物的臨床價值與經濟價值相比較,證實該藥物是否具有性價比,這次談判要求使用成本效果或成本效用模型。在這一輪的醫保談判評估、測算中,專家將對談判品種,降多少是合理的,滿足醫保基金管理的需求。據悉,某呼吸產品已經降價 50%,與周邊國家地區價格相當。

醫保談判工作開始,企業現在陸續接到通知,開始準備談判。在談判之前通過多次問詢或許已經瞭解目前降價區間,也許這個範圍並未在企業的預期。據這次參與談判某企業領導表示「我們非常有誠意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需要全力以赴。」可見,企業對於進入醫保目錄的重視,對於價格已經置之度外了。

從醫保局組建過程中,就已經開始全國性談判試點了,2018 年腫瘤藥物談判就是一項全國談判的預熱,而進入醫保報銷目錄是全球製藥企業在准入方面都需要關注的重要因素。外企在科學、系統准入方面已經積累了多年的經驗,而國內藥企剛剛開始轉型,面對醫保局評估流程與國際接軌的現狀,似乎有些手無足措,畢竟循證證據太少。就好比對於經常參加考試的孩子和第一次參加考試孩子的差別,前者對考試範圍、題型、考試內容基本瞭解,做到有備而來,而後者才剛開始熟悉,或許未來這種不對等將逐步改善。

從前幾次談判來看,外企藥品降價幅度更大,國內企業的平均降幅要小些,這可能與外企產品特性相關,原研藥本身就具有定價優勢,同時也可能與大多參與談判腫瘤藥來自外企相關。

哪些好品種更受國家醫保談判青睞?

1、臨床價值高,具有充足臨床證據,證實其療效和安全性都俱佳。

2、價格貴,這一部分需要考慮必須有降價空間,如果一個具有臨床價值產品。

3、專利獨家品種,在執行流程也要求必須是獨家,考慮價格執行與報銷並軌的因素。

4、欲將銷量大、增長快,這一類產品已經具有較多臨床使用經驗,可能在地方醫保基金佔比較高,將其談判准入,有助於節約醫保基金。

5、該治療領域一家獨大,未形成競爭局面,這一部分產品機會在於引入新的醫保產品形成競爭,可以確保國家在該領域的主導權。

6、欲可節約醫保基金,這個是根本考慮因素,所有前面五點具備了,最終是否可以節約醫保基金是考慮的核心點。

開始了!150個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命運即將揭曉

這幾天無論是企業戰略部門、代理商或是醫藥從業人員都應該考慮的,畢竟未來中國醫藥領域更趨向於規範、系統和科學的運作,而這些政策也將促進中國醫藥產業與國際接軌,因此我們在前期選擇品種時都應該考慮這些因素。

醫保談判即將公佈,2020 年 1 月 1 日新醫保也將執行,未來地方目錄將逐年取消,這都將顯得這次國家醫保目錄彌足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