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乾貨!醫藥行業的爆發機會!(附股)

上週,A股的醫藥板塊指數上漲了1.5%,對比大盤整體,醫藥板塊表現較好。今天的這篇文章裡,刀哥就和大家簡單聊一聊醫藥行業。

首先,看政策。

政策變化是驅動醫藥行業增速變化最主要原因。

最近一兩年,我們看到了“4+7的帶量採購”、“醫保談判”和“大數據DRGS”等等,這些政策放在一起,產生了三個巨大的影響。

1)出現了全球最大的採購方,支付端的話語權越來越強,過去以藥養醫的產業發展模式正在終結。

10年前,大家研究藥和器械比較簡單,因為當時醫保是一個被動的支付方,大家關注的是醫生能不能拉動這個處方,醫藥公司的公關有沒有到位。那個時候不會去關注這個藥本身好不好,臨床是不是有價值。

國家醫保局成立之後,看藥的模式發生了變化。

現在看藥更多需要注重它本身的臨床價值和藥品屬性,這些都是以臨床數據為支撐。

2)仿製藥的商業模式崩塌。

那些沒有技術壁壘的仿製藥的盈利空間會迅速消失,甚至連“薄利多銷”也是奢望。

到明年,大的仿製藥的帶量採購都會完成。

3)創新藥迎來了大的發展機遇。

由於政策的調整,現在輔助用藥景氣向下,加速下滑;而治療用藥景氣向上,加速放量。

預計到2026年,創新藥佔比會達到40%-50%的市場份額,仿製藥+安全無效藥物加起來會不到50%。

從全球醫藥發展史來看也是一樣,研發創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發動機,研發創新能力等於定價權。

其次,看需求。

中國疾病相關的死因中,心血管病居首。現在國內有高血壓患者2.5億人,腦中風1300萬人,冠心病1100萬人,同時每年新發腫瘤425萬人。與過去十年相比,整個行業的需求端依然強勁。

中國正在進入快速老齡化社會,人老了一定會生病,生病了沒有辦法不去醫院看病吃藥。但這一次的老齡化是“消費升級”以後的老齡化,和以前談的不太一樣。

現在我們看到60後和70初的這部分人,文化程度高、收入較高、互聯網化也較好,之前不被老年人接受的醫療器械的需求現在在逐步增加。

另外,城鎮化帶來了富裕家庭數量的增加,想要活得長也要靠錢,以前很少有人接受的高端治療,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嘗試了。

第三,創新藥是未來最大的風口

中國創新藥的大時代正在來臨,供給側創新條件日漸成熟,本土創新層次不斷升級,屬於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的階段。

從全球看,平均做一個新藥需要資本投入8.7億美金,資本化後需要17.8億美金,研發時間需要15年。而中國藥企一年收入超過8.7億美金的只有20%-30%。很多人會說,中國企業收入都沒資本投入高,那為什麼還要做呢?

這是因為海外新藥研發的回報正持續下降,而中國才剛剛開始。憑藉“低成本+低風險”的雙重優勢,中國創新藥回報率冠絕全球。

以貝達藥業的埃克替尼為例,研發投入約1.2億元人民幣左右,預計銷售峰值16億元,簡單測算,單品種IRR達到44%。

很多時候大家說醫藥太專業,其實背後都有最樸實的邏輯。

比如恆瑞醫藥的產品線,阿帕替尼NPV(淨現值)能給到50億估值。石藥集團、生物製藥每年也有十幾個產品要上市。批量化的創新藥,根本不用懷疑其成長性。

當然,中國式創新不是說誰的科學家越多就越好。恆瑞的研發能力當然很強,但恆瑞的商業化能力也是一流的,能夠最先把藥推上市場。

未來不一定誰有最強的科學家誰就最好,而是要有最好市場化和商業化能力。

第四,對醫藥行業未來幾個判斷。

1)在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等領域,中國具備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2)在創新和國際化雙重驅動下,中國醫藥行業至少有3-5家企業成為超過5000億市值的公司;

3)下一批十倍股的公司將從創新藥和器械公司中誕生,關注科創板、香港生物板的投資機會。

第五、選擇什麼樣的醫藥公司?

最新北上持股比例最高的前三家醫藥公司分別是泰格醫藥(13.2%)、恆瑞醫藥(11.5%)和華潤三九(10.5%),南下資金最新持股比例前三的是綠葉製藥(19.1%)、環球醫療(16.2%)和東陽光藥(14.5%)。

分析這些公司,可以看到有一些共同點。

1)公司所處的行業空間巨大;

2)公司本身的商業模式較好。商業模式解決的是這個公司如何賺錢的,這個公司投資回報率是怎麼樣的,ROE水平是怎麼樣,這個公司現金流是怎麼樣;

3)公司的競爭優勢比較強。一個企業競爭優勢往往有幾方面。第一它是不是具備專利保護,或者說強大的品牌。第二是不是具有規模效應。第三是不是具有成本優勢。第四是不是有客戶黏性。第五是不是有網絡效應。

4)這些公司的管理層比較專注,能夠很專心做一件事情。

重磅乾貨!醫藥行業的爆發機會!(附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